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视业剧本为王:得罪编剧就死定了

2013/3/29 11:07:1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一场大爆炸,再次把布罗迪推到了风口浪尖——《国土安全》第二季末尾,神一样的编剧们用一个惊天逆转,给第三季留下了各种可能性。高满堂:哪怕是大牌编剧 也要先写十万字 投资方追着他定制剧  高满堂最新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篇

  中国编剧生态观

  写在前面:

  几乎每次开大会,编剧们聚集在一起都有一个共同点:吐槽。什么薪酬不高、生存状态差、为外界误解、行业不规范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编剧的生活白皮书,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以下四位编剧,身处影视产业链的不同层级。从他们身上,也许可以窥见,如今中国编剧的生存现状。

  汪海林:我们想写点情怀 老总却只要狗血

  本报记者 徐洁

  “成熟知名的编剧不会去参加此类拍卖会,因为还没写,可能作品就已经被预订了。”前些天,北京某影视公司牵头说要举办一场“影视剧本拍卖会”,汪海林转发的微博,透着些许牛气。

  的确,有《楚汉传奇》、《铁齿铜牙纪晓岚3》甚至湖南卫视著名雷剧《一起去看流星雨》等作品傍身,以汪海林如今在编剧圈的江湖地位,别说剧本不愁卖,拖欠稿酬、霸王条款这种底层编剧最害怕的风险也基本虐不到他身上。

  他现在竭力要维护的,是自己作品的完整权。

  晒剧本,只为维权

  过年期间播得热热闹闹的《楚汉传奇》,最有意思的新闻,莫过于编剧汪海林在微博上贴原始剧本的相关段落。原因是有观众质疑这部剧不仅历史常识错漏百出,而且剧中人物台词“太过雷人”,板子直接打在编剧身上。

  你说《楚汉传奇》台词穿越了,那好,他啪地一声,将剧本摔在你面前。网友骂哪段,他就贴哪段原剧本,你找找看,究竟是我不尊重历史,还是剧组?

  汪海林晒原剧本的意思无疑是一种自我辩解,他认为自己写得不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被导演改坏了。

  比如观众吐槽剧中项羽和虞姬的相遇相识过程太琼瑶:虞姬在江边饮马,惊鸿一瞥后飘然而去,让项羽朝思暮想。而后项羽在路上和虞子期不打不相识,而虞子期的妹妹正是虞姬。最搞笑的台词莫过于项羽对虞子期那句“天问”:“你相信一见钟情么?”

  “这一段根本不是我们着笔,是导演自己加上去的。我们原本设定的是项羽在与虞子期夺剑的过程中,虞姬出现,拿着一根树枝准备与项羽以命相搏。”古龙般的设想,被拍成了琼瑶戏,已经够郁闷了,汪海林拒绝再背黑锅。

  受委屈,源自产业格局

  同样委屈的还有《隋唐英雄》的编剧。之前某媒体发了篇剧评,直指《隋唐英雄》“戏说”之能事,不仅让本该还是“液体”的李世民提早十几年出生,还让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在陈灭国后,辗转于杨勇、杨广的怀中,成为隋后宫的“硬通货”……其狗血程度不如改名叫《隋唐后宫传》。

  “烂剧”之根又指向编剧。编剧之一的吴国恩随后主动“上门受死”,并忍不住大吐苦水。

  然而编剧圈这样硬气的家伙并不多。大多数编剧,则只能在哀怨的阴云里苟延残喘着。

  “编剧在影视中报酬和地位都非常低,一线演员动辄90万一集,可你听说哪个编剧要价90万的?如果影视公司感觉剧本很烂,完全可以不要,你不拍,一样出不来。观众的喜好也很奇怪,剧明明烂得要死,收视率却居高不下!电视台也是根据收视率买剧,一部剧火了,为了保险,就大量购买同题材的剧。很多编剧都想写一部有情怀的戏,结果老总说我们就要狗血剧,我也只能翻白眼了!”汪海林说,编剧的困境,这是一个产业的格局与现状以及创作链条上的问题。

  高满堂:哪怕是大牌编剧 也要先写十万字 投资方追着他定制剧

  高满堂最新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他和同为政协委员的程蔚东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著作权法》(草案)对相关内容加以修改,将“剧本”纳入“文字作品”加以保护。

