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达人秀》提前揭秘 四强将亮杀手锏

2013/1/25 16:07:1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后天是第四季《中国达人秀》最终的“达人盛典”。用中国功夫玩出溜溜球,在7米高空把体操与健美融合……各位达人都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天赋异禀的李鹏后来正式开始学习体操,父亲就是自己的教练,单杠、双杠、自由操、鞍马、跳马、吊环样样都学。

《中国达人秀》提前揭秘 四强将亮杀手锏

  后天是第四季《中国达人秀》最终的“达人盛典”。与溜溜球融为一体的段智敏、两个表演拉丁的15岁男孩、展现力与美的“人体雕塑”李鹏和用微笑化难度于无形的王君如,谁能成为最后的年度达人?本报记者日前独家探班四位“达人”备战,为您提前揭开他们将在“达人盛典”表演节目的神秘面纱。用中国功夫玩出溜溜球,在7米高空把体操与健美融合……各位达人都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溜溜球达人”段智敏

  用中国功夫“打”出溜溜球

  在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他将溜溜球表演与悠扬的小提琴合二为一;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他的溜溜球围绕着恒星和星云旋转。段智敏,这位来自宝岛台湾的街头艺人,用溜溜球展现出了自己的“爱与勇气”。“达人盛典”上,这位溜溜球王子将如何超越自己在人民大会堂上大气磅礴的“星座”溜溜球,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虹口区欧阳路的一个练功房里,记者见到了段智敏。他个子不高,身材很瘦,戴一副黑框眼镜,显出一丝学设计的文艺范,但一练起溜溜球,这个男孩仿佛换了个人。虽然一边是翟傲邦和张爱马笛欢乐地在跳舞,但他几乎头也不抬,只顾自己低头摆弄着手中高速旋转的溜溜球。记者注意到,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抛投动作,他也至少要练习几十遍。

  记者了解到,为了最后的“达人盛典”,段智敏准备了好几套方案,之前曾想过一个关于用溜溜球演绎宇宙起源,考虑到这与上一次表演同是宇宙题材,他又创造了一个新方案——中国功夫。在他眼里,中国功夫动作优雅,有其独特魅力,如果能用中国功夫玩出超炫的溜溜球,不仅很有创意,而且能够克服溜溜球现场感不如荧屏的天然弱势。因为溜溜球的体积比较小,观察员们可能看不清舞台上溜溜球的变化。

  看上去瘦弱的段智敏,对自己的中国功夫很有信心。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学过传统武术,还是跆拳道黑带一段。如今《一代宗师》热映,让不少人迷上咏春拳,但这位老实的少年笑言,自己的功夫动作会和咏春拳有些像,但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咏春拳。

  段智敏的创意溜溜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一季“达人秀”的“扯铃小丑”宋佳政。那个把传统空竹和时尚的灯光、火焰融合在一起的“小丑王”,去年险些就登上年度达人的宝座。段智敏笑称自己早已专门看过宋家政的表演,他强调,自己的溜溜球和宋佳政不同。“他表演的主轴是小丑,我的表演是‘爱与勇气’”。

  上一季“达人秀”,宋佳政设计的“火焰空竹”惊艳众人,大学主修设计的段智敏,毕业设计的作品也是一颗独特的溜溜球。他给记者展示了这颗特别的溜溜球,把它捏在手上,它照样可以高速旋转。段智敏现场表演并拆解了这个自己倾注了心血的溜溜球,分析其背后的技术原理。从他专注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对这颗溜溜球的感情,“我完全是自己设计,自己买材料,用车床切工然后组装,试验了至少七八颗,才制作出最后这颗,一颗的成本就在8000元人民币左右。”但他说,自己不会拿这个溜溜球上“达人盛典”,一是因为这个溜溜球毕竟个头小,不合适在巨大的舞台上表演;另一方面,他更希望用自己的创意取胜。他透露,溜溜球并不像空竹那样便于改造,溜溜球太小,任何改造都会改变溜溜球的平衡,溜溜球甩出后就会颤动,一个轻微的颤动,都足以毁灭一个动作的完成。所以,他决心就用最质朴的溜溜球,表演自己的“爱与勇气”。

