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爱情故事》取悦南方观众有点难

2013/2/28 12:36:4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说白了,《乡村爱情故事》就是春晚“赵氏”小品的加长版,主打“东北乡村style”,就像二人转一样热闹喜庆,够俗。姑且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东北味十足的《乡村》系列对于南方观众来说更像是去体验一把“异域风情”。

《乡村爱情故事》取悦南方观众有点难

  用一句话证明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除了北方吃面,南方吃米;北方过年吃饺子,南方吃汤圆之外,如今又有了一种测试的标准,那就是《乡村爱情故事》系列究竟好不好看。

  与赵本山的小品一样,顶着“赵家班”招牌的《乡村爱情故事》最大的亮点在于夸张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如果按照学院派的标准论戏剧冲突、人物塑造、服化美工,《乡村》系列甚至还比不上于正的《宫》。说白了,《乡村爱情故事》就是春晚“赵氏”小品的加长版,主打“东北乡村style”,就像二人转一样热闹喜庆,够俗。

  要是论及乡土剧,赵本山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乡土剧大部分都是歌颂农民生活如何富裕、农村如何旧貌换新颜的主旋律剧,但赵本山的《乡村》系列却反其道而行之,描绘出农民们心中的小算盘,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可乐是最高标准,“赵家班”的徒弟们也拿出二人转的功底,使尽浑身解数抖包袱,以期最终都达到本山大叔的最高境界:魔音入脑,看到他们就条件反射地嘴角上扬。

  但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放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语系繁多的国度里,以语言取胜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比如“水土不服”,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广东人。虽然赵本山在春晚的那些小品堪称小品史上的经典,但对于广东人来说,“噶哈”、“唠嗑”这些东北词儿实在是太脱离语言环境了,著名的大城市铁岭也实在称不上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因此,对于赵本山上不上春晚这件事对于广东人来说,实在算不上事儿。一位朋友说,如果让广东人举手表决谁更可乐,王祖蓝的支持率绝对超过赵本山。

  小品尚且如此,电视剧就更不用说了。就跟北方人看无字幕的粤语片一样,无论“赵家班”有多好笑,经过了一番从东北话翻译成普通话的脑补过程,笑点总是损失大半。不少南方观众在看了《乡6》之后的感想是:“《乡村爱情》里都是东北人,但是他们的口音怎么都不一样呢?”有“语言达人”为大家解释说:“他们说的都是辽宁各个地区的方言,赵本山说的是辽宁锦州话,还有的说的是本溪或抚顺话,小沈阳则是混搭着自创的沈阳话。”江苏卫视则连忙出来解释,为了照顾南方观众的需要,将在第二轮播出的时候配上普通话。

  除了语言的“翻译”问题之外,关于笑点这个词的理解,南北方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要认真从学理上论述这个问题,估计也够写一本语言学著作了。姑且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东北味十足的《乡村》系列对于南方观众来说更像是去体验一把“异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