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学演戏宣泄情绪:四十岁前不怕失败

2013/3/19 16:06:4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演戏之外,李东学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途径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处在30+阶段的李东学,神态里溢着一种“拎得清”的淡然: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遵循梦想的过程中懂得“轻重缓急”。有美食家的称号,拿手菜是中餐家常菜,做饭实属是天赋,即便不看菜谱,也能做出秀色可餐的美味佳肴;

摄影/吕海强 采访&撰文/王海嵘

摄影/吕海强 采访&撰文/王海嵘

  演戏之外,李东学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途径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当年执念去做演员时,他并没有想过要爆红荧幕,“当时的想法特别简单,只是想多一些阅历而已。”这些年,李东学饰演过的角色已然不可计数了,但直到出演《甄嬛传》里的果郡王一角,才让他声名鹊起。如今媒体人喜欢用“绝世好男人”、一夜爆红的新时代偶像来定义他,但李东学却坚定地认为,他在影视剧里证明的是自己的“阅历”;在更广阔的生活中,他需要做的是演绎好一个男人在经历完戏剧性的际遇之后变得更坚强的励志故事。

  “我认为男人的最好时光发生在40岁到55岁之间,40岁前不要怕失败,可以大胆地去做梦、践梦,坚持这样做是为了55岁之后没有悔意。”

  当“劳模”会上瘾

  曾经的李东学,只是徐克导演的《女人不坏》里一晃而过的小角色;但即便只能用“开车的警察”来笼统地诠释这个角色,也不意味着他能在极其有限的表演时间里有所懈怠。在如何经营事业这个问题上,李东学总是过于清醒。当演员是他在计算机专业学有所成之后才做的决定,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新生”的梦想,他还经历了那段“离经叛道”般的时光——没有顺从家里人的安排去英国深造;没有顺理成章地继续深耕在计算机领域……在北京电影学院最开始学习当演员时,表演经验值为零的他吃了太多的苦头。“最开始的一年半时间,我根本就没有开窍,更别提怎样去演戏了。”彼时的李东学认为表演就是一份苦差事,而他是入错了行。直到大二的下半学期,李东学说他才找到了感觉,最起码是知道自己在表演时该怎样去用力了。

  跟李东学搭戏的同学当然会惊异于他的变化,殊不知,在同学们忙着玩耍、忙着谈恋爱的时候,他已经将《艺术概论》《剧作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了,不仅如此,他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观看影视作品。如他所说,看过5遍以上的电影已然超过了20部;《泰坦尼克号》 《闻香识女人》《女人香》……他甚至看了不下50遍。“宽泛地看10部电影不如将一部电影看透彻。”李东学所说的透彻指的是将影视作品里演员的表演方式、场景、演员的服饰甚至是道具都记下来,闭上眼睛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幕幕场景。他能清楚地说出电影里的每个细节,演员诠释角色时所使用的技巧……李东学说自己是在模仿中一点点进步的,然后才有创作成分!

  2002年至今,李东学塑造过的角色只能用无法计算这样的词汇来形容。跑龙套也好,客串角色也罢,这些年,李东学是绝对的“劳模”!一度,李东学说自己都没有家的概念,因为他习惯了两点一线的生活:从一个剧组转战到另一个剧组,忙到四脚朝天也没有任何怨言!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般:“演员被大众记住并认可是一个过于漫长的过程,但这是每个演员的必经之路。”而他为了理想,愿意付出120分的努力。

  矫情不属于演戏范畴

  大多数人记住李东学是因为《甄嬛传》里的果郡王一角,专情的男子,悲情的人生……甚至有人说这个角色就是清朝版的“温莎公爵”。对于这个角色,李东学有自己的解读。“果郡王代表了一种坐拥荣华者对精神世界的期许和守望,‘只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他的话有些文艺,却也完好地勾勒出了他心中“绝世好男人”的形象。而在生活中,他也向往成为这样的“好好先生”:热爱美食,把烹饪和享受美食当成生活里的情趣;只要时间允许就亲自下厨为家人和朋友做些小菜;每周去踢一到两场足球,尽情享受在赛场上狂奔和大汗淋漓的时光;保持求知欲,一有时间就读书、看碟……