  段智敏对溜溜球的这份爱,在台上曾明确表态过:“我不能用溜溜球来形容它,它是我的爱,是我一辈子最喜欢的东西。”但说到勇气,段智敏直言,人们可能知道的不多,所以这次会重点呈现。他还为记者详解了自己上一次在人民大会堂表演“离线离手”的难度:“离线离手考验的不仅有臂力,还有稳定性,一旦失败,意味着我只有谢幕。”但段智敏直言,自己最后在“达人盛典”上的表演的难度,将是前两次的总和。

  “杂技达人”王君如

  “微笑天使”举重若轻

  本季“达人秀”的舞台上,17岁的武汉杂技女孩王君如凭借着高超的单手顶技巧和自己甜美的笑容,征服了现场的所有人,成为第一个无悬念、无争议地迈进本年度“达人盛典”的中国小达人。

  正如她在舞台上,用一个微笑就能让诸多观察员神魂颠倒,对于早已登上太阳马戏团舞台,然后功成身退的王君如来说,自己似乎不用在“达人秀”证明什么,这也让正在排练的她多了一丝淡定。相比其他选手默默地甚至秘密练习保留节目,王君如更担心的是自己的过去的才艺是否有退步。已经在新加坡读MBA的她坦言,缺乏日常练习,成为自己最大的一个问题。“学业的确对练功时间很有影响。现在学业还是挺重的,我已经练的非常少了。其实这个应该每天练,一天不练就会感觉不一样,一个星期不练更会掉了很多东西。而我每两个星期到一个月才会去练一下,已经算是退得很厉害了。”因此,记者获悉,王君如的训练主要更多集中在恢复训练,因此量不算特别大,只能循序渐进。

  在人民大会堂上,她的单手托举,加上俏皮地向观众飞吻,赢得了观察员和观众的青睐,问起最后的“达人盛典”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节目,王君如神秘表示:“难度上稍有提高,舞台上的包装会更多一些。”她要思考的,还有“达人秀”之后的未来,她说自己目前不能确定,是会留在中国还是回新加坡读书,“我自己是非常想继续把精力投放到学业上,但是如果有不一样机遇,我也会好好把握珍惜的。”

  “拉丁男孩”张爱马笛&翟傲邦

  刘德华御用编舞助阵拉丁梦

  一个瘦,一个胖,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香港,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背景,但他们拥有共同的舞蹈热情和登顶黑池世界冠军的梦想,这便是来自北京的小瘦张爱马笛和来自香港的小胖翟傲邦。

  虽然都还只有15岁,但这两个大男孩却在“达人秀”的舞台上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力和激情,出人意料的双男拉丁组合以及身材上的巨大反差让他们的拉丁舞独具风格,令人惊叹没想到两个男生竟也能将拉丁舞跳得如此有趣好玩。在上海音乐厅和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小胖和马笛的表现两度令人眼前一亮,甚至在人民大会堂时以96票的超高票数率先突围进入“达人盛典”。回想起那个紧张的时刻,马笛和翟傲邦至今还是一脸骄傲,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媒体和观察员支持他们,一时难以置信的马笛甚至还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票数了。

  接下来他们将向“达人盛典”发起最后的冲刺,不仅有来自外界观众的期待,他们对自身的要求也更升一级,力求能拿出有资格与世界达人叫板的实力水平。面对压力和期许,翟傲邦向自己的舞蹈老师发出求助,她便是“天王”刘德华的御用编舞老师——“中国拉丁舞皇后”黄蕊。自2001年开始和刘德华合作至今,黄蕊便一直是华仔的御用拉丁舞老师,私交甚好的两人十多年来经常合作。作为翟傲邦的舞蹈老师,黄蕊此次特意从香港飞来上海为自己的学生助阵。谈及两个大男孩,黄蕊给出的最多的评价便是“特别”,她无不赞赏地说道:“这是两个很可爱的年轻人,他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很打动我。他们有着共同的专业态度和梦想,在背后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作为一名资深舞者和国际裁判,她直呼对这对组合很有信心。在接下来的表演中,这对拉丁少年将会展示更多技巧和托举动作,甚至会跳一些从未接触过的舞蹈,如非洲舞、泰国舞等,最后还会融入水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在排练现场,两个男孩表现出了一股跟年龄不相符的韧性和倔劲。他们从来不是简单地顺动作和走位,每一次排练都力求完美,把动作做到极致。早上从9点开始排练到晚上,最晚一次甚至到凌晨4点才罢休,其中最多的一次,是一串舞让俩人从早到晚跳了50多遍,每一遍都用尽了全身力气去跳,最后筋疲力尽。之前海选的时候因为没有排练场地,两个人便躲在上海音乐厅幕后一侧的角落里,在一块很小的地方排练,即使结束回到酒店后也毫不偷懒,把酒店里的电视、桌子、椅子全都搬开,对着镜子一直苦练,受了不少伤,吃了不少苦头,这才有了马笛托举翟傲邦那个惊艳全场舞蹈动作的完美效果。

