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小剧逆袭 不靠巨星靠剧本

2013/3/11 12:06:4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在一个只认大腕的影视环境中,明星无疑是卖家最灵光的敲门砖。但该剧总制片人、北京台影视剧中心负责人之一于金伟回想起所经历的种种难处仍心有余悸。于是制作方索性把精力放到剧本上来,虽显无奈但客观上却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在一个只认大腕的影视环境中,明星无疑是卖家最灵光的敲门砖。即便“俩仨大腕难托一部烂戏”的景象并不罕见,但凡真正敢于弃明星、重剧本抓制作的却少人涉足。而刚刚落幕的电视剧《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以下简称《独生子女》)在后者上无疑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但该剧总制片人、北京台影视剧中心负责人之一于金伟回想起所经历的种种难处仍心有余悸。

  2011年10月立项之初,《独生子女》制作方以及联合出品方北京台不是没考虑过用明星带新人的组合,但当时恰逢片酬飞涨最严重、演员资源争夺最厉害的阶段。原本敲定一个发展势头还算不错的二线女演员,片酬多少暂且不论,孰料该女演员要指定男主角人选……于金伟感慨“真是怵了,伺候不起”。

  于是制作方索性把精力放到剧本上来,虽显无奈但客观上却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编剧李亚玲也积极配合修改,加上导演丁黑(代表作《玉观音》)擅长调教新人,于是有了这部“主角弃用大明星、配角邀请老戏骨”的小剧一枚:小成本,单集90万只是个别大腕一集的片酬;小演员,李健、童瑶、曹征、刘一含均是半生不熟脸儿。另外,该剧题材并不占优,80后夫妻的婚姻爱情,大家庭里亲家、婆媳间的矛盾,接地气但都是老生常谈……据上述元素判断,也就是平常之作的卖相,收视预估无法乐观。由此不难理解该剧后期发行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然而,在“内无明星撑场、外有神剧(《笑傲江湖》、《乡6》)夹击”的不利环境下,《独生子女》成功逆袭。从开篇的全国4个点的收视,一集集稳步上升,结束前两天冲至32城市收视全国第一的佳绩。看似偶然的成功,定有必然的规律:题材虽不算新鲜,却细腻展现了30后、50后、80后三代同堂的乐趣和矛盾;将经适小夫妻的质朴生活以及富二代家族的恩怨情仇对比呈现能够吸引不同口味的观众;乍一看没有立刻闪瞎双眼的狗血桥段,但一直不疾不徐、中规中矩的叙事风格将生活的质感和细节一层层地剥开。

  于金伟既对该剧以小搏大的成功深感欣慰,也坦言风险很大。因为在各台的购片负责人看来,买大腕主演的戏如果收视率不好不赖我,但买这种戏如果砸了就是在拿自己的职业前途做赌注。“某卫视原本打算和北京卫视一起播,但后来临时反悔,选择了和安徽卫视拼盘一部系列剧。我们也能理解,从开始就知道《独生子女》的弱项在哪,缺少明星,不好宣传,做起来很累。虽然用大腕也是在拍摄、宣传过程中各种不配合、各种挑剔,但发行的时候真的好卖。这种小演员、小制作的戏真正走过一遍才知道这条路有多难。”

  整个过程中,所有主创都是“抱着五分的期待,努着十分的干劲”。《独生子女》成为了“以小搏大”的突围个案,并被业内公认为近期性价比颇高的作品,对整个行业演员片酬与制作费用的倒挂现象有着借鉴意义。

  于金伟直言,不希望《独生子女》成为行业个案,她呼吁那些有能力、有实力的制片人和导演不妨多尝试,“在剧本和制作上多下些功夫,只要有了‘剧捧人’的可能,才能让大腕认清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盲目膨胀,才能给有才华的新人出头的机会。”冯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