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评柴静引风波:谈不上暗讽,是批评

2013/1/24 7:36:5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闾丘露薇的言论虽未指名道姓,但眼尖的网友立刻指出这是暗讽柴静,随后引起网友的激烈论战。虽然闾丘露薇针对此博文两度进行回应,但是作为另一方的柴静,对此事却始终保持沉默。

闾丘露薇

闾丘露薇评柴静引风波:谈不上暗讽,是批评

闾丘露薇

  她是闾丘露薇

  1969年出生于上海,1988年高分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

  1995年,闾丘露薇移民香港,先后应聘香港传讯电视中天频道的翻译、TVBS任电视记者。1997年6月和同事曾瀞漪一起跟随其上司加盟开播不久的凤凰卫视新闻时事节目《时事直通车》,还主持一档财经节目《经贸周刊》。

  2001年11月,闾丘露薇前往阿富汗战场采访,在2002年2月和2002年底,又两度前往阿富汗采访,成为唯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 2006年7月25日,闾丘露薇前往哈佛大学留学,一年之后返回香港,在凤凰卫视资讯台主持《总编辑时间》。

  她是柴静

  生于1976年,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19岁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到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进修电视编辑,在北广读书的日子,柴静给《三联生活周刊》做兼职记者,是自己应聘去的。后来,湖南卫视改革,出台了一档叫《新青年》的节目。制片人找到柴静,于是柴静开始一边上学一边在电视台做《新青年》的主持人。北广毕业后,柴静并不满足《新青年》中驾轻就熟的工作,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时空连线》节目,做记者兼主持人。2003年出任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先后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

  柴静新书《看见》近日出版,一时风头无量。凤凰卫视电视记者闾丘露薇20日晚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博文被认为是暗讽柴静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引发网友在微博上掀起激烈的大论战,支持者认为柴静作为记者、主持人很不错,反对者表示其表演痕迹很浓,而且故作娇柔,也有中立者认为闾丘露薇和柴静只是两种风格的新闻工作者。对此博文,闾丘露薇两度进行回应,但柴静一方却始终保持沉默。

  吐槽

  闾丘露薇博文被指暗讽柴静

  20日晚,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并在微博中表示“忍了很多天,不吐不快,关于电视记者这行”。

  吐槽点一:

  采访标志“蹲、抱、皱眉”“电视记者表情应中性”

  之前曾有网友对柴静的采访评价道:“大量的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闾丘露薇在博文中表示,她认为电视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面对任何人,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

  吐槽点二:

  采访是一场抵达“一个人再有名,没新闻点就不该采访”

  2012年10月,柴静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题目就是“采访是一场抵达”。闾丘露薇则认为:“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她认为采访就是提问,看清事实,找出原因。新闻采访的要求就在于要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 ,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吐槽点三:

  关心新闻中的人

  “关注人安全讨巧”

  柴静在新书《看见》的自序中提到,10年前带她入行的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曾问她做新闻关心什么,柴静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并指出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今天。闾丘露薇则对这个说法存疑:“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闾丘露薇认为,记者选择的个案应能从点到面带出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她认为,新闻采访只关注人的做法安全讨巧,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闾丘露薇的言论虽未指名道姓,但眼尖的网友立刻指出这是暗讽柴静,随后引起网友的激烈论战。

  解释

  闾丘露薇两度回应

  柴静始终保持沉默

  对于网上沸沸扬扬的讨论,闾丘露薇两度在微博上回应网友。

  一回应:

  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

  闾丘露薇21日下午在微博上说:“我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看到一些如何做新闻的观念,而有这种观念的媒体人,肯定不止一个。因为不认同,所以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一个新闻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责任表达我的观点,也希望大家对于新闻这个行业更多讨论。”

  再回应:

  同行不评论同行是行规

  22日深夜,闾丘露薇再发长微博,就此前有关柴静的言论作出说明:“今天接到不少同行电话,在这里做一个回应,其实也是希望能够不被断章取义,当然,只是希望而已。”

  她表示自己并没有“暗讽”柴静,且“同行不评论同行,是不成文的行规”。自己谈论的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在我看来,柴静的工作,其实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如果大家认为柴静做的就是记者工作,那也谈不上暗讽,是批评。”闾丘露薇说,“我对谈论某个人毫无兴趣,包括柴静”。但柴静关于如何做新闻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广为流传,很多人是这样的,“于是我很着急。作为一个新闻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忍不住要谈一谈我的看法”。闾丘露薇表示,柴静是一位成功的电视主持人,这得益于她工作的平台,还有一个为她量身定做的节目,还有一个以她为中心的工作团队。

  虽然闾丘露薇针对此博文两度进行回应,但是作为另一方的柴静,对此事却始终保持沉默。有网友在微博中所说的“以柴静的个性和为人,有必要回应吗?对任何不同意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就够了,大可不必如怨妇一般,絮絮叨叨地八卦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