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特效公司破产 员工抗议

2013/2/28 14:06:2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员工们最后寄望李安拿奖时再为他们呼吁,但李安并未特别感谢特效团队。而在奥斯卡后台的采访中,李安又特别提到视觉特效的贡献,“3D是非常棒的视觉艺术,我不认为技术人员只是在操作电脑,他们创造的是视觉艺术。

奥斯卡颁奖时,特效公司的员工在剧院外抗议。

奥斯卡颁奖时,特效公司的员工在剧院外抗议。

  □晚报记者 于音 实习生 孙苗 报道

  在刚刚落幕的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4尊小金人加身,导演李安也斩获最佳导演奖。但就在一片欢腾之时,负责《少年派》特效的“R&H节奏特效”公司却因破产且裁员,引来500名员工在典礼外抗议。

  场内领奖,场外抗议

  不久前,负责《少年派》幕后特效制作的好莱坞著名视觉特效公司“R&H节奏特效”因不堪债务负担,正式向加州地方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根据相关规定,如果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到今年4月仍无好转,公司将可能被一家印度特效公司收购。目前,“节奏特效”公司已决定裁员200人。

  因为公司无预警申请破产,让员工面临失业难题,有些人带着一家老小前来参加抗议。一名抗议者说:“你可以问每一个电影行业的工作人员,不管他是剪辑师还是演员,每一个人都会感到惊讶,因为特效师竟然没有工会。而且没人提起过这件事,特效制作的工期很长,大家都拍完回家了特效师还在工作。”员工们本来指望高层领特效奖时能为他们 “发声”,但颁奖礼为了控制发言时间,感言过长时会有演奏音乐 “提醒”,“节奏特效”高层上台领奖致谢词时,感谢了各方人士,却在想呼吁提供资金援助时,被告知发言时间已到,麦克风被消音,这让场外员工十分懊恼。

  员工们最后寄望李安拿奖时再为他们呼吁,但李安并未特别感谢特效团队。昨日又爆出,ZOIC特效公司的特效指导菲利普·伯朗斯特为R&H公司抱不平,特意撰写公开信炮轰李安,“你原本只需简单地向这些人致意,就可让大家正视他们的贡献,但你没有,你让大家失望了。顺带一提,你的摄影师赢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但电影中那些灿烂美丽的夕阳落日却是特效人员的功劳,你得奖时连谢谢都没说一句。 ”

  李安无辜,弟弟澄清

  面对特效人员的质疑,李安弟弟、导演李岗第一时间出面为李安澄清,“他领奖时已经感谢了3000名剧组成员,这其中就包含特效。他此前已多次感谢特效人员,且对特效公司破产表示难过遗憾。但特效公司破产不是因为《少年派》才发生的,双方是很单纯的技术合作,又不是李安把他们公司搞砸的。 ”

  失业者的悲愤可以理解,但他们找李安当“替罪羊”着实有些不妥。正如李岗所言,李安在简短的几分钟内感谢了家人、工作人员,都是一笔带过,特效人员的要求太过钻牛角尖。事实上,李安在颁奖礼前的多次采访中,都特别表达了对“节奏特效”公司破产的惋惜。比如在音效剪辑业者 “金卷轴”奖颁奖礼上,李安被问及“节奏特效”公司倒闭问题时,坦言相当难过,希望该公司有办法获得援助,“我的心与该公司所有人员同在,期盼该公司的财务窘况得以好转。”在颁奖礼前两天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李安又再次对特效公司表达了遗憾之情。

  而在奥斯卡后台的采访中,李安又特别提到视觉特效的贡献,“3D是非常棒的视觉艺术,我不认为技术人员只是在操作电脑,他们创造的是视觉艺术。”对于特效公司艰难的生存环境,李安希望未来特效不会那么贵,特效公司生存不会那么艰难,他也希望未来有更适合从业者生存的环境。

  表面风光,背后辛酸

  “节奏特效”的倒闭或许只是好莱坞特效公司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从2008年起,美国本土影视特效公司就纷纷陷入倒闭怪圈。去年 《普罗米修斯》特效制作主力公司FuelVFX申请破产,该公司曾负责《钢铁侠》、《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和《碟中谍4》等大制作的特效。成立于1988年的MatteWorldDigital也于去年8月8日关门大吉,这个以数字绘景技术享誉业内的老牌特技公司参与过 《终结者2》、《黄金罗盘》、《雨果》等片特效制作。而去年9月被小马奔腾收购的特效公司“数字领域”,其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卡梅隆。至于其他没有倒闭的公司,也因为资金短缺而纷纷裁员,许多往日衣食无忧的签约特效师逐渐沦落为短期合同工。

  好莱坞大片特效让人叹为观止,为何现实中却举步维艰?对此,深谙好莱坞电影运作的编剧、影评人毕成功认为,缺乏核心创造力是不少公司夭折的重要原因,“‘节奏特效’虽然技艺非常精湛,但是自己制造项目的能力不强,它的存在依靠从别的公司找活干,本质上还站在买方市场。最终能生存下来的还是那种有项目的公司,像‘工业光魔’给自己提供《星球大战》,‘维塔数码’给自己提供《指环王》,‘皮克斯’给自己提供动画,它们能自给自足又可以接其他的活,所以能永葆青春。 ”

  此外,低利润也是拖累特效公司的重要原因。电影领域的一般利润达20%至25%,但特效行业的利润只有5%左右。 “现在电影做特效经常是一层层往下包,以前给美国、英国人做,后来包给澳大利亚、日本人做,现在又转到中国和韩国,本来利润就低,这样就赚得越来越少了。如果一年中没有接到像《霍比特人》那样的大项目,东接广告西接小游戏,再在一个大片里做一小块,一年能勉强把房租、工资、损耗都解决就已经不错了。 ”

  再加上特效本身耗时长,比如3D《泰坦尼克》的转制工作就足足花了60多周,投入的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都高得惊人。还得实时更新维护一堆机器,很多特效从业人员对同样的镜头会反复修改,以期达到完美效果,但电影公司给特效公司报的价钱是固定的,这中间产生的成本就要特效公司自行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