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吹出多向风
第3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重头戏——2013香港国际影视展已于昨天正式落下帷幕。随着近年来内地电影市场的日渐繁荣,这项以推广香港作为亚太区影视及娱乐产品的生产及分销中心,和推广跨媒体、跨行业的商贸合作为宗旨的影视展,越来越多地受到海内外电影业界的关注,被视为两岸三地电影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往届相比,今年的风向标透露出的讯息更加复杂。
首先是灾难类型片的崛起。内地市场的扩容,电影科技的发展,使得中国导演将目光投向传统的喜剧片、警匪片、惊悚片之外的类型片新片种——灾难片。本届影视展上,就有多部灾难片亮相,如讲述核灾的《人间蒸发》、讲述火灾的《逃出生天》、《救火英雄》,以及讲述沉船灾难的《太平轮》等。和以往曾少量出现的国产灾难片相比,亮相影视展的这几部灾难片类型上更加鲜明,制作上更加精良,主创阵容也更加强大。
其次是本土意识的抬头。从《卧虎藏龙》掀起华语古装电影热潮至今已经有十多年了,这十年间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愈走愈艰难。2012年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相较于上一年下跌将近5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土电影在票房上的崛起。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在半年间先后两度被《画皮2》和《人在囧途之泰囧》刷新。有鉴于此,电影人纷纷把目光从“遥远”的国际市场收回来,放到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本土市场上。
其三,业界从未如此一致地意识到电影人才的匮乏,以至于不同领域的公司联合起来推出培养电影人才的项目。以往培养一个电影人才很困难,往往需要十几年的片场龙套时间才能磨炼出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而今科技的发展降低了电影从业者的入行门槛,也让电影从业者看到了人才培养的捷径——跨领域合作。
西风 灾难片成新宠
【现象】 灾难片占领影视展展台
本届影视展上,灾难片占领了各大电影公司的展台。这其中既有投资过亿的,如吴宇森的《太平轮》,彭氏兄弟的3D《逃出生天》,也不乏中小成本灾难片如梁德森执导的《人间蒸发》、郭子健执导的《救火英雄》等。
吴宇森新片《太平轮》(又名《生死恋》)投资过亿,以1949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沉船事件为背景展开故事。当时,中联轮船公司轮船“太平轮”从上海驶向台湾。因超载、夜间航行未开航行灯而被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电影《太平轮》本身也命运多舛,迄今为止已经筹备了6年,期间因为投资方反悔、吴宇森身体出状况等原因几度搁浅。该片在本届影视展的醒目位置打出巨幅概念海报,意味着终于要开拍了。据悉,《太平轮》由《色·戒》编剧王慧玲撰写剧本,讲述6个人物纠缠的爱情故事,演员包括章子怡、宋慧乔、刘德华等。制片人张家振表示:“这是我们6年来一直筹备的项目,只是经过不断改良,电影将重构‘二战’的战争场面和沉船事件。”彭发彭顺兄弟联手导演的3D《逃出生天》同样是投资过亿的影片。该片以消防员为主角,古天乐和刘青云饰演两个从不联系的兄弟,再度相逢却是在大火灾的现场,一个被困大楼,一个要去营救。
梁德森执导的《人间蒸发》由钟丽缇、柳岩、李灿森等共同主演,投资额为3000万人民币,是中小成本灾难片的代表。该片取材于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讲述核灾在人心目中造成的恐怖,以及核灾对人性的摧残。3000万的投资不够玩特效,所以梁德森打算玩心理。曾经留学日本的梁德森很了解日本电影,他称自己试图将备受中国观众欢迎的东野圭吾的推理电影风格融入到灾难片中,希望让观众感受到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
【解析】 好市场下催生
