杨立德谈经纪:不是包装是“打包”

2012/10/8 11:34:2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随手拍”是杨立德多年来的习惯,他付印于名片之上的“窗口雨景图”便是他在台湾居所捕获的瞬间。话题缘于近日大红的节目《中国好声音》,杨立德既做节目,又写歌,还推歌手,聊到这个话题自是再自然不过。

杨立德身兼音乐制作人、摄影师等多个头衔

杨立德身兼音乐制作人、摄影师等多个头衔

杨立德专攻文创领域

杨立德专攻文创领域

杨立德搭建中间平台

杨立德搭建中间平台

  撰文/ 张萍 编辑/ 王威斯 摄影/ 黄辉

  以一身被他自己命名为“苹果胡萝卜汁”的造型出现在镜头前,年过六旬的AndyBlue杨立德如传闻中的一样快乐、年轻、“好玩”。知名的音乐制作人、摄影师、创意总监、行销策略专家、房地产广告人……一人身兼这一系列的头衔,而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报出名字来都会让人有“啊,原来是他”的感慨。从创意到生意,从生意到创意,杨立德其实一直专攻在文创领域。做文创,尤其是作为两岸文化交流大使,“把什么带给另外一群人”是他始终在钻研的问题。为此,要搭建艺术家、政府、百姓中间的平台,这个中间平台可以是剧场、餐厅、游泳馆等任何地方,而杨立德就是这个快乐的“中间人”。

  旅行的意义

  在这次采访之前,杨立德和他的助手刚刚完成一次丹东之行。这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旅程,说起一路上邂逅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真是只能用“眉飞色舞”来形容。这位在北京待了超过10年的台湾人迫不及待地分享着对东北人的热爱之情,还计划为这次的乐趣专门制作一个“东北之夏”的行游影集。

  观察“人”是一件有趣的事,而没有计划的旅行更让这种趣事层出不穷。丹东之行的缘起竟然是一个相熟的理发店小哥对家乡的盛赞和对朋友的盛情邀请,很多其他的计划外旅行也同样不是为了多么宏大的目标。然而旅行的收获,却往往意外地丰富。爱旅行,就是这么简单。

  回想第一次到北京的时候,德国人开的第一家咖啡店还是个稀罕事物,如今的京城到处都是充满情调的世界,一桌一椅、一花一木,都是风情。而他自己也在后现代城开了一个“躲起来的餐厅”——“四楼书房”。“书房”以地中海风格环绕,让你恍惚不在北京,又用“台湾刨冰+西班牙海鲜饭”这种创意的组合,设计出一个“最近的旅行”。

  “创造者”杨立德

  飞碟唱片的“飞碟”两字出自他的命名,“滚石爱你,永志不渝”广告口号出自他手;海飞丝的命名、“工作室”这个划时代的字眼,都是由他创用;他还是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的词作者,如《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奉献》《亲爱的小孩》等等;更令人称道的是,作为音乐制作人,他还成功推出了蔡琴、张惠妹、小虎队等歌手,同时身兼大牌明星的御用摄影师。

  “镜头前没有美丑的界限”

  对于记者来说,杨立德是一个很与众不同的采访对象。习惯了将采访对象“安置”于镜头前做影像的记录,不料对杨立德的采访却是从“被拍”开始。冷不丁的“咔嚓”一声,已被收录到他的镜头中去。从现场他的朋友们语笑自然的样子来看,他们对于随时随地会被“咔嚓一声”已经见怪不怪了。

  “随手拍”是杨立德多年来的习惯,他付印于名片之上的“窗口雨景图”便是他在台湾居所捕获的瞬间。用他自己的话说,“看到有光、有暗的地方就很高兴。”于是,对他的大片拍摄也成了目前为止一次最容易也最困难的任务。容易在于他实在太了解编辑和摄影师的意图,从摄影师、灯光师的稍事调整抑或一个表情便知道你想要的效果。他的POSE远胜你想象得多。在拍摄的间隙,他还会不失时机地为摄影师来上一张侧写。而困难便是要让他也满意可不太容易。并不是他要求多多,而是在一个知名摄影家面前,当然希望可以拍出让他叫好的作品来。对于摄影师来说,这也实在是一个挑战。

  杨立德喜爱摄影,平常使用的器材却很简单。他笑说有一次被客户拒绝的经历,其理由便是“我的相机都比你好”。对他来说,摄影是一件随心、灵活的事,是“流动的影片之中截取的一段”,所以,从来没有静拍,也没有摆拍。最近几年,他开始喜爱拍素人模特,从朴素之中寻找“天真”。天真到底是什么?既是追求,也是疑问。或许是自然、本性,甚至个性、任性。

