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
引子
知情人曝白燕升不太可能赴港:他很顾家
那边李咏刚刚全职调离央视准备回母校教书,这边又传出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也离开了央视,很可能加盟香港某媒体。
今年45岁的白燕升多才多艺,精通京剧、河北梆子、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剧种,2001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
据知情人透露,白燕升是个顾家的好男人,多年来一直照顾身体孱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其离家赴港的可能性不大,离开央视后也可能继续在北京工作。 据《媒体》报道
本期阵眼
她手术后回家,有将近9个月的时间,一动都不能动。夏天很热,但他不敢开空调,担心她的腿着凉。她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他和岳母每天要帮她擦洗全身两次。他曾经7天没有下楼,一直陪着她,等到第八天出门的时候,整个人都眩晕了。
2006年7月16日,女儿周岁生日,白燕升在相册前写了一句话——幸福在磨难后诞生。熟悉他的观众只看到他作为主持人的儒雅帅气,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这句话背后的艰辛。 1999年白燕升的妻子周佳因意外瘫痪。那段时间,白燕升坚守着妻子。两年后,妻子不仅奇迹般地康复痊愈,而且在被告知怀孕有风险的情况下,于2005年7月16日,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
新婚遭遇意外
妻子站起来的希望只有10%
1999年6月6日,白燕升与妻子周佳一同外出。下车时,周佳不小心从车上跌下,看上去跌得似乎不重,但平时特别坚强的周佳却流出了眼泪。白燕升当时就蒙了:坏了,肯定摔得不轻!他赶紧带周佳去了医院。
医生拍片子检查时随便问了句:伤者多大年纪啊?白燕升说:二十多岁。没想到医生口气大变:这下麻烦了。白燕升一听忙问:怎么回事?医生说,是严重的股骨胫骨折,并告诉白燕升:当务之急,是要对周佳进行固定骨折部位的手术。而残酷的是:即使手术百分之百成功,周佳站起来的希望也只有10%。而出事那天,周佳还不满26岁,两人新婚9个多月。
在周佳做手术的近三个小时里,白燕升一直站在挨手术室最近的一个电梯口,静静地等着。周佳从手术室出来了,脸色煞白,见白燕升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连累你了!白燕升心疼得潸然泪下:“她自己那么痛苦,还说连累了我。 ”
从手术后的那天晚上开始,夫妻俩就像两只落难的大雁在寻找美丽的晴空一样,互相对望,互相劝慰,彼此鼓励,不敢松懈。
第一个奇迹
有空就陪着她,妻子康复痊愈
身高1.73米的妻子就这样倒下了,从此要遵照医嘱一动不动地平躺在病床上,不能翻身不能坐,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白燕升几次都忍不住走出病房,在楼道的隐蔽处掉眼泪。与其忧郁悲伤地过,不如坚强乐观地活!他慢慢地调适着痛苦的心情,去面对眼前的现实。
她手术后回家,有将近9个月的时间,一动都不能动。夏天很热,但他不敢开空调,担心她的腿着凉。她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他和岳母每天要帮她擦洗全身两次。他曾经7天没有下楼,一直陪着她,等到第八天出门的时候,整个人都眩晕了。
除了台里的工作,他别的工作都不接,有空就陪着她。到冬天了,他给她买了一套红棉袄,“她穿上跟那傻媳妇一样,但我就觉得高兴。人的快乐不是工作,而是家庭,如果能量化的话,我的快乐的70%~80%是来自家庭。 ”
