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新书上市逾半月,首印五十万册售罄后,接连加印。一个本来隐于新闻事件背后的女记者,霎时间被推至最刺眼的聚光灯前。随着新书宣传,她坚持10年守护的私人领地亦被一寸寸推开。在接连登上新闻、人物等杂志封面之后,甚嚣尘上的公众好奇心终于将她推到八卦娱乐的新闻头条,她生活最末端的琐碎继而被昭告天下。
一场“炒作”和“被炒作”的悖论于是在线上线下的谈资间被提及。柴静在每一篇有关的报道和谈论间,无声无息,保持沉默,只有照片上那张干净的脸、清醒的眼,淡然直视着这片喧闹。
从“老派资深文艺女青年”转身成为一线新闻调查记者,时间和机遇给予她的馈赠,绝不仅仅是浮夸的名声与丰富的经验这么简单的东西。才气与情怀之外,对人的判断与对人心的理解,柴姑娘内心想必是无比深谙的。这一切,全在《看见》里字字句句摊放着。与其说这是一本新闻业务交流手册,毋宁说这是一个女子10年间的成长手记,即使离新闻圈再过遥远的人,也可以从书里得到收获,因为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和遭遇的蜕变和疼痛。这是她愿意与公众分享的,愿意被大家看见的。她总说要打开蒙昧的眼,不过人们更想要看到的东西,比她设想的,要多得多。纵使她战战兢兢地将自己付诸文字,依旧敌不过众生娱乐致死的本性。这个被唤作“当代林徽因”的姑娘,躲不过越界的猎取与窥探。
赞叹柴姑娘克制理智的同时,也盼对这件事情孜孜谈论的人们,不妨翻开书页,试试走进这个素静、烈性的姑娘的心。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是一件奇怪的东西,即使在一个彼此安全的范围内,怎样的打量和指戳仍不免会包含一些误解和暴力。而一旦找到路径稍微靠近一些,有的事情会被放大,看得越发清楚;有的则会面目模糊,不再成为视觉的焦点。我们在拥有选择权和话语权的时候,理应彼此尊重和善待,善待自己可以选择看见什么,而少去理会另外一些。这或许才是,“看见”的要义。 (吕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