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奖辞:满屏歌声中,《声动亚洲》可能不是最响亮的,但其形式和内在具有原创性突破。它在音乐上有坚持,尝试在亚洲范围内输出当代中国流行文化,这也是中国电视的一种正能量。
文/南瑞
去年9月20日,东方卫视原创节目《声动亚洲》落下帷幕,马来西亚选手茜拉获得冠军。次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发表讲话,称茜拉在《声动亚洲》获得冠军是马来西亚的骄傲。
这档在亚洲歌坛引起关注的节目,汇聚了亚洲各国的新锐歌手及潜力歌唱组合。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中国赛区的60位参赛选手和6位踢馆选手展开多轮较量,最终决出6强与其他6个国家的18组选手再进行亚洲赛区的比拼。最高收视率由2012年8月30日播出的中国赛区总决赛创造,该期节目全国收视率1.15%,夺得当晚所有综艺节目全国收视冠军。《声动亚洲》的评委阵容亦囊括亚洲地区数位优秀的音乐人,有中国内地的高晓松、中国香港的左麟右李、中国台湾的张宇、日本的小野丽莎、韩国的李珉宇等。
总导演王磊卿介绍,这是一档网罗全亚洲优秀歌手的比赛,文化多样性是最大特色,但也是难点所在。如何克服不同语言造成的沟通困难,让全亚洲观众都能看懂,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导演组确立了以音乐为共鸣点,不同肤色和语言的歌手“用歌声说话”的方针。于是,《声动亚洲》的舞台上出现了印度选手唱《最炫民族风》、马来西亚选手唱《征服》等场景,这样的反差既增加了节目的看点,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这档节目改变了外国观众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固有印象。”王磊卿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停留在传统文化上,外国人对于中国当代流行文化是什么并不了解,《声动亚洲》从自己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与当时众多选秀节目主打草根牌不同,很多已成名的歌手也出现在了《声动亚洲》舞台上,如中国的常石磊、新加坡的BY2和韩国的ZE:A。这是《声动亚洲》的又一特色——专业性。王磊卿说,虽然现在歌唱节目很多,但大都是草根选秀,鲜有专业性比赛。“《声动亚洲》是一个追求专业性,面向亚洲和全世界的音乐潮流节目。参赛选手都曾取得一些成绩,是专业领域的选手,《声动亚洲》为他们提供了比拼的舞台。”
借助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以及东方卫视常年与海外电视台互动的积淀,《声动亚洲》得到众多国家的公司和机构支持,共有十余家亚洲顶尖主流媒体以及实力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派出选手参加比赛。
王磊卿自豪地表示,《声动亚洲》在筹备期短、模式不固定的不利条件下,没有依靠外国模式,自主开发出这么一档覆盖全亚洲的大型节目,团队的制作水平和专业程度“走在了中国电视界的前列”。
制作人自述
《声动亚洲》是一档追求专业性,面对全亚洲和全世界的音乐潮流节目,第一次大规模地网罗全亚洲的优秀歌手,实现了中国流行音乐和亚洲流行音乐的对接。
因为有其他国家的选手参赛,这个节目吸引了海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国观众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固有印象。节目在海外的播出,传递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新形象,展现了中国年轻人对现代文明的接纳,回答了中国当代流行文化是什么的问题。
我们这档原创节目,虽然因为准备匆忙,缺少模式积累,总结调整的机会比较少,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没有依靠外国模式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推出如此大型的一档歌唱比赛节目,团队的制作水平和专业程度可以说是走在了中国电视界的前列。
任何版权模式的引进,核心都是消化后形成自己的模式,虽然现在购买海外版权盛行,但未来肯定是原创模式当道。
—— 王磊卿 《声动亚洲》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