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中国好声音遍布民间

2012/10/9 15:34:1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  龚琳娜还告诉青年学子们:“学校的舞台,老师要听到的是你的技巧,但现实的舞台,观众要听到的是你的音乐的感染力,而不是你能飙多高的音。”  龚琳娜多年来经常到处采风,去贵州、福建、陕北,学习各地民歌不同的唱法,了解歌者背后的生活。

龚琳娜:中国好声音遍布民间

  “唱歌不是为了炫耀技巧,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歌者只是为音乐服务,要把自己放得很低,把音乐放得很高;要和观众在互相的给予、分享和关爱中,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在首届北京青年艺术节名家唱谈会上,歌唱家龚琳娜敞开心扉,和青年听众们分享起自己在音乐道路上的困惑与收获。对时下炙手可热的《中国好声音》,龚琳娜认为:“中国的好声音不应是模仿西方、模仿别人,而是要发出区别于其他国家、区别于别人的自己的声音。中国的好声音遍布在东西南北的民歌中,各种地方戏曲的不同流派中,我们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这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根,也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好声音。”

  唱谈会一开始,一袭简洁黑裙的龚琳娜就请全体观众起立,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带领大家一起做发声练习。“每当我要演唱,或者遇到让自己心情压抑紧张的事情,我就用这样的方法‘开声’,把自己的身体打通。气通了,很多事情就顺了。今天你们和我一起这样做了,希望我们之间也是通的。”

  面对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龚琳娜讲起了自己大学毕业后遇到的种种困惑。她回忆自己第一次在民族乐团音乐厅的舞台上演出时遭遇的尴尬场面:“当时我为了表现技巧,特意选了一首高难度的歌剧《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又想让自己在舞台上看起来漂亮,所以穿着很高的高跟鞋和裙摆很大的西洋礼服,结果从一开始上台演唱到下台后,我都感觉很难受。这是我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第一次让我觉得特别尴尬的场面,我到今天都记得。”龚琳娜说:“我为了表现技巧,表现自己,结果忘了音乐本身是什么。”

  龚琳娜还告诉青年学子们:“学校的舞台,老师要听到的是你的技巧,但现实的舞台,观众要听到的是你的音乐的感染力,而不是你能飙多高的音。”龚琳娜说当年曾有一部电视剧邀请自己去演唱片尾曲,结果自己到录音棚后,按照学校老师教的方法演唱,怎么唱都偏高,音色显得又轴又拙。“为什么这么一首比我在学校里唱的任何歌都简单的小歌,我唱起来却那么费劲?”龚琳娜说,自己回家后好好反思了一个晚上,领悟到在学校琴房唱歌和在录音棚里对着敏感的麦克风演唱不一样,因此第二天找准发音位置,轻轻演唱,很顺利地就完成了录音任务。“所以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不能全部照本宣科,在不同的环境里要用不同的方式唱歌。”

  龚琳娜说,自己当年在学校成绩虽然非常好,但并不想继续读研究生,而是很想早日上舞台。她还参加了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了银奖,同年获奖的还有王宏伟、谭晶、萨顶顶等人。“大奖赛获奖后,团里给我评了二级,让我当歌队副队长,一年之内我得到了很多,但自己却很茫然。在我什么都得到了之后,我却不快乐,因为我觉得自己的音色没有辨识度,我自己都分不清我和我那些民族唱法的同行们有什么不同,所以我有一种很强的危机感,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被淘汰。那时我过着忙得双脚不沾地的生活,旁边的人都会劝你找个有钱的老公,或者赶紧去拍MV,都是和我最初对音乐的热爱毫无关系的事。所以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为什么要唱歌。”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龚琳娜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热爱唱歌,但仅仅热爱不够,我还希望和大家分享,所以我愿意在舞台上唱歌;光有分享也不够,我还有责任做出好的音乐。当我把能让自己觉得灵魂干净、满足的音乐传递给你们的时候,你们也会感受到,会更积极地面对生命,更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音乐的意义,就在这样互相的给予和关爱当中。唱歌的人必须有一颗干净的心,才能把正能量传递给听众。”

  龚琳娜多年来经常到处采风,去贵州、福建、陕北,学习各地民歌不同的唱法,了解歌者背后的生活。昨日的唱谈会现场,龚琳娜还现场“采风”,请在场观众演唱自己家乡民歌的同时,她自己也放开歌喉,和观众对唱,赢得掌声阵阵。在龚琳娜看来,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的财富取之不尽,自己的《忐忑》就运用了很多传统音乐元素,如戏曲锣鼓经作为唱词,还融合了老旦、老生、花旦等多种音色,并采用了笙、笛、扬琴等传统民族乐器伴奏,因此成为中国新民乐的里程碑作品。

  龚琳娜与丈夫老锣还探索了一条“新艺术音乐”的路子。“新艺术音乐”既非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也非西方现代的艺术音乐,而是一种“取之传统,用之艺术”的新声音。“它的技巧是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来的,而演唱的形式是新的。”龚琳娜说,“只有纯净的、好的声音才能打动观众,这也是我和老锣在探索新艺术音乐道路上一直坚守的信念和原则。”

  龚琳娜认为,中国音乐若想在世界上赢得地位和尊重,中国音乐人必须把这些宝藏挖出来,激活自己的传统文化,用现代的技术和理念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好声音。 本报记者 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