灾难片是好莱坞最为成熟的一个类型片片种,也是中国观众十分青睐的一个片种。从《后天》到《2012》,再到3D版重映的《泰坦尼克号》,好莱坞的灾难大片一直在中国市场疯狂吸金。相比之下,国产灾难片一是产量不高,二是市场不欢迎。《紧急迫降》、《极地营救》、《惊涛骇浪》等国产灾难片虽然涉及了灾难故事和灾难场景,却是空有灾难片的架子,缺乏鲜明的“类型意识”,在制作上也十分粗糙。尤其是展现灾难的特效场景十分虚假,难以给予观众感官上的刺激。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电影人还没有经历过工业电影的洗礼,本身对类型片缺乏充分的认识,拍摄只是想当然而已;另一方面,灾难片绝对是一个烧钱的片种,当时的中国市场还不能给拍摄灾难片的电影人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然而,十年间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得中国电影市场成长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现在的市场,已经可以为拍摄灾难片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十年间的文化交流,也使得中国电影人逐渐站上了世界电影的潮头,逐渐谙熟各种片型的拍摄理念和拍摄技巧。
《逃出生天》的导演彭氏兄弟说,以前之所以很少人拍火灾题材的电影,一大原因就是太烧钱。“你拍喜剧片,如果演员演得不好,你可以叫NG。但拍火灾场面如果你叫NG的话,就意味着要点火再烧一次。烧个两三次,这个场景就报废了,再要拍就得重新花钱搭景。”如果不是市场好,火灾的灾难片是很难拉到投资的。
再以吴宇森的新片《太平轮》为例,该片的后期特效部分将由美国著名特效制作公司数字王国(Digital Domain)负责。数字王国的创始人是以特效横行电影界的詹姆斯·卡梅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的特效就是由这家公司完成的。迄今为止,数字王国已经为《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铁甲钢拳》等90多部好莱坞大片担任特效制作,曾7度获得奥斯卡奖。然而,数字王国在去年已被国内的小马奔腾所收购,而小马奔腾正好是《太平轮》的投资方之一,这就为《太平轮》的拍摄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
东风 本土电影崛起
【现象】 支持本土题材、本土演员
通常电影节会选择重磅级电影作为开幕片,以彰显其号召力。而本届香港电影节却放弃了杜琪峰的新作《毒战》,选择了邱礼涛执导的《叶问终极一战》作为开幕电影。且不说“叶问”题材已经被拍滥,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叶问终极一战》电影本身,不论从品质、主创阵容、受关注程度,还是制作精良程度而言,都是近几届开幕片中比较弱的一部。至于为何选择该片,电影节组委会解释说,是因为“这部电影好本土”。主演黄秋生补充说,《叶问终极一战》不止是讲述叶问晚年在香港的生活,更是借此展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的风貌、香港人的生活状态。而这部分历史,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开幕片之外,不少香港公司在影视展上公布的电影项目也有很强烈的本土色彩。英皇电影就与福斯国际电视网旗下的主要娱乐频道卫视电影台宣布开启一项名为“支持本土制作”的合作计划。根据该计划,双方将联合提供拍摄电影的资源和资金,紧密合作培养本土后进人才。计划的第一阶段,卫视电影台将与英皇电影联合推出由香港本土演员杜汶泽监制的5部电影。这5部电影的总投资额为8位数(千万元),据杜汶泽透露其中3部将分别由吴君如、阿SA和薛凯琪主演。英皇电影将负责这几部电影的全球发行,卫视电影台则处理电视和新媒体的全球播映权。
跟警匪片、功夫片一样,鬼片向来是港产片最重要的电影类型之一,却难以通过审查进入内地。这就注定鬼片的市场只能被限制在香港本土了。香港安乐电影的总裁,同时也是《寒战》等卖座合拍片监制的江志强在影视展上宣布将把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夜》系列小说改编成“鬼魅”系列电影搬上大银幕。“鬼魅”系列分为《迷离夜》和《奇幻夜》两集,每集包含三个灵异短片,分别请来六位不同风格的导演执导。该片集结了台前幕后最强“金像”班底。导演有:陈果、陈嘉上、泰迪·罗宾、刘国昌等,演员则汇聚了罗兰、邵音音、陈慧琳、邵美琪、林雪等。任达华此番除了演出,还将首次担任导演,执导其中一个故事。
【解析】 国际路不通
为何一向善于与各方合作的香港电影人会如此执著于本土化?原因有三,首先是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整体不景气。十多年前,以《卧虎藏龙》、《花样年华》为首的中国电影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轮热潮。那时中国拍的古装大片在国际市场上是不愁卖的。这十多年间,中国电影市场急速增长,尤其在过去几年间,票房更是以约30%的年速度递增。到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然而,中国电影的出口却面临萎缩。根据广电总局电影局年初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为10.63亿元,比上一年下跌了49%。不仅是内地电影,香港电影同样面临国际销售上的困难。