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雯婕《嘉人》逆袭式显影:红是人生色彩

2013/3/11 16:36:3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如果关注我的音乐的话,2012年我发了第一张原创的电子唱片叫《In》,从这张唱片开始,我从电子舞曲的领域转到了一个纯精神电子的领域,实验性电子的领域。横向上,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自己的期待永远特别低,但纵向上,我是一个特别较真的人,会把  一个点挖得特别深。

  女物娱乐讯 近日,尚雯婕接受《嘉人》杂志专访,并拍摄性感大片。以下为原文节选:

  每个阶段,尚雯婕在公众心目中的显影都是“逆袭式”的,从超女舞台上不争不抢的斯文白领,到令人忽略她歌唱实力的雷造型,再到《我是歌手》中大气时尚范儿的唱作人亮相,她像一副变焦眼镜,在我们不断调试焦点的同时,也马克(Mark)了她的华丽蜕变。对一个追求“不一般”的“工作狂”与完美主义者的合体来说,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见证她不断带给我们的惊喜。

  “我看上去似乎很知性,但知性的人不一定是温文尔雅的,我其实特别“狠”。我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怪咖,身边的伙伴都知道我脾气并不好。”

  《我是歌手》使尚雯婕“红”得火了,“这是我给母校‘湖南卫视’奉上的一份答卷,六年后归来,我成为了一位唱作兼备的原创音乐人。”这个不爱美食、不爱逛街、不爱购物,私底下素面朝天的女孩将生活中的“大爱”与“小确幸”都归于了音乐,“这是我工作与精神的坐标”。她微博上的一段感慨似乎可解读为一种宣言:“坚持自己的选择,坚持电子创作人路线,坚持最初的梦想与最终的信仰,奋斗中的我们谁都值得更‘红’,谁都值得活出美丽”。在最初的梦想与最终的信仰面前,她是典型的摩羯:硬盘里存着100多G的音乐,在交通工具上写歌;即使只睡两个小时,也要把次日的工作安排妥当;在国外的唱片店里蹲三天,把所有的样带听一遍,为了寻找契合自己的歌手专辑;为工作减压,在雪地里摔跤也要摔个“爽”。但她对“红”有一番自己的解释:“‘红’,对我来说,并不是要挣多少钱,要多么受欢迎,它是人生的一种色彩。在美妆中发现乐趣,保持快乐的心态也是一种‘红’,每个人只要能活出自己的色彩,那就是‘红’。她有一颗‘知女’的内核。”当时是什么说动你参加《我是歌手》节目的?我看了韩国版的《我是歌手》,这个节目对于音乐的关注吸引了我。虽然是个翻唱别人歌曲的比赛,但需要在编曲上做一些创新,这对于职业歌手来说是一大挑战,不单你要会唱,还要对编曲、对改编有想法,这对于一个唱作人来说就特别敏感,我自己对一些有意思的改编非常感兴趣。此外,我本身是从湖南卫视这个平台走出来的歌手,对这里有特别的感情,他们的节目一般制作质量也都特别好,所以就决定参赛了。

  你在《我是歌手》里唱的那首《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确实有改编的痕迹,是你自己操刀完成的吗?

  这首歌我都没有做设计,那是从我骨子里出来的东西,到最后几乎歇斯底里的爆发不是一般歌手在台上的演绎,但我觉得电子乐的歌手就会那么唱,因为电子乐是神经质的。其实唱到最后,我在台上就已经变成“神经病”了,有点像音乐剧,那可能是受法国歌手Lara Fabien的影响。

  你2012全新创作唱片《Ode To The Doom (最后的赞歌)》专辑中的歌曲“Ma Bulle(气泡)”,感觉发音吐字有Edith Piaf和Barbara的感觉,这些法国歌手对你的演唱有影响吗?

  可能我唱这首歌把小舌音R发得特别明显,Edith Piaf和Barbara她们老一辈就是把R发得特别夸张。其实我的声线,包括对我音乐上产生影响最多的早期还是Camille和Lara Fabien。Camille那种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别“硌”,但确实牛,我一旦做电子乐,可能就是那个路子,虽然跟她的风格不一样,但是会有那种劲儿;而Lara Fabien更多是声情并茂的演唱方式,我唱慢歌就比较有她的影子。

  你最近比较关注的国际音乐人是谁?

  我最近在听一个法国三人的电子组合Télépopmusik。他们也是有点年头的电子乐队了,专辑不多,也就两三张,但是有些歌还是挺有意思的。我需要听当代欧洲、包括北欧的音乐,更多是电子音乐人或者制作人的作品,寻找以后可能合作的一些音乐伙伴。

  “做实验性电子的时候,它的那种疯狂不是你一眼就能看懂的疯狂,而是一种内敛的疯狂,我觉得在音乐里,只有精神与视觉达到统一才能使两者互相加强,不然的话,一定会变样。”

  你一直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温和的,但你原来经常挑战夸张的造型,那在最初的时候,你心里是不是也有过挣扎,调试自己的心理去适应?

  我看上去似乎很知性,但知性的人不一定是温文尔雅的,我其实特别“狠”。我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怪咖,身边的伙伴都知道我脾气并不好。从小到大,初识的人都会觉得我特别难相处,比较有距离感,不笑或不说话的时候貌似挺凶的。其实我怪咖的性格,不喜欢做随大流的事,特别不喜欢人云亦云,特没意思。我喜欢做一些自己觉得好,自己欣赏的东西,不太关注别人的眼光。一开始做造型的时候,其实所有的化妆师都不敢化,是被我和我的团队推着往前走。

  所以所有的雷造型是你自己刻意的设计?

