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楠的专业预告片之路:“忽悠”也讲艺术

2012/10/16 20:04:2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1913年,纽约曼哈顿,专为百老汇(Broadway)音乐剧《蝶恋花娇》制作的一条广告片亮相。作为中国电影预告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魏楠说:“我算运气好的,第一个吃螃蟹,吃到个钳子,吃到个大腿儿。”魏楠,注定会被写入中国电影营销史。

魏楠的专业预告片之路:“忽悠”也讲艺术

魏楠的专业预告片之路:“忽悠”也讲艺术

魏楠的专业预告片之路:“忽悠”也讲艺术

  1913年,纽约曼哈顿,专为百老汇(Broadway)音乐剧《蝶恋花娇》制作的一条广告片亮相。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预告片。至今在好莱坞,预告片已成为电影营销极其重要的部分,而且有专门评选电影预告片的奖项。但在中国电影界,预告片对于电影的营销价值在2009年之前还未被真正意识到。制片方通常让制作团队在剪辑影片时顺便剪出一个预告片,或称之为片花。

  直到2009年,专职的电影预告片剪接师才在中国应时而生。被誉为“中国电影预告片第一人”的魏楠,改写了中国电影史,国产电影第一次因为预告片而提高了票房;电影素材在他的手中浓缩成吸引人眼球的精华,改变了中国电影营销模式,让电影预告片制作在中国成为一个新的产业。

  在北京潘家园附近一栋写着“Trailer Movie”的两层灰白小楼内,一楼摆了两台大型拳皇97游戏机,楼梯的墙面上挂着许多名人签名的拷贝盒,其他墙面上装饰了大字剪纸。魏楠坐在一张松软的沙发上,轮廓鲜明的脸庞,时尚先锋的发型,比实际年龄显小。

  从台前到幕后 从琼瑶剧童星到中国“金剪刀”

  魏楠的人生故事很励志。他,童星出身,演过数十部影视剧,广为人知的是琼瑶电视剧《望夫崖》中的小天白。小小年纪就看惯了剧组鱼龙混杂的生态,他明显早熟。演到16岁,魏楠感觉自己不喜欢演员的生活方式,不喜欢被掌控被束缚,“人生就几十年,应该趁早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去读书,然后转入幕后做广告剪接工作。

  2009年,魏楠尝试着为电影《倔强的萝卜》剪接预告片。此后他被张艺谋选中,成为《三枪拍案惊奇》的预告片制作人,将自己的音乐功底、广告理念、电影制作技术以及人生阅历冶为一炉,推出国内第一个专业制作的电影预告片――逻辑清楚,视觉冲击力强,充满笑点,场面神秘、惊悚、悬疑,跌宕起伏,大胆刺激。“魏楠制作”一炮打响,国内电影界从此认可了电影预告片的重要性。

  此后订单接踵而来。魏楠于是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业电影预告片制作公司――北京简单点文化传播公司。他的公司英文名称Trailer Movie,就是预告片的意思。独特的创意、丰富的经验、过硬的品质、鲜明的个人风格,让他得到张艺谋、陈凯歌、宁浩、陆川、顾长卫等大导演的认可,而这些导演与他合作则成为他最好的“名片”。4年间,他从一个视频剪辑者转变为影视制作公司CEO,把预告片这种原本贴在正片之前意在吸引观众的“附带品”变成电影营销的重头戏。

  忽悠也讲艺术 超负荷工作磨出营销利器

  “预告片的确是一部电影的精华所在,电影作品与电影预告片是相互依存的,高品质电影激发好的预告片诞生,好的预告片辅助电影叫好叫座。”魏楠说,“在电影产业中,预告片是电影的副产品,只有主产品强了,我们才能发展得更好。”

  午后两点钟,魏楠每天的工作时间从这时开始。魏楠赶上了国内电影发展、票房猛增的好时候。因为业务量太大,魏楠每天要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忙得每天只吃两顿饭。“这一行太辛苦了,我是32岁的年纪45岁的体质,就是干这行干的。”他脸上有一丝倦意,“不过,跟你聊聊天,我感觉还舒服点。”工作之余,忙里偷闲,他喜欢吃,喜欢玩哈雷,他把自己的爱车叫做情人。

  和魏楠聊天,难免要提起投资6亿元的大制作、面向全球观众的宏篇巨制《金陵十三钗》。他的团队为做《金陵十三钗》预告片用了7个月时间,做出来的预告片被毙了15次。最终,《金陵十三钗》的一系列先导版、终极版预告片成为张伟平饥饿营销的利器。当然,这也是魏楠创造的一个内地预告片与影片宣传黏合度最高的营销案例。

  综合型全能选手 电影剪辑音乐创作样样行

  魏楠深谙受众心理,他总结自己的优势是综合。“我是专业的广告剪辑师,营销产品是我的强项。并且我做过演员和电影剪辑,我懂电影。我还学过音乐,可以制作属于每一部电影气质的音乐。电影预告片是独立制作,要求综合素质高。大多数好莱坞预告片制作人都是这个类型的。”

  魏楠的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做电影预告片的公司,在预告片市场“一家独大”。魏楠团队制作的预告片虽说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但也是出了名的贵。根据不同的要求,一套预告片的费用最高达到100万元。制片方之所以接受这样高的价格,是因为意识到预告片对电影营销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电影预告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魏楠说:“我算运气好的,第一个吃螃蟹,吃到个钳子,吃到个大腿儿。”魏楠,注定会被写入中国电影营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