  一直以来,李东学的花边新闻都很少,即便他已经晋升为当红的人气偶像,需要适时地来些“爆点”增加曝光率,但事实上,他无心去制造新闻。演员在他看来只是一种职业,而偶像或是明星的头衔只能为他徒增束缚感。为了继续过所谓的平静生活,他说他会尽可能地推掉应酬。如是,在人多的地方,他的话依旧不多,当然也还会拘谨;面对媒体的镜头,他也只能用“谢谢”这样的简单客套来回应;他笑着承认自己不够圆滑,但却也没打算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些“场面话”……或者说,演员李东学并没有在光怪陆离的演艺圈迷失方向,即便已是炙手可热的明星,他也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更明确自己的理想。因为太过清醒,所以他愿意“固执己见”;当然,固执并非李东学词典里的贬义词,“人这一辈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100分,我是真实的人,所以无需去标榜自己,为成就‘偶像范本’而任人去精心雕琢。”正是因为这份固执,李东学没有成为“花瓶男”,他要做演技派;正是因为固执,他可以连着几天不睡觉仍然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剧组里;正是因为固执,他坦陈自己出戏、入戏都很快,不是因为知道自己饰演的是被拟定的人生,而是因为“矫情”不属于表演范畴;正因为固执,他也终于熬过了名利的诱惑和浮华的无常,不被污染,立志于成为一名好演员。

  定制40+的生活

  大多数演员都害怕老去:不能容忍自己的脸上留下痘痕,不愿意去接受脸上的法令纹在逐渐加深的现实。但李东学不一样,他甚至期待自己的40岁能快点到来。“青春是一种状态,不在于年龄。”如是,他想要的生活是在40岁之前尽情地“作”,可以以青春之名横冲直撞;可以风生水起;当然也可以失败到一无所有。但无论是处于哪种生活状态,都需要当事人对生活有所领悟。男人到了40+的年龄,阅历变得丰富起来,性子也被磨砺得老练、持稳起来;他们能恰如其分地考核自己、享受生活,也有能力为至亲的人护航梦想……但在40岁的梦想来临之前,李东学说他要做的事是脚踏实地地去饰演好每一个角色,尽可能完美地处理好生活里的琐事,毕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上演一出奇遇记!

  处在30+阶段的李东学,神态里溢着一种“拎得清”的淡然: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遵循梦想的过程中懂得“轻重缓急”。“我认为男人的最好时光发生在40岁到55岁之间,40岁前不要怕失败,可以大胆地去做梦、践梦,坚持这样做是为了55岁之后没有悔意。” 坦诚是李东学表现幽默的一种方式:他不夸张,不做作,当然也不矫情,他简单到只想用演戏来填满每天的行程。经纪人眼中的李东学绝对算是工作狂人,因为他的工作标杆竟然是:每一天都应该忙得四脚朝天,然后再忙里偷闲般的看看书、看看碟……如果给他放一段时间的假,他甚至会觉得自己会抑郁——因为他实在不知道顶着大太阳在沙滩上沐浴或是在街角的咖啡店放空,到底有什么乐趣,他希望自己能生活得忙碌一点。如李东学所说,他把自己归位于小人物的行列,但小人物的奋斗史也能成就一部励志剧,而真实的生活就是这般:生命里的曲折可以转换成能量和养分,而我们所经历过的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也大多变成了弥足珍贵的回忆。所以,为了终极理想,李东学说他愿意去接受时间的考察,岁月的沉淀,他所期许的40岁也一定会梦想照进现实。

  TIPS

  李东学的另一面

  12岁起开始踢足球,在省大运会上拿过名次;踢球的缘故,不仅让他练成了一副好身板,还在高考时,为他加了分数;

  拿到计算机的学位证书之后,他又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而家人希望他能出国留学,走上从商的道路;

  有美食家的称号,拿手菜是中餐家常菜,做饭实属是天赋,即便不看菜谱,也能做出秀色可餐的美味佳肴;

  很少在剧组吃饭,觉得吃快餐是一件痛苦的事,他习惯每到一地先去做个吃货;

  骑术很好,在练习骑马的过程中没有从马上摔下来的经历;

  为了学习射击,一度在射击训练场一待就是一天,彼时,每天射击200发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