白燕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回想起来,并不是我的付出感动了妻子,而是她的善良大度感动了我,影响了我。她是一个爱旅游爱干净的人,却要每天克制着自己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忍受生活上的不能自理,然后以笑脸来迎接我的归来。每每如此,她怕给我添麻烦添负担,她总是微笑,有时还害羞地脸红。四个半月过去,我们家的席梦思床上,竟然嵌下她深深的体印。 ”
白燕升说自己不是一个懂得浪漫的人,但结婚一周年的时候,也就是1999年8月28日,他给妻子买了26朵玫瑰和她爱吃的奶油蛋糕。那年她26岁。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不少赶在那天结婚的车队,心里非常难过。进了家门,他和岳母在她的床边摆了一张小桌,举起酒杯的时候,这个不爱流泪的男人实在忍不住哭了,妻子和岳母也哭了……
他一辈子都会清楚地记得,1998年,他与周佳登记结婚那一天,没有通知亲朋好友,没有办酒席,更没有买结婚戒指。下班途中,她花了10元钱从地摊上买了一口锅,外加两个盘子四个碗,租借的房子家徒四壁,夫妻俩拼起两张小方凳当桌案,席地而坐,倒了两杯白开水当喜酒,煎了四个荷包蛋做了顿结婚宴。
而她总是满不在乎地说,不后悔!什么事都是因人而异的,婚姻也不是给人看的,自己过得舒服比什么都重要。
或许是夫妻间的真情感动了上苍,两年后,妻子不但奇迹般地康复痊愈,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残疾。她能架双拐了。
第二个奇迹
妻子冒着风险生下健康的女儿
又是一个两年过去了,周佳终于摆脱了双拐。
身体遭此重创,能站起来就是个奇迹!夫妻俩又萌生了要孩子的念头,到医院询问,被告知:从术后恢复算起,5年内绝不能怀孕!如果5年内没有病变,理论上可以怀孕,但有风险:一,因为身体已不能再负重;二,怀孕后,婴儿会压迫受伤部位。
人很脆弱,不堪一击,但生命又很顽强。白燕升又帮助妻子开始了新一轮的恢复训练。到了5年后的2004年下半年,医生见他们如此喜欢孩子,原则上同意,但要随时观察,怀孕中后期最好拄拐,腿部如有疼痛立即终止妊娠。
从怀孕到宝宝健康降生,他们似乎忘却了一切顾虑。白燕升笑着说:“可以想象,当时在我内心深处是怀着怎样的忐忑,期待母子(女)平安! ”
2005年7月16日,又一个奇迹诞生了。那是一个双休日,医院比平时要安静,夜里11点多,在医院里有点昏暗的长廊里,孩子被抱出来了。白燕升大脑一片空白,接着就哭了。此后的整整一天,24小时,他趴在摇篮边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女儿,一点都不觉得累。“在她生下的第二天我就开始亲自喂她喝水了。这个小生命,从此与我紧紧联系在一起了,我完美的人生旅程,注定与她有关。 ”回忆当时的情景,白燕升仍然眼睛湿润。
女儿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名字问题是白燕升每天生活的重要课题。“白果”是小名,白燕升骄傲地说:白家的果实啊。而取大名更是费了不少劲。白燕升不但自己天天琢磨,跑到新华书店,去买宝宝取名大全之类的专业书籍;而且通过《中华取名大全》的作者,找到了全国各地的起名大师,为白果起了68个名字。最后经过层层筛选,仔细推敲才选中其中的一个。
因为白果,白燕升改变了坚持很久的信念。他说:“我是个唯物主义者,虽然我不相信名字对一个人的影响,但是在孩子的问题上我妥协了,我让步了。 ”
角色特别多样
关上门,白燕升什么都能演
白燕升和周佳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介绍人是她的老师,也是他的沧州老乡。他说:“第一次见面,她特别安静,我觉得挺难得的,因为我在内心深处也是喜欢静的人。 ”
不浮躁、坚韧、静。也许正因为这样,他才把不时髦、不前卫、也不受“大众”关注的戏曲节目主持得有声有色,还获得中国广播电视界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
初次见面,他把自己身上的缺点毛病和盘托出:“我这人,脾气不好,敏感脆弱,甚至有点儿神经质……”她听了只是笑笑。后来她告诉他,“我喜欢你的简单直率”。
