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晖
命运将二胡与马晓晖相连
舞台上的马晓晖
马晓晖与搭档
“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马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全方位美的享受,观众席中到处是赞叹,如此优雅美丽,柔美和顺又光芒四射。在路上,赛马扬弓,走天下,真是音画诗琴啊。。。”。著名主持人张民权早在15年前就为马晓晖在上海音乐厅的《琴韵-马晓晖知音共聚二胡独奏会》进行过精彩的主持,由此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晓晖的艺术之路甚是了解。此次他又是友情出场再一次为晓晖主持了这场迟到的独奏音乐会,他感慨地说:“她对二胡音乐的执着追求让我感动,十五年的苦苦践行让我钦佩,音乐之旅,长路漫漫,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在路上还会有荆棘坎坷,晓晖加油,有很多朋友与你同行....。.”如此理解与鼓励的话语,让晓晖感动不已!而各类赞美的感叹声在马晓晖的独奏音乐会后更是不绝于耳。
自15年前她在上海音乐厅首次举办独奏音乐会后,二胡演奏家马晓晖便携带二胡云游四方,遍及欧美亚非,用二胡演绎不同国家的作品,与不同的外国乐器进行对话与碰撞。在国外她用二胡与交响乐队,室内乐,钢琴、管风琴,大提琴,小提琴、吉他,打击乐,爵士乐队、摇滚乐队,美国乡村音乐,黑人灵歌,弗拉明戈,非洲大鼓等都有过频密和愉悦的合作,充分的展示了二胡独特的灵性和感染力。虽然在这15年期间马晓晖频繁飞越大西洋两岸,也陆续在国内举办过各类音乐会与讲学,参加过无数次的各类大型演出,但日前的这场迟到的音乐会,对她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她用名为“在路上,马晓晖二胡独奏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与观众分享了她15年来的人生感悟和音乐积累。更是她《在路上》系列独奏音乐会的首场。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王甫建,他眼中的马晓晖:今年恰遇上海民族乐团建团60周年庆典,作为上海民族乐团的著名二胡独奏家家,晓晖有意把这场音乐会作为乐团庆典的献礼。我为这场音乐会写了前言:“作为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她立足于上海这座多元化文化的现代大都市,把自己的二胡演奏融入了更多的世界元素,融汇了传统韵味与西方品位,形成了她自己独有的演奏风格,并使得二胡这件传统乐器在她的手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光彩。。。马晓晖是一位出色的二胡演奏家。。。她敞开心灵用二根弦的二胡与不同的人,不同的音乐对话。。。那就让我们跟随马晓晖一同踏上音乐的旅途,“在路上”分享二胡及其演奏者的魅力,共同体会收获的喜悦,体会音乐之旅的精彩!”
音乐会策划人,著名音乐评论家,资深记者杨建国眼中的马晓晖:“从远处走来,马晓晖身背二胡。小女孩的她,离开父母,只身融入浦江之岸的人群。。。从上音附中,本科,到上海民族乐团的首席,独奏家,她在城市的土壤扎根,开花,结果,成长为民族音乐的传人。。。突然有一天,她走到了远方,那里的音乐家与听众们,为这位背着二胡的中国艺术家送上了掌声。。。于是,她奔走于世界各地。。。在与世界音乐的合作中,传递着人性的光泽,感悟到多元的人文气息。。。15年来她像音乐行者一样“在路上”,敞开心怀与世界对话,马晓晖尽情呼吸着各种文化散发的音乐芬芳,音乐境界在升华。。。大家期待她不要做一个孤独的行者,“在路上”的经历一定很精彩,民族音乐的壮丽多姿,离不开这一抹独特的色彩。。。让我们透过她二胡的琴弦,让她尽情的诉说吧。”
导演邓化鸣眼中的马晓晖: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著名导演邓化鸣现场执导了本次音乐会,在他眼中,马晓晖堪称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邓化鸣告诉记者,自从两年前在“马晓晖周庄文化沙龙”的《琴诗化韵》的沙龙音乐会中,便被她的艺术才华及多才多艺而深深吸引。自己认识马晓晖至今,她在艺术上的钻研和受伤后坦然面对,仍然坚持工作的毅力,都让他感动。“生活中的马晓晖平易近人,她身上散发着东方女性特有的气质。”邓化鸣坦言,他很荣幸能担任马晓晖音乐会的现场导演,也希望她的音乐之路能越走越宽。
观众眼中的马晓晖:命运将二胡与她相连当马晓晖身穿高贵、典雅、飘逸,具有国画气息的晚礼服亮相舞台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马晓晖之后演奏的不同乐曲配上不同风格的礼服,也是相映生辉,让观众目不暇接,那份清新,洒脱,那份明媚与矜持,更充分展示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勃勃生机!正如著名摄影家郑宪章所描述:“。。。精湛的演奏征服了每一位观众,谢谢晓晖,你让我们感到今夜很美好!”“。。。异国风情的鲜明的旋律里,二胡温馨的诉说着游子的心声,二胡与大提琴联手演奏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又为这首乐曲增添了千回百转的柔情。。。这些曲目都是她15年来的积累。在乐声中,二胡显得色彩斑斓,风情万种。。。”资深记者杨建国听完音乐会后如是说。