  那是我和我年轻的团队共同的创意。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以后要做的音乐一定是电子乐,就开始做电子舞曲,歌词都写得挺狂、挺猛,现在回头看觉得有点太狂了,但当时是合适的,所以造型我觉得也必须张扬。拿《连卡佛小姐》来说,你不可能穿条小礼服唱,那会很奇怪的。当时我们看很多国外的时装秀,就觉得为什么中国的歌手不能像国外秀场上的那些模特一样用概念性的造型去配合自己的音乐。我一直觉得,国内的音乐圈在做视觉和听觉的搭配上,尝试得比较保守,国外的电子音乐人没有一个是走保守路线的,那根本不是电子音乐人的态度,我觉得音乐必须是视觉和听觉的统一。好在我的脸被认为是张“白纸”,可塑性也很大。

  那2012年后你的造型感觉慢慢又从夸张开始收敛了,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如果关注我的音乐的话,2012年我发了第一张原创的电子唱片叫《In》,从这张唱片开始,我从电子舞曲的领域转到了一个纯精神电子的领域,实验性电子的领域。如果说电子舞曲更多是外显的张扬,那么2012年开始我做的电子音乐在内心是更疯狂的,但不外显。怎样去表现内在的疯狂呢,那造型也随之改变。你看我《In》专辑封面上那条白裙子,看似很简单,但它可以把手捆起来,那件衣服叫“精神病”。所以,它更多是实验电子所需要搭配的造型,做到实验性电子的时候,它的那种疯狂不是你一眼就能看懂的疯狂,而是一种内敛的疯狂,我觉得在音乐里,只有精神与视觉达到统一才能使两者互相加强,不然的话,一定会变样。

  一直感觉你不是一个很野心勃勃的人,在娱乐圈当理想跟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会做怎样的选择?

  我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我特不矫情,经常说大实话得罪人,我也不八面玲珑,但这六年艺人的经历让我学到的唯一一点就是,只要关注于自己的音乐,遵从自己的内心。我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和完美主义者,我一定会要求自己把现在干的事情做到最好。横向上,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自己的期待永远特别低,但纵向上,我是一个特别较真的人,会把

  一个点挖得特别深。比如你问我,你今年想挣多少钱,我没有这个目标;但做一个编曲,我可以改动几十版。

  “我内心一点都不强大,我只是特别不好奇,尤其对于我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特别不好奇。我把所有的好奇心都用在了音乐上,我钻研我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别人怎么评价我,这事儿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确实,摩羯座的人一般耐受力都特别强。那你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当你碰到一些负面信息的时候,你如何来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舆论从未对我产生影响,因为我从来都不去看这些东西。在我看来,网络是个有益的平台,但90%的信息对你没用,垃圾信息也特别多,也特别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上网的目的性很强,除了微博上我发该发的东西,和朋友、合作伙伴互动一下之外,基本不上网。大学时代我就不是一个爱上网的人,最多就是去视听网站看有意思的视频或听音乐。

  你觉得你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吗,可以把多多少少会入耳的负面信息完全屏蔽掉?

  我内心一点都不强大,我只是特别不好奇,尤其对于我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特别不好奇。我把所有的好奇心都用在了音乐上,我钻研我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别人怎么评价我,这事儿我一点兴趣都没有。真的要抗压减压,我觉得做运动是一个非常健康的方法。比如打网球,除了消耗体力之外,它还有一定的技术性,能够让你专注,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排解方法。我有时间就去游泳,争取保证一周两次左右,或者找朋友打网球,有时候去张家口的滑雪场滑雪,我是滑单板的。

  你是一个对化妆、保养很有热情的人吗?

  我谈不上有热情,我原本是对护肤没有那么在意的人,但做了艺人之后,我觉得外貌对一个歌手非常重要,化妆和打扮其实是对听众和受众的一种尊重,这是职业要求。2008年之前都是化妆师给我化妆,特别依赖化妆师,有的化妆师化挺好看的,有时候不了解我的化妆师就化得没那么好,于是我意识到我必须控制自己的妆面,有更多的自由度,就开始自己学。

  那你还记得第一次给自己化妆的情景吗?

  记得,那是2008年。以前看别人给自己化了那么多次,也观察了很多次,心里都已经看会了,只是说手还不那么熟,我就化一笔看一眼,化一笔看一眼(笑)。第一次我化得还挺好的,后来就强迫自己一直练一直练,练完以后再看别人给我化,再去纠正一些技巧,慢慢就学会了。现在她们说我化得挺好的(笑)。我现在要上个通告、上个节目、做个采访,即使约不上化妆师也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那现在化妆最拿手的是哪一招?

  我特别擅长贴假睫毛,贴的速度特别快(笑)。家里各种睫毛有一箱,研究特别多,所以现在是“专家级”的假睫毛鉴定师了,我看到一个睫毛,就能叫出哪个牌子的,它的型号,基本市面上的睫毛型号我都叫得出来,都成了“职业病”了(笑)。出国的时候,看到彩妆店就会进去看假睫毛,看到形状特别的就会买下来,好多基本都用不了,变收藏了。还有各种限量版彩妆,如果自己没有的也会买下来,变成了一种职业习惯。

  做艺人六年,那护肤方面是不是也有很多心得了?

  确实,我以前皮肤很糟糕,做了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