  高满堂就是靠原创炼就如今的江湖地位,跟风、模仿是他最鄙夷的事情。

  他的编剧做派非常特别。

  “我每次跟制片方说,不要签合同,我先说故事,制片方感兴趣后,我再给1万字的故事概况。如果投资方接受,我再给10万字的分集分场,看好以后我才签合同。”他的观点是,千万不要相信一个编剧,哪怕是所谓的大牌编剧,至少要看过10万字才能判定一个作家的品质和思想。

  虽然高满堂的主张,遭到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编剧的不满,认为他搅乱了行业规矩。“照他说的这样,中国绝大多数编剧都别活了,他的话是讨好制片方的,人家爱和他合作,其实他赚得也不少。”编剧石康就曾和他公开打嘴仗。

  当然,作为目前国内最一线的编剧,高满堂有这样的底气。

  去年在“央视一黄”热播的《温州一家人》,是浙江影视集团追着他“定制”的。浙江影视集团策划总监王群力告诉记者,2009年他们找到他时,高满堂却说了这样一番话:“第一,我不了解温州;第二,我就是北方人,很少接触南方的风土人情;第三,要写商人,我最不擅长的就是做生意。” 不过,他说,自己对创作这样一部戏很有兴趣。

  高满堂是很挑投资方的。“投资方找我的时候,说我给你多少报酬我并不动心,我首先问你曾经拍过什么,拍过的东西好,我会自动降价,因为作品给他拍比较放心,他拍好的话,可以提升我的名誉度,之后也可以把公利提升。”

  双方达成意向之后,高满堂带着创作团队来温州采风,第一次来了半个月,采访了大量温商。在与温州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李涛见面时,原计划两人只聊一个小时,结果整整聊了四个小时,聊完,高满堂对李涛说:“我们一起来做剧本。”

  链条顶端才能实现自由创作

  当然最终,《温州一家人》名利双收。虽然高满堂的稿酬属商业机密,但剧播完后,他额外又获得了浙江影视集团授予他百万元的“央视一黄”奖金。(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的奖励)

  其实,浙江的影视公司一直视编剧为宝。此前华策上市就诞生了两位身价千万的编剧――刘恒和邹静之。他们的“暴发”让业内同行兴奋,至少这是中国编剧在寻求价值肯定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进步。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编剧在产业链中的角色转型。他们,在链条顶端实现了自由创作。

  编剧刘和平(曾写出《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等史诗大剧)也告诉记者,郭台铭曾找到他,给他1000万稿酬,让他写部《貂蝉》,为林志玲量身定制。刘和平给他一个字:NO,“和他合作,我就得听他的,第一我会委屈死,第二我会累死。”

  但是目前,有拥有这样底气的编剧还是凤毛麟角,成百上千的编剧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很久。

  周旭明:熬到创作主任 才有中产收入

  代表作:TVB的《天与地》、《金枝欲孽2》

  状态:很难有突破

  在刚刚结束的在香港国际影视展上,TVB一连两天播出17部重头剧的精彩片花,近70位小生花旦穿戏服站台造势,示威之心昭然若揭。

  因为眼下的香港电视生态是,由“电讯魔童”王维基创办的城市电讯,及“小小超”李泽楷旗下的电讯盈科,都虎视眈眈试图改变香港电视格局。之前他们以“银弹攻势”全力向无线挖角,受灾最重的便是创作部,30多位编审、编剧递上辞职信。

  我们都知道,TVB演员的片酬远不如内地演员,所以他们要组团北上。那香港编剧的生存状态,又是如何?

  流水作业工不利创新

  据《天与地》、《金枝欲孽2》的编剧周旭明介绍,TVB有非常成熟的流水生产线:TVB的制作团队分为A、B两组,分别由梁家树和曾丽珍担任总负责人,每年TVB都会举行“新剧workshop”,两大团队的成员在会上提出新剧项目。哪些构思最终能落到实处,哪些会沦为炮灰,则要看编剧们贩卖“桥段”的功力。

  “一般提前五六个月我们会设置基本的人物关系和故事大纲,然后,相关编剧在一个月之内向高层说故事。内容包括角色的特点、故事的主题,初步的演员设定等。如果高层通过了,接下来才能着手写剧本。”周旭明说。

  TVB还设立了编审一职,对编剧交来的剧本进行总体把关,“一般来说一个编审会带两个编剧,这要根据剧集的集数来确定,长剧的话需要更多人手。”

