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一篮鸡蛋,守在路口求人报仇,《东邪西毒》里那个外表柔弱、低眉顺眼的女孩,顶着“玉女”的头衔在演艺圈行走21年后,终于以“导演”这个带有力量色彩的身份,献出处女作《圣诞玫瑰》。弱女子有强能量,往往如此,倒不足为奇;令人好奇的是,杨采妮选择“性侵犯”题材开篇表达。杨采妮表示,自己的本意是想借争议性比较大的非礼案件,通过法庭戏展现人性矛盾,这也与身边朋友有类似遭遇有关。
题材与朋友遭遇有关
虽然“演而优则导”的不少,但女性比例偏低。杨采妮表示,自己会继续当演员,而尝试当导演,是因为有话想和大家说,“我以前一直都写书写专栏,写了很久了,有时候写的都是跟清明有关的事情。后来有人找我再写书,我就在想,继续写书吗?用文字跟图片这样去跟人家交流吗?还是用别的方法?于是想到,为什么不试试影像?因为我很喜欢电影,很多次看电影的时候,觉得电影里的对白、场景等等,碰到我的心,让我有一些启发。电影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些人觉得是一个消遣一个娱乐,但它也有打动我们心灵的时候。好吧,这一次不要用书了,用画面去传达”。
杨采妮明白,光想是没有用的,干脆就试试自己选定一个题目,杨采妮选定的剧本是《圣诞玫瑰》,一个讲述残障女钢琴老师控告知名医师性侵犯的故事。
据介绍,“圣诞玫瑰”是一种用来治疗严重情绪病的药,适量能医心病,过量则可能致死。很多人认为,导演处女作,相当程度上带有浓烈的个人生活印记,杨采妮选定“性侵犯”题材,令外界颇感好奇。
杨采妮解释,她是想表达人的生存状况这么一个命题,“我觉得人很有趣的,不同人有不同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内心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思想,我们每个人做不同的决定,导致事情发展的不同过程和结果。我对于这种基于人的本能的性格矛盾,信任与不信任,信心与失望,一直都觉得很奥妙。我就此和大家交流,那我选的平台是什么?一开始想选一个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东西,所以就选了《圣诞玫瑰》。我看重的是法庭,因为法庭很有趣,在法庭上,人的立场很鲜明,法官、原告、被告、律师、旁听者,一个法庭里放着很多不同立场的人。为什么是一个非礼案件?因为我觉得非礼案件争议性比较多,它可以勾起很多人的矛盾点”。从创作者的角度,杨采妮表示,她最希望能借这个电影传达给观众,“很多事情,你不面对不代表它会自动消失;如果选择面对,能让你更有希望地向前走。这是一个我可以跟大家互相鼓励的理念”。同时,杨采妮坦言,选择“性侵犯”题材,与自己身边朋友有类似遭遇有关。
台词不介意重口味
首当导演执导《圣诞玫瑰》,杨采妮的圈内好人缘派上了用场,她的性别优势也发挥了作用,徐克、王家卫、彭顺等大力协助,桂纶镁参演,入戏太深,一度在拍摄时失控哭泣。
不过,“性侵犯”这么一个颇为大胆的题材,由杨采妮这么一个大众心目中的“玉女”讲出来,也令部分观众惊讶。《圣诞玫瑰》预告片中,一些相当直白的台词,招来不小争议。杨采妮表示,自己拍摄该题材的念头,自然不是为了可以讲一些直白的话,但直白的台词直面社会,这也成了她拍摄中的最大困难,“我不是刻意用字眼来刺激观众,这些台词是因为与这个案件有关,就像医生看病的时候,他不会随便讲一些话,不会刺激或侮辱人家”。当然,杨采妮也表示,她不介意被大家认为是重口味,也认同影片不是拍给小孩子看的,“激烈的法庭戏中包含案中情节,台词会涉及到一些必要的说明案情的词句,甚至包括性侵细节的描述;我拍的是社会上真实存在的事情,家长可以陪小孩子去看。我们不应该逃避,这个就靠家长判断了”。
至于自己的未来,杨采妮表示,除非有特别想要表达的题材,不然她不会再当导演,自己在演员、导演身份之间不会有厚此薄彼的区分或规划,全凭机缘,“我做《圣诞玫瑰》的时候,真的是玩狠的,不接戏了,专心。我现在正看剧本,还是希望顺其自然,遇到好的角色再演”。她还表示,不管当不当导演,自己还是会继续写一些东西,主题还是和人的心灵有关,“这次做完之后,发现还不错,因为我太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我有一个概念,就先写一点,跟人家交流,让原来的概念越来越好,让我的表达越来越清晰。这个过程之中,我会思考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