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曲《外婆的澎湖湾》走红两岸三地
本报讯(记者王金跃)北京时间2月3日8时57分,以一曲《外婆的澎湖湾》走红两岸三地的台湾民歌手潘安邦因肾脏癌引发肾衰竭,不幸在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病逝,享年52岁。临走前亲友家属全陪在身旁,目前遗体送往台北市第一殡仪馆。1961年9月出生的潘安邦曾在1989年央视春晚上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和《跟着感觉走》,一唱成名。
友人韩贤光透露,潘安邦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希望离开能很低调的处理,一个佛教徒离开人世间,就怕打扰大家。他还说,潘安邦平常很爱运动,每天都跑大安森林公园两三圈。平常最喜欢的运动是棒球。
当被问及,潘安邦是否有来得及做任何安排?韩贤光说:“家人都在身边就是很好的安排。”也不讳言,“他当然还有很多事情想做,我写给他的新歌也来不及录,他总是说等我好了,等我好了就进录音室。未料却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他优美的歌声。”
潘安邦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是2011年8月发出的:“常常感叹上天对我们的眷顾,辛苦奔波的旅程后,一碗清粥,半块饼,几个青菜,顿时让疲惫的身体舒畅,心灵平静慰藉,感恩,才是常态。”
早在2001年,潘安邦在星马作秀时,不慎在饭店浴室滑倒,表演期间前胸、后背剧痛,送医急救了4次,拖了28天,遍寻名医诊治不下10次,但屡屡误诊成胃溃疡、肌肉拉伤等等,当时不能唱歌、不能大笑,宛如橡皮人一般。
回台湾检查后,医师才告诉他,他罹患主动脉剥离症,主动脉早已从脖子剥离到了肾脏。当时医生警告他不能生气、不能激动,但他还是积极参与演艺事业。不仅是工作狂,忙起来更是连降血药也忘了吃。2007年他在新加坡上电台访问时,DJ突发奇想,在未通知的情况下,找来潘安邦失散多年的亲戚女儿现场连线通话,对方悲从中来,潘安邦乍闻亲人已故,情绪激动不已,心脏旧疾突然发作,被紧急送入电台附近的安薇尼亚医院,并进行心脏大动脉手术。
潘安邦当时还说:“医师为我做了核磁共振检查,判断相当危急,但我不想动刀,因为都过了五六年了,也不会痛,可以继续过下去,但医师警告我,不开刀可能直接倒地不起,只能咬牙接受手术。”术后,潘安邦的状况并不稳定。
潘安邦1979年出道,以一曲《外婆的澎湖湾》走红,并传唱数10年,外界皆认为他靠此名利双收,当他透露,因早年不重版权观念,仅收到过一万元的版权费用,而唱片大卖的犒赏则是5000元红包。
潘安邦唱红的歌曲还包括《乡间小路》、《纷纷飘坠落的音符》、《聚散两依依》、《阳光与小雨》、《思念总在分手后》等,更与费玉清唱“小调”歌曲。1993年事业高峰时潘安邦突然宣布退出歌坛,选择与洛杉矶加大学生王志翔闪电结婚,赴美从事成衣事业,王志翔后来成为了台湾电视节目主持人。夫妇俩情深令人称羡。
潘安邦与经纪人夏玉顺交情匪浅,夏玉顺透露,潘安邦当初选择与老婆王志翔交往,还是因为他的一句“有一个女孩很不错,错过了真可惜。”才鼓起勇气问王志翔要了电话,终于在半年后顺利牵手。
潘安邦出道的第3年,曾被未婚妻“柯淑英”告他违反婚约,索赔120万,最后以3万元和解。
王志翔曾说:“我这一生,一半以上都和安邦在一起,如果他死了,我不知道怎么活下去。”王志翔认识潘安邦时,只有20岁,相恋3年半后结婚,新婚第一年就为他生了小孩。
近一年多来潘安邦身体每况愈下,小12岁的王志翔自美回台照顾他,她的阿姨在接受台湾
媒体采访时说:“夫妻尽管分隔两地,感情非常好,他生病住院,志翔一直陪伴在旁边。”
夏玉顺遗憾地说,上个月才打电话力邀潘安邦在今年8月16日、17日赴香港红磡体育馆开唱,电话由王志翔代为接听,当时两人没说上话,本来打算最近回台亲自找潘商量此事。听闻老友去世,叹息不已。
潘安邦的童年玩伴,演员赵舜难过地表示:“这几年我生病,大家都要我保重,没想到戎祥和他却自己先走。像我这种三天两头就上医院的,反倒命比较硬,这个年真的很难过。”
台湾校园民谣鼻祖叶佳修先生回忆,潘安邦曾经演唱过多首他创作的歌曲。得知潘安邦的过世,人在上海的叶佳修说:“他跟我情胜兄弟……我非常难过。”他表示,需要调整好情绪后才方便接受采访,详细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
潘安邦的外婆年轻就守寡,但坚强固执,后来还一度阻止潘安邦父母的婚姻,但对外孙却非常好,当年潘安邦把他和外婆的故事告诉知名音乐人叶佳修,终于创作出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经典好歌。据悉,潘安邦一直想把歌曲改编成电视剧,更属意出身澎湖的制作人阮虔芷能够出演外婆一角。
新闻链接
潘安邦
出道于1979年,素有“台湾民歌王”之称。活跃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1989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和《跟着感觉走》而红透大江南北,1993年急流勇退,2000年重出歌坛。他的唱腔深情婉转,扣人心弦,2011年潘安邦加盟点时唱片,他的许多经典之作至今仍耳熟能详。与费玉清唱“小调”歌曲并称“双雄”。
主动脉剥离
在所有的心脏血管疾病中,主动脉剥离虽然不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却具有高死亡率,据国外统计,每一百万个人口中有5到30例。动脉中层的退化或囊状中层的坏死被认为是非外伤性主动脉剥离的主要病理变化。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剥离病人,24小时的死亡率超过1/3,两周的死亡率超过3/4。 J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