  内地剧常传出大牌演员要求改剧本,而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在TVB发生。

  “TVB的操作实在太系统了,为了进度是几组人一起拍,譬如1至5集是一个导演,6至10集是另一个导演,演员错开,全部同期开拍。编剧写剧本时要做到分散之中又有集中,挺有难度。这也让演员不可能随意改剧本,你改了自己的部分,那其他人和后面的戏怎么办?”周旭明表示,长年累月在一个工作环境下工作,编剧们已经习惯了一些套路,就像工厂里面的熟手技工,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一些编剧虽然想做一些新的东西,但是最后编审修改的时候又删除了,因为编审要看很多稿本,改着改着又容易拿出自己熟手的一套。

  只写七成故事只为应付抄袭

  可以说,港剧成也流水作业,败也流水作业。TVB近年剧集多被诟病抄袭,千篇一律争宠、争产、三角恋,令日渐挑剔的观众不时喝倒彩。

  当然,编剧其实也活得很苦。首先是收入不高,刚进入电视台的见习编剧,收入在九千略过一万港币左右,在香港属于低薪。

  在TVB,熬到戏剧科的编审、创作主任等中层员工,收入才可能达到社会中产水平。此外,拖欠薪酬、抄袭也是常态。

  但面对种种困境,香港编剧自有方法:有的面对“抄桥”往往只写七成故事,就算被抄也通常被抄去五成,还能留下五成;有的选择绝不交流创意,也不带任何徒弟;也有的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自由接项目,并拓展到内地;更多为人所知的,则是从创作人身兼制作人,比如韦家辉、麦兆辉、彭浩翔等。

  菜鸟L:即使写到吐 也得往下编

  代表作:无

  状态:影视公司的签约编剧,劳动力廉价

  □本报记者 徐洁

  拨通L的电话时,她正忍受着干眼症,对着电脑码完一集剧本,文本统计显示一万八千字。记者顺口问她这样一集剧本大概有多少稿酬,她长叹一声:“被你这么一问,我顿时觉得人生都灰暗了。”

  L是在英国修读的编剧专业,回国后面临两条路,一是单干,但得自己揽活并承担违约、拖欠稿酬等各种风险。而投身影视公司成为签约编剧,不怕没活干,但劳动力廉价。

  最终,她选择了后者。为什么这么选?她给记者讲了几个同行的故事。

  同行A,加入了一个台湾投资的偶像剧剧本写作团队。在剧本筹备工作中往返于北京、上海两地,包吃包住等条件让小A觉得还算靠谱。因此“试写”、“五集一结算”等口头承诺,小A也就没那么在意。但埋头苦干的她并不知道台湾那边还有一个编剧团队也在“试写”,试写后的结果就是,投资方认定台湾的编剧团队比较好,偏向采用台湾的编剧,最终她分文不得。

  同行B,和片方签了个合同,没细看条款,后来催稿费,对方查了合同之后竟说,咦,合同里没规定要几天给你打钱嘛!但若他超时交稿,就算违约。如果对方不给意见导致他超时,还是他违约。而违约的责任是,赔款200%。

  为避免这样的惨痛经历,Lie决定先委身影视公司,写“命题作文”,拿月度工资。

  “公司让我写什么,我就得写什么,不善言情,但即便把自己恶心到吐,还得往下编。”L于是自嘲,“称我是编剧,我都不敢应,顶多算一写手。”

  更让L苦不堪言的还是跟组,“不是一个剧本写完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还要跟着剧组,从开拍到杀青,一边拍一边改。”这种时候,他们就成了导演和制片方之间的“夹心饼干”,“导演可以改戏,演员也会找你说,我觉得这个角色应该这样发展,编剧反而成了最弱势的一方,这在国外绝对是不可能的。”

  虽然熬得很辛苦,但是L还是给自己划定了底线——可以做写手,但绝不做枪手。

  枪手已经是影视剧行业认可的形式,即制片方与某个名气编剧签订合同,该编剧出故事梗概,继而与固定枪手班底合作,帮他完成整个剧本。

  “电视剧文字量大,有些编剧一年恨不得写上几十集一百集,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种工作量的,只能找枪手代笔。但枪手也要遵守行业规则,你是见不得光的,也不会给你署名,如果不听话,以后也混不出来了。” L说。

  述说对这些行业潜规则的时候,L的语气及其平静,入行一年多,对此她已经很淡然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编剧行业没有形成规范。”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