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命运》让钱学森出演钱学森

2012/10/18 11:34:2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部全面、真实反映“两弹一星”事业的大型纪实性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正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热播。其实三年前,广电总局重申,除地方戏曲片外,电视剧应以普通话为主;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国家命运》让钱学森出演钱学森

《国家命运》让钱学森出演钱学森

《国家命运》让钱学森出演钱学森

《国家命运》让钱学森出演钱学森

  第一部全面、真实反映“两弹一星”事业的大型纪实性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正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热播。

  该剧自10月7日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领先。开播首日即以1.74的收视率领衔收视榜,最高时收视率达到1.9。该剧以“两弹一星”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真实再现中国人依靠自己力量研制试验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艰巨历程。长达29集的《国家命运》由总装备部专业作家陈怀国、陶纯担纲编剧,央视制片人李功达及军旅制片人刘翔担总制片,由谢钢、刘劲、胡亚捷、王超等主演。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曾评价道:“该剧对以往无论是电影、电视剧等同类题材的作品都是一种超越。”

  这样一部主旋律大片缘何受到如此高的热捧?

  突破一:

  纪录片“电视剧化”

  主旋律电视剧以前通常以中老年观众为收视目标群,但此次《国家命运》却将受众群扩展到了更年轻化的观众群体。据搜索引擎数据统计,通过网络关注该剧的观众有超过七成以上是20-39岁这一相对年轻的群体。

  据该剧编剧之一陶纯介绍:“《国家命运》在总装备部提供的大量独家素材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其中众多鲜为人知的史料都是首次公开,可谓是为观众揭开一个个历史谜团,虽然题材严肃但可以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毫不枯燥。比如很多观众都知道中国原子弹试验场在罗布泊,但鲜为人知的是,最早的试验场苏联专家选定的竟是敦煌。”

  制片方之一、华策影视的总经理赵依芳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命运》打破了常规电视剧的制作模式,大胆创新,将大量真实的历史人物影像资料和演员的表演进行无缝式连接。比如剧中‘钱学森’三分之一的戏份,都是依靠历史影像资料,由已经逝去的‘钱老’亲自‘出镜’,让该剧充满了真实感和现场感,也让观众能够更加全面、丰富地了解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另外,该剧仅有名有姓的就达200多人,90%以上采用真名实姓。剧中涉及的真实场景和重要军事装备都在中国核实验基地、中国航天发射中心、航天远洋测量船舶、原子弹总装车间等实地拍摄。所以,称该剧为近年来纪实性电视剧中纪实‘纯度’最高的一部当之无愧。”

  著名纪录片制片人闫东昨天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我觉得《国家命运》就是研制‘两弹一星’整个过程的完整再现版,对纪录片的创作很有启发,是纪录片的‘电视剧化’。”

  纪实性如此强的电视剧如何拍好,剧本是如何创作的?昨天早报记者采访了编剧陈怀国,他表示:“一开始提出的想法,一个是比较权威的‘揭秘’历程,还有一个就是忠实记录。所有从领导人到工人的角色,他们都是具体的。我们两个作者都是长期生活在国防战线上的。写的时候,重新采访了当年参与的人,现在都是70多岁的专家。前前后后采访了几百个人,之前掌握了很多细节,采访也是核对事实。这部戏一开始虚构的部分比较多,后来我们经过协商,基本上把虚构的部分全弱化了,真实远比虚构要精彩、丰富,后来我们都在做‘减法’,很多好的东西都不得不忍痛割爱。”

  至于如何把握真实与虚构的度,陈怀国说:“比重不好说,事情是真实的,只是往前延伸。虚构只是起到一个更丰富的作用,大事不虚的原则是不变的。这个戏也用不着虚构,本身太丰富了。不是排斥艺术虚构,而是虚构反而不如事实本身精彩。”

  突破二:

  带着乡音的普通话

  《国家命运》中领袖人物的乡音“趋于普通话”,没有太难懂的成分,既保证了伟人形象的原汁原味,又为角色的塑造增添了几分真实的色彩。比如毛泽东说的是带有湖南乡音的普通话。该剧导演延艺表示,对于口音问题自己曾经很纠结,如果用纯正的湖南话,这毕竟是一部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要照顾到南北观众的口味,而如果用普通话,感觉又和角色本身有些游离。所以最终选择了略带湖南腔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纪实风格大家都能听得明白,又不失味道。

  其实三年前,广电总局重申,除地方戏曲片外,电视剧应以普通话为主;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当时一批建国60周年献礼剧紧急重新配音,如《决战南京》为此损失约30万元;献礼大片《建国大业》中毛主席、周总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网上引起不小争议。

  去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型史诗剧《东方》也由于不准剧中领袖人物说方言,让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卢奇连连叫苦,他在镜头前用四川话表演,后期要让配音演员配上普通话。卢奇说:“小平同志本来就说四川话,我用四川话演戏,更能贴近人物,找到角色的感觉。”配音反而让人物塑造打了折扣。卢奇表示,声音也是角色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声音弱了,这对角色是个遗憾。

  突破三:

  大情怀的感情戏

  由于剧中主要人物皆为国家领导人或受人尊敬的老一辈科学家,因此多位主演皆称自己是“带着敬畏的心情走进剧组”。

  饰演聂荣臻的谢钢表示:“拍摄过程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重新了解了老一辈领导人、科学家、科技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战士,在‘两弹一星’研发上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我被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作为军人,饰演钱学森的胡亚捷也说,这部剧让他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豪,“走近钱学森,感受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会永远景仰这些中华民族的英灵。”

  不过有观众反映该剧与一般电视剧不一样——没有爱情戏。对此编剧之一陈怀国表示,《国家命运》不是没有情感戏,只是情感戏是通过大的情怀来展现,“比如聂帅,他与知识分子的感情,我们写的时候就是‘感情戏’。”比如有一场戏,聂帅被定为“反党集团”,他和钱学森推心置腹的交流,是一场大的感情戏。彭德怀庐山会议出事,他与聂帅两个人走路遇到,彭德怀对聂帅说“拜托了”,这也是一场大的感情戏。陈怀国说:“在《国家命运》这样一部剧里,男女情爱不是主要的,顶多只是知识分子在成长中的一段经历而已。真实的故事本身已经够精彩,足以打动观众,不必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