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启动 动员观众提供线索

2013/1/11 11:26:4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得知《舌尖上的中国》将拍第二季后,不少知名厂商纷纷向纪录频道表达合作意愿。启动仪式后,主办方还请出了“舌尖明星”——上海熏鱼、北京驴打滚、安徽芜湖的蟹黄大包等地方小吃招待嘉宾。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启动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启动

  “舌尖2”预告片截图

  早报记者 黄小河

  昨晚,央视纪录频道在北京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启动,同时举行了“纪录频道开播两周年”仪式。

  对于创作阵容,“舌尖”总导演陈晓卿告诉早报记者,总导演、总顾问、旁白、配乐不变,其余将大换血。而创作方向上,会掌握广泛性和互动性,第一季没有拍到的省份将尽量照顾到,也将鼓励更多的“吃货”参与到拍摄中,摄制组将发动“舌尖”侦探,在网上寻找舌尖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依旧口味不变,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食物故事,展现人们对食物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美食的深厚情感,继续对劳动的讴歌和热爱。

  2012年,自称“只是一个吃货”的陈晓卿,因“舌尖”迅速成名。昨天,他表示现在压力很大,对于被网友津津乐道的“舌尖体”,陈晓卿说,“我才写了几句,好像都不太好。”

  一集预售价超4万美元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众多荣誉背后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在第二季中,如何能将精彩延续,拍出新意?

  对于创作阵容,陈晓卿告诉记者,总导演陈晓卿,美食顾问沈宏非、蔡澜,旁白李立宏,配乐维持不变,其余阵容都将大换血,有新的成员加入,大家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创意和有趣的故事,目前正在反复讨论之中。

  对于早前网上热传的是否会加入大量植入广告,陈晓卿一口否定,他表示为了片子的质量,不会加入任何植入广告。目前“舌尖2”预售价格已超过4万美元一集,陈晓卿解释说:“对预售的火爆,我们很欣喜,但我们的创作和这个其实无关,我们不是按照预售的资金来决定拍摄投入资金。”

  陈晓卿进一步说,“舌尖2”将坚持生态中国绿色中国,关注中国现代生活方式,贯彻两个“性”:互动性和广泛性。广泛性是指第一季“得罪”的省份都会照顾到,互动性是指它会发动全体记录者来拍自己心爱的食物。鼓励更多的“吃货”参与到拍摄中来,摄制组将发动“舌尖”侦探,在网络上寻找舌尖美食。

  谈及《舌尖上的中国》火爆荧屏的原因,陈晓卿认为,除了该片选取了观众普遍感兴趣的美食题材这一条以外,最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中国人和食物间微妙的关系:“在片中,我们坚持的是中国人对家庭亲情的理念,观众能看到妈妈的味道最好,故乡的味道最美,随处可见思乡、亲情的流露,这不仅是我们表达的一个核心价值观,还是吸引中国观众的关键因素。”他说,在第二季的创作中,仍然会把这种价值观贯穿下去,用浓郁的中国人情美感染观众。

  陈晓卿介绍,第二季的《舌尖》会呈现更多地域的美食,如在第一季中涉及较少的山东、河南、宁夏等地的美食,会在第二季中登场。此外,透过美食展现中国社会的迅疾发展、展现日渐急促的生活节奏,在第一季中仍有缺憾,在第二季中会尽量做到最好。

  主持人白岩松总结说,“舌尖上的中国,也是让人们想起2012的一个理由。”

  2014年春节前后播出

  前日,《舌尖上的中国》发布了第二季的预告片,预告片虽然只有二十几秒,但还是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不少眼尖的观众发现了自己家乡的美食——无锡的玉兰饼和桂花糖芋头。但大多数网友最集中的期盼则是,希望能够调整播出时间,不要在晚上十点后播《舌尖上的中国》,刺激“吃货”神经。

  据悉,“舌尖2”将在今年年底完成所有拍摄和后期制作,将在2014年春节前后播出。

  作为亚洲地区第一个全球播出的专业纪录片电视频道,央视纪录频道2011年1月1日开播,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就以9种语言版本,发行到全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首轮海外销售35万美元佳绩,并引发持续美食热潮。

  “舌尖”也给央视纪录频道带来实际的效益,总监刘文提供的数据显示,频道开播第一年收视份额增长翻两番,第二年收视份额增长再翻一番,去年实现2亿元广告额度,今年签约额再翻一番,达到4亿元。

  刘文认为,国际化品质与市场化路径的结合,是《舌尖上的中国》取得成功的根本。

  得知《舌尖上的中国》将拍第二季后,不少知名厂商纷纷向纪录频道表达合作意愿。

  “《舌尖上的中国》创造的传播奇迹,必将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纪录片制作,这对纪录频道、对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进程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刘文说。

  昨天,央视纪录频道相关领导、顾问、“舌尖”主创及片中人物——捞芋头的夏俊台、做上海本帮菜的汪姐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主办方还请出了“舌尖明星”——上海熏鱼、北京驴打滚、安徽芜湖的蟹黄大包等地方小吃招待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