  “雕塑达人”李鹏

  用生命融合体操杂技健美

  在一块可以缓缓转动的圆台上,他慢慢变换着体式和姿态,倒立、单手倒立、水平支撑等高难动作,他都完成得又稳又标准。正如窦文涛所说,他的好多动作都令人想到古希腊的雕塑,庄严肃穆又不失美感。这就是第四季《中国达人秀》中让人咂舌的“人体雕塑”——来自天津的38岁技巧达人李鹏。昨天凌晨0点,记者等在李鹏住的酒店,但此时,他依旧在位于杨浦的一个排练馆里秘训自己为达人盛典准备的保留节目。尽管开始采访已经是午夜,练了半天的李鹏也已经满是倦意,但他还是毫不介意地为记者介绍了自己为“达人盛典”准备的保留节目。

  在人民大会堂,李鹏整个人撑在一根高7米的铁柱上。最后倒立起来的那一下,人和杆都已经在晃动,就连李鹏自己都坦言:“我也很担心会有失误,7米的高空,如果失误了,掉下来很难着地,腿和脚都借不到力,那是相当危险的。”但为了在展现肌肉线条的同时,带给人一种观感上的刺激感,他坚持练习了这个节目。他最后的表演也确实征服了四位梦想观察员,李鹏得到了最后一轮唯一一次全票,顺利进入“达人盛典”。

  李鹏能超越自己吗?面对这个问题,李鹏用力点了下头:“能!”他透露,自己最后的表演,不仅难度更高,危险性也更大。除了7米高的钢柱,李鹏说自己还将尝试自己十多年前才能做出的体操动作——前水平,就是双臂撑在一根横杆上,整个身体向前保持水平。这个动作在平地上对体操运动员来说很普通,李鹏的这个动作是在一根离地7米钢柱上。“因为杆子竖得越高,杆就要越长,就越容易抖动。这些抖动在地面上很小,但在空中或许是致命的。它可能引起你的双臂和横杆共振,这样你就很难使出力,人在高空的心理压力也会陡增,再加上剧烈的共振,很可能就会失败。”

  为了弥补“人体雕塑”更多是静态呈现,缺乏表现力的弱势,李鹏也动了一番脑筋。他透露,自己正与导演组商量,酝酿一个融合了体操、杂技和健美三项艺术的表演。李鹏的父亲李月明是上世纪60年代男子双杠项目的全国冠军,李鹏出生时,父亲已经退役,开始从事体操教学,他也成为了李鹏的启蒙老师和体操道路上的楷模。

  天赋异禀的李鹏后来正式开始学习体操,父亲就是自己的教练,单杠、双杠、自由操、鞍马、跳马、吊环样样都学。不幸的是,8岁那年,李鹏在练习时受伤,右臂尺骨、桡骨骨折,医生说需要休息1年半。对于一个体操运动员来说,1年半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这将使他与他的同伴拉开很大的差距,右臂的伤也会留下后遗症。伤愈后,9岁的李鹏只能转而练习技巧。哪里料想到,1985年,技巧不再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得知消息的李鹏也离开了技巧队。之后,李鹏苦练杂技,更通过科学的训练苦练健美身材,还和父亲一起创办了“流动雕塑”这个节目,将力与美结合。现在的他是天津杂技团的一员,每天晚上都需要压轴演出,晚上8点40开始热身,11点半结束表演还要继续训练,直到凌晨1点半,一天才算结束。

  李鹏笑称,最后一次在达人舞台上表演,自己将豁出去,希望能够穿上健美服,在这个舞台上寻找到自己曾经失落的梦想——这个梦想是健美,是杂技,更是他3岁就开始憧憬的体操梦。

  本版撰文 茅中元 本版摄影 朱良城 实习生 展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