英皇电影行政总裁利亚博说:“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艰难,因为现在外国制作公司的交易协议及共同制作项目并没有为非主流或外国电影留下很多发展空间。”此外,他也提到了销售中所面临的难题:“中国喜剧难以让国外观众了解,动作片里的特效难以跟好莱坞相比,剧情片所需要的大明星难以寻找,而古装功夫片已经拍得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重视本土电影就成了必然。而《失恋33天》、《泰囧》和《志明与春娇》等一列接地气的本土电影取得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利亚博说:“我们应该把员工从国际市场调到本土市场,其实已经在做这个部署。”
其次是近年来香港与内地合拍的电影在票房上表现不佳。在内地电影高速发展的十年间,香港本土电影一直处于低潮,一直以来香港电影人都以“北上”拍合拍片的方式来对抗。然而,“合拍片”之路也并非坦途。开始几年,内地观众对有香港明星参与的合拍片还十分感兴趣,见得多了兴趣也就淡了。另一方面,合拍片也有自己的缺陷:来自香港的创作团队难以准确地击中内地观众的内心,这种缺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露得越发明显。去年上映的合拍片《血滴子》在票房上一败涂地,而纯内地阵容打造的《泰囧》却在票房上一骑绝尘,足以证明这一点。相反,彭浩翔执导的纯香港制造《志明与春娇》却在内地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这一系列事件都在说明,坚持本土也能敲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其三香港电影人认识到本土电影人才已经严重青黄不接,需要多拍本土电影培养本土人才。长期的产业低谷自然会导致大批的人才流失,利亚博在影视展上就痛心地承认,香港下一代电影人“似乎不是那么多”,为此英皇才推出“支持本土制作”计划,一大目的就是培养本土电影人才。杜汶泽则指出,如今的香港电影人已经丧失了香港电影黄金年代那些从业者所拥有的珍贵特质:顽皮。“顽皮代表有创意,敢于去想,敢于去做。记得有次演个喜剧片,我跟导演说了个提议,他看着我说:‘杜汶泽,你不要开玩笑好不好!’做喜剧,不让开玩笑,还有什么好玩的?”彭氏兄弟在被问起新片选角标准时,不讳言他们会倾向于香港本土演员。“因为本土的演员参演这种大制作的机会不会太多。”
旋风 “老带新”培养人才
【现象】 跨媒介合作成风潮
科技发展带来的冲击并不仅限于通讯业,影视行业同样首当其冲,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观众观影习惯的改变。专攻亚洲电影在北美发行的美国灰狗扬声(WellGo)公司的行政总裁多里斯(Doris) 就指出:“现在观众的观影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可以通过视频点播技术,安坐家中欣赏电影。同时,使用视频点播技术观看影片比去电影院便宜。”在这种情况下,跨媒介合作可以使得原本“敌对”的两个行业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从而争取到更多的客户。
去年的影视展上,跨媒介合作还算新鲜事,今年却已蔚然成风。本届影视展上,除了英皇电影与卫视电影台宣布合作计划之外,优酷也宣布将进一步与电影业合作:一方面把“大师微电影”计划中顾长卫、许鞍华等拍摄的作品集结成一部长片电影,在全国的影院上映。这也是互联网自制内容向大银幕反向输出的首次尝试;另一方面,把“大师微电影”和“青年导演扶植计划”相结合,成立青年导演导师团,邀请大师级导演作为导师长期性扶植优秀青年导演。顾长卫、张婉婷、罗启锐受邀成为首批青年导演的导师;此外,国内民营上映影视制作公司,同时也是吴宇森新片《太平轮》的出品方的华策影视也宣布与香港电讯盈科旗下的NOW TV合作,共同拍摄历史题材影视剧。推出的首部作品就是历史宫廷剧《大汉贤后——卫子夫》。
【解析】 为新人提供机会
跨媒介合作,除了可以整合优化的资源,还可以降低影视行业的准入门槛,为影视新人提供机会。在华策影视与NOW TV合作的案例中,NOW TV将提供香港金牌制作人刘家豪和梅小青,两人曾合作过《宫心计》、《溏心风暴》等多部收视王牌剧集。此外,NOW TV还将邀请当红及新晋的两岸三地艺人合作,从而提携新演员。鉴于刘家豪和梅小青多年来已经培育过不少高素质演员,NOW TV与华策均对他们的眼光充满信心。而优酷的青年导师计划更是摆明要借助知名电影人的手,扶植电影新人。而老的电影人也乐于做这样的事。正如参与该计划的台湾著名电影人吴念真所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悲喜,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人物。我的感悟就是,在某一个时代中间,给新人环境和机会比自己创作作品更重要。”
晨报香港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