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经历
她以笑容诠释“阳光灿烂”,她用“黑眼睛”守望人性的纯真。《阳光灿烂的日子》《美丽新世界》 《黑眼睛》《空镜子》《春光灿烂猪八戒》《汉武大帝》……
退役后的15年里,前花样游泳国家队选手小陶虹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从运动员到演员的华丽转身。通过一部部作品,人们可以看到并逐步认可一个演员的努力,而作为一名运动员,恐怕只有站在赛场上一瞬间的机会可以证明自己。
成功的演艺之路背后,在花样游泳的运动生涯中,一个承诺让小陶虹坚守10年;被观众认可的阳光般灿烂笑容里,也有泪水;那些陪伴小陶虹一起长大、训练,有着共同难忘经历的队友现在哪里,他们是不是也有着与小陶虹不一样的人生。跟大多数运动员一样,小陶虹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了。跟大多数运动员不一样,她最初只是因为暑假没地儿去才去玩玩的,这一玩就玩出了个专业。
1983年,正式成为北京花样游泳队一名运动员的时候,小陶虹才11岁。因为上届队友是全国冠军,教练特别希望她们这帮小苗苗可以顺利接过这光荣的旗帜,所以要求自然很高。虽然年龄很小,虽然刚刚进入比赛,但按小陶虹的说法,“平时每天在水里呆上六七个小时,算正常!”最让小陶虹难忘的是在水里整整泡了12个小时的痛苦经历,那也是她在水里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从游泳池里出来,看着干瘪的像是所有肉里的水分被抽干的自己的那双手,小陶虹真恨游泳池,恨教练。“那时候我是单人、双人、集体都要做。那天练完集体以后大部队都去休息了,我开始练双人,后来和我一块搭配的女孩也休息去了,我就开始练单人,教练一直在说这不好那不好,那天算下来整整在水里泡了12个小时,当时心想自己怎么这么倒霉。”那时候在小陶虹她们花游队流行一句话,就是教练越看谁就越重视谁,可小陶虹和队友们却不希望被“看上”,“教练的眼睛一盯上,我们就会发出哀叹,心说又看我呢。”
遇到挫折的人们可以用“梦想”作为坚持的动力。小孩子的梦想有多高?他们内心的毅力从哪儿来?“冠军”、“荣耀”,真的可以让11岁的小陶虹在水里泡12个小时后依然执著?“对我来讲是一个诺言”,听筒那边的声音有些停顿。当父母发觉小陶虹已经不只是玩玩,而是专业的开始训练的时候,发出了强烈抗议:“学习好好的可以上大学,去搞什么体育?”有段时间,小陶虹几乎是被父母拖回去上学的,可教练更是个硬骨头,愣是追到家里去。三番五次地家访,五次三番地恳求,让小陶虹的父母没了辙,就把这个“球”扔给了当时只有11岁的女儿,管不了啦,自己决定去吧。“然后我认真地想了半天,最后跟我们教练回去了,但那个决定对我妈妈来讲,是一个非常失望的决定,她觉得我从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妈妈的难过留不住小陶虹的脚步,爸爸的话反倒让小陶虹有了压力,“他对我说,干什么都没有关系,只要你有出息。我一下子就觉得我这个选择得对得起我父母。对我们教练也是,对他当时那么殷切的期望负责任。”当时去小陶虹家里做思想工作的是个只有23岁的年轻教练,他保证小陶虹只练10年,他保证小陶虹进国家队,他保证小陶虹有机会上大学……
“对他来讲这个许诺其实是很严重的,我觉得他的期望和我个人的许诺都应该成为我努力或是必须努力的一个坚持。”
小陶虹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如果姜文当年不去找她,她现在应该会是教练。当教练是每个运动员退役后的首选吗?看着小陶虹的战绩:七运会团体冠军,全国锦标赛单人第三,成绩不差的她为什么选择退役而不是冲奥?“我练了10年了,对我来讲已经够了。我们那一届比较惨,奥运会只有单人和双人项目,在单人上我只能提(高)到第三,虽然我们集体项目很好但就是没机会。现在练花游比较好,因为单、双人没有集体更重要。这是个人运气,你可能赶不上这些运气,但一个人一辈子也不可能什么好事都赶上。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体育生涯中赶上过两届全运会,已经很不容易了,全运会4年一届,而人的状态只有一两年是最好的,我这两届全运会中间隔了六年,已经很幸运了,没什么好抱怨的。”当时小陶虹面临的选择是要不要做教练,之前已经接触过教练工作的她干起来比较顺手,她的教练也希望她能够继续留队。
“姜文不去找我应该会是教练,但也可能不是。因为当时我对花样游泳已经自认为很了解了,我再留下来无非是对它更加了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