周佳说:“第一次一起吃饺子,我把饺子皮吐到碗里,他就夹了饺子皮往嘴里一扔,嚼吧嚼吧咽了。吃第二个饺子时,我又把饺子皮吐出来,他就又捡起来吃了。我看他一眼,实在觉得不好意思,就把整个饺子塞到嘴里面了。”从那以后,她当着丈夫的面吃饺子再也没吐过饺子皮。
周佳说:“他在我们家的角色特别多样,既是老师、舞蹈家,还是大厨。他在高兴的时候或者我生气的时候,就会跳小天鹅舞。 ”
白燕升说:“不光是跳小天鹅舞,还会跳一种几乎没有尊严的舞蹈。你不要再问我什么叫没有尊严的舞蹈了,哈哈!特别灵,我一跳舞,她就破涕为笑。 ”
周佳说:“他在家经常做饭。但是他那饭……有一次,他给我打电话说,今儿你不用买菜了,我给你做顿丰盛的晚餐。等我回去看到他做的饭菜,真是吓我一跳,就用虾皮、白菜、米、土豆、苹果熬了一锅粥。 ”
白燕升说:“好吃不好吃都不重要,立场和态度很重要——我早到家那么我就先做饭。 ”据《家人》杂志
白燕升初到央视就是个打杂的
不少人说,以白燕升的学识、气质,若不是一直主持着戏曲类节目,他早就像央视其他主持人一样大红大紫了。其实,白燕升也知道戏曲只受少部分人关注,可他就是深陷在冷清的戏曲里不能自拔。
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戏曲
白燕升的父亲白金林以教河北梆子为生,从小耳濡目染,生、旦、净、丑,每个行当白燕升都唱得有声有色。可去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之前,谁都不知道他是个戏曲爱好者。
的确,白燕升在河北大学念书学的是中文;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保定电视台,担任的是经济节目的主持人,两个月后调进河北电视台,主持的是新闻、综艺晚会等;1993年,好不容易考到中央电视台,却一直在几个栏目“打杂”,《电视你我他》干过,《文艺广角》干过……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戏曲没有半点关系。
可有的时候,机会偏偏就喜欢砸中毫无准备的人! 1996年,白燕升作为《东方时空》栏目出镜记者,正准备和摄像师扛着机器去外地采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领导打来的,问我愿不愿去刚开播的戏曲音乐频道主持节目。 ”白燕升回忆道,“戏曲节目专业性很强,这个什么流派,那个什么剧种,光背术语就痛苦死了,‘名嘴’赵忠祥、李瑞英、罗京、孙晓梅都因‘不适应’先后离去。找我之前,他并不知道我喜欢戏曲,只是试探性地问一句。 ”
也正因为这个电话,白燕升一主持戏曲类节目就是十几年。戏曲的魅力究竟在哪?白燕升感性地解释:“一般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去上厕所,一天早上,当我打开电视,看到正在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的《白蛇传》实况录像,我整整忍了两个小时。我喜欢在冷门品种里加温,不喜欢在热门品种里沸腾。所有的美德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戏剧里都有。 ”
经常被人当成白岩松
白燕升、白岩松,都在中央电视台,同样的姓、相似的音。可别说,还真有不少观众把他当成了白岩松。一次,白燕升和朋友吃过饭在后海散步,迎面走来一老大爷,特兴奋地冲他喊:“呦!白岩松! ”还有一回在机场,工作人员愣是自信地把“白岩松”三个字打在他的登机牌上。更搞笑的是,随后的安检竟然也顺利通过了。
“我和白岩松的交往是从1989年开始的。那时候,我在河北大学上学,常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一次,我写了一篇文章寄到《中国广播报》,没多久刊登了。拿到报纸一看,《烟波万里》作者白燕升、责任编辑白岩松,两个人名字的汉语拼音首位都是bys。当时,我就觉得特别有缘分,肯定会和这哥们认识。结果真的就这么巧,后来我到了中央电视台,突然有一天,楼道里有人喊‘白岩松、白岩松’!一打听,我才知道,他就是《中国广播报》的那个编辑,和我同一年进的中央电视台。 ”据《市民周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