据画家,著名艺术评论家林明杰透露:“国宝级国画大师陈家泠,特意为她这场独奏音乐会亲笔彩绘演出服。我的一幅画被用于装点她的节目单。晓晖的演奏让我感到,命运将二胡与她相连,但她的才华不仅仅止于这把古老的琴。她心里还有更高广的天空。于是,她让二胡发出了几乎不可能的声音,来寄托她永远的梦想与心中的天空。”
一位忠实观众看完演出后在微博上写道:“每种乐器都是一种语言。二胡被马晓晖赋予的表达极为丰富。时而深情地忧伤、时而悦心地欢快、时而异域的性感、时而西洋的雅致。”2个半小时的演出还是让观众意犹未尽,马晓晖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数次返场演出,以感谢观众对她的厚爱,场面温馨感人。
马晓晖眼中的自己: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用“国际演奏家”尊称马晓晖并不为过!但她平时很自然低调,说自己只是在跨界方面尝试比较多而已。她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位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立足于传统,放眼世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直是她的艺术宗旨。只是在立足于上海,背靠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把目光放眼了全球,尝试着用二胡去挑战和影响西方的主流社会。从2003年开始,马晓晖便发起“二胡与世界握手”全球音乐之旅,她的巡演遍及了欧、美、亚、非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十余年来,先后与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室内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北德广播大爵士乐团等及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圣母大学,伦敦大学等几十个世界知名乐团与著名高等学府等合作举办了1000余场的个人音乐会及讲学,并被邀请担任多所大学的访问学者与客座教授。
马晓晖告诉记者,《二胡与世界“握手”》主要是立足于传统,融入西方音乐的精华,将二胡介绍到世界。同时,作为一位二胡艺术的传人,马晓晖热爱传统,又不拘泥于某一流派的教条,她敢于在迥然相异的不同风格领域中选择自己的曲目,丰富二胡的声响效果和表现潜力,激发二胡的多元可能性,表达二胡的亲和力与温暖性,以及民族音乐的创造力!”
“中国的音乐特质通常都是非常有韵味、非常细腻,字斟句酌,每个音符与诗词中都蕴含着无限的奥妙与深度,但却非常又张力而丰富多彩。但是我觉得中西方文化是可以做到融汇贯通的,互相可以取长补短。如果东方音乐多一份西方音乐高贵的气质、多一分严谨、明媚,洒脱与***。。。西方的音乐再多一份中国音乐的细腻,空灵而独特灵动的音乐语汇。。。我觉得如果结合的好的话,两边的文化艺术都会更加美好而绚丽。这样创作出来的音乐也许不仅是属于哪个国家的,更可以或可能是属于全人类的,那该有多好呀。。。,音乐是无国界的,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为了这个世界的美好与***。。。”马晓晖说。
而为了证明二胡可以被世界接受,马晓晖给记者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她说,每年春天,在华盛顿故居,都有一次音乐盛会——“美国总统们的音乐之旅”音乐会。
“2007年,我作为唯一的特邀中国音乐家,演奏了其中一位总统最喜欢的一首美国著名爵士曲目《智慧的女人》。开始时,我问大家:‘你们认识我手中的乐器吗?认识的请举手。’华盛顿600名政界要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举手,我感到失望极了,暗想:“中国音乐家们这么多年的普及与推广?难道就是这样的‘残局’吗?”但当我用英语介绍了我手中的二胡并演奏完第一曲时,台下观众一下子彻底沸腾了,连呼返场。于是我又演奏了一首中国名曲《空山鸟语》,观众已经放下了矜持,再欢呼返场,我只好又演奏了奥地利名曲《爱的悲哀》,但还是欲罢不能,我一口气演奏了5首小品,观众的情绪从一开始的冷漠,矜持,热情乃至沸腾了!(我都不好意思了,恐怕耽误下面的节目时间)。我再问:‘你们现在认识二胡吗?’所有的人都开心的举起了双手,我又问:‘你们喜欢二胡吗?’观众全场起立,以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回答了我。”而那一刻,我热泪盈眶了,也更加意识推广民族音乐的路还很漫长,也许需要几代人的执着努力,而中国文化走出去,到了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阶段了!!!
讲到现阶段二胡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马晓晖告诉记者,在国外音乐会之后,观众们总是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地说:“这两根线的乐器太神奇了,你的每个音符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弦,这么美和神奇的乐器应该多分享,我们爱二胡,我们爱你的演奏,我们爱中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