  村上隆在《半透明蓝》中,把大巴车的窗子作为相框,窗外的一人、一事、一景都成为一张一张的作品,“可能这就是摄影吧。” 只有描述,没有评判,杨立德对此深感共鸣:“所有人被拍的时候都很漂亮,拿起相机就没有美丑的界限,回到没有评价的状况。”

  不是包装,而是“打包”

  作为一个“金牌经纪”,杨立德最为人称道的大概要数包装功夫了。不过,他马上指出,其实不是包装,而是“打包”。

  话题缘于近日大红的节目《中国好声音》,杨立德既做节目,又写歌,还推歌手,聊到这个话题自是再自然不过。他说,综艺节目的目的是让大家愉快,需要的是愉悦与参与,但不一定苦情。满足艺人、观众、编导三者之间被需求的渴望,是《好声音》叫好叫座的原因所在。他很欣赏日本的综艺节目《志村秀》,设计、愉悦、创造三个元素加在一起。

  现在好的综艺节目已经过了惹笑、猎奇的阶段,加上幽默的气质,便是完美。在杨立德看来,幽默能达到会心的目的,会心即是心能交会,乃是最上层的境界。这也正是他喜欢很多相声演员的原因,很多语言类节目都已经作品化,因而一再被搬上舞台。娱乐之所以成为作品,而不是消耗品,一定有其经典的意义。

  不过,看他写的歌,苦情的确实不少。身为“情歌教父”,他的歌实在是很苦很烈。对此,他也有一套很有意思的解释:想要“迷人”,必先“动人”,要“打一巴掌”,而不是轻抚,不要不温不火,因为所谓“痛苦”——苦才会痛,所谓“疼爱”——爱就是要疼,只有疼痛起来才会有感觉。

  说到做艺人,杨立德更有一个自豪的本事——观察力。观察到艺人的特质,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验;写歌同样需要去看、去发现。这么多年磨练的观察力非同小可,同样也用在了他这些年的一个主业——房地产行销上。他说,早年当过台湾第一家夜店的DJ的经历给他积累的优势是,带团队的时候很善于让别人兴奋起来。当采访时他说到“把房子当超级巨星卖”的时候,真的能感受到理念的力量。数起这些年的得意之作,万国城MOMA多么的“张惠妹”,光彩国际多么的“蔡琴”,如此丰富而饱满的联想,大概就是作为一个“多栖”的创意界达人的最大能量优势。观察到个性特质,把好的东西浓缩其精华“打包起来卖”,对艺人如此,对建筑如此,对一个城市同样如此。

  “我想做一个聊唱会”

  从事了这么多的领域,拥有了这么多的作品,得到了这么多的赞誉,实在忍不住想问“你还有什么追求”这样的问题,杨立德自己也连说“够了,够了”。不过,年过六旬的他,依然每天工作14个小时,听起来令人瞠目结舌,而更加令人掉下巴的是这个理由——“一个21岁就做夜店DJ的人,还有什么心情去逛三里屯?”这样一个妙趣的理由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不过回过头想,寄情于工作,或许更加快乐,毕竟他的事业,就是创造快乐的。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是担任两岸的文化交流大使。无论是以前的写歌、摄影、广告创意,还是近10年来的“卖房子”,其实他走的一直是一条路,那就是文创产业,文创产业的宗旨便是让“人与人关系更好”。“带团深度游”正成为他新的“主业”, 沟通两岸精致文化创意产业链,推进文创产业旅行、文化寻根。他说:“爱家爱国都不是停留在口号的,而应该是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引以为傲。”今年10月,杨立德很快又将任两岸“城市1+1”的使者,致力于两岸城市之间的文创产业交流。

  杨立德心心念念的聊唱会也是文创产业的一个平台。还能用什么样的平台带给别人愉悦?他说:“我想做一个聊唱会。”数年前远在西北的乌鲁木齐竟也遇到一位热诚的歌迷,这带给他的,至今依然是感动,也让他坚持着开聊唱会的心愿。

  聊唱会的模式一样非常的有创意。以“感动中国人的歌”为主题,再次将他的经典名曲,如《奉献》《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亲爱的小孩》《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谁的眼泪在飞》《他不爱我》《爱就爱了》等等,一一搬上舞台。歌曲经过重新编曲,巡回到每一个城市,都让当地的歌手来唱这些歌。

  此外,他还有一个“全民唱片计划”。人人可以自己做专辑,为每个人打造一支歌,仅赚取少许的成本费。在全民唱片计划之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打歌,就像当年每个人都可以出写真集一样——这样的奇思妙想在他的脑子里可不少见,不得不说,杨立德实在是一个“点子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