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亮相中澳论坛 不爱谈诺奖盼望新得主

2013/4/3 10:06:5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4月2日,第二届中澳文学论坛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莫言与澳大利亚作家库切相聚北京,两位诺奖得主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题进行了演讲。”   演讲最后,莫言说现在最期盼的就是6个月后,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到那个时候,估计就没人理我了。

  4月2日,第二届中澳文学论坛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莫言与澳大利亚作家库切相聚北京,两位诺奖得主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题进行了演讲。演讲中,莫言谈论更多的是他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识,以及获奖后的困惑与态度。他坦言不爱谈与诺奖有关的话题,盼望新得主出来,他就可以解脱了。

  □莫言的演讲

  附和库切谈论诺奖话题

  昨天,莫言以一身浅灰色西服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上午在观众席听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和澳大利亚作家卡斯特罗的演讲。

  “如果让我选择,我绝对不会选择与诺贝尔文学奖有关的题目,但是库切先生既然喜欢谈这个话题,我冒着风险附和他一下。”下午的演讲一开始,莫言就表达了对演讲题目的不情愿。他坦言,已被这个话题困扰太久了。

  莫言称,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性的话题,在中国尤其是个热点话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到了九月底十月初,诺奖的话题就要炒作一番,“起初我还愿意接受记者采访,认真表达我的看法,后来渐渐成了闹剧,渐渐这个问题就成了声讨中国作家的由头,渐渐就变成了无论怎么回答都会挨骂的问题。”

  写出好作品忘掉文学奖

  谈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作用,莫言认为作家创作的原动力并非来自诺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奖项,可以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学之路滚滚向前。我认为文学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人类追求光明惧怕黑暗的本性使然,是人类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愿望使然。从这个意义讲,文学的发展繁荣与文学奖没有任何关系。”

  在莫言看来,要想写出好的作品,首先就应该把文学奖忘掉,如果一心想着文学奖,把得奖当做写作的动力,甚至去揣度评委的口味,并试图改变写作的风格,这样的努力多半是南辕北辙。评委的目光没有这么细腻,瑞典学院的十几位评委没有闲空关心这样的问题,“一个真正的作家,又有谁在写作的时候想着瑞典学院呢。”

  莫言认为,作家搞创作就像厨师做菜,“厨师做菜是要考虑食客的口味,但也有一些厨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烹调,你爱吃就吃,不爱吃就算了。作家更应该如此,不考虑文学奖评委,不考虑翻译家,甚至不考虑读者,有了这样的态度,写出好作品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期盼6个月后受到冷落

  回顾他与诺贝尔文学奖的缘分,莫言称最初对诺贝尔文学奖有印象是在1981年,他读了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诺奖作品选,“那时的我是一个初学写作者,连一篇作品都没有发表,更感觉这个事跟自己没有关系。”到了1994年,诺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瑞典学院的演讲中提到了莫言的名字,这才把莫言与诺奖捆绑在了一起。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总是在你几乎忘记他的时候悄然而至。”莫言这样形容他的获奖,“如果说前几年我还对这个奖抱有几丝幻想,那么最近几年尽管我得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心中知道这件事跟我,仿佛是擦肩而过的两颗行星,已经是渐行渐远了。”

  演讲中,莫言还无奈地说,他获奖后有很多人登门拜访,希望帮孩子找工作、帮着打官司、借钱买房子,甚至针对社会上的某种现象发声。莫言说:“我帮了你的儿子,势必会挤掉别人儿子的机会。我利用我的名声帮你看病时加了塞,势必会影响后面的人看病。我当然也可以发声,但如果我处处摆出一副诺奖的嘴脸,别人即便不厌恶,我自己也会感到害臊。”

  演讲最后,莫言说现在最期盼的就是6个月后,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到那个时候,估计就没人理我了。”

  □库切的演讲

  诺奖的评选标准有局限

  与莫言的一身正装相比,澳大利亚诺奖得主库切当天一身休闲装打扮,显得十分轻松。中午午饭前,库切接受了记者的简短采访,他称此前并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只看过根据莫言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据记者了解,库切的新作《耶稣的童年》近日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写的是一个移民孩子童年的生活。

  从对诺贝尔个人对文学类型好恶的分析,以及诺贝尔遗嘱中对文学奖的评选标准的阐述——“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优秀作品的人”。库切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诺贝尔文学奖走到现在,它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评选标准是有局限的,而且也让瑞典皇家学院感到困惑和束缚。

  随后的演讲中,库切举了三个颁奖词例子来说明评委们的束缚,他说:“这三个作家根本不是理想主义者,大家听一下他们的授奖词,首先是2004年的耶利内克,授奖词说他的作品揭露了社会陈腐的思想;还有2001年的纳保尔,授奖词说他的作品驱使我们去认识那些被掩盖的历史***;还有1969年的贝克特,授奖词说在他的作品当中现代人从贫困的境地当中得到了鼓舞和提升。”通过以上讲述,库切总结了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为什么有局限性。

  □对话大师

  演讲结束后,莫言接受了记者的提问。莫言称想通过媒体呼吁:第一,不要邀请我参加活动,第二不要到我的高密老家去。大家各干各的,然后我用新作来回报你们。

  ■莫言简介

  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1年凭借《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代表作还有《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以及话剧《我们的荆轲》等。

  ■库切简介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分别是1983年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和1999年的《耻》。2002年,从南非移居澳大利亚,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还有,《等待野蛮人》《国家中心》等,新作《耶稣的童年》近期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

  记者:获得诺奖后,莫言先生的活动越来越多,库切先生是否有过同样的困惑,会不会影响到二位内心的文学孤独和宁静?

  莫言:你看到我好像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活动里面,实际上这是我把大部分的邀请拒绝之后的后果,十次邀请我顶多答应一次。今天这个演讲,讲这个题目,我愿意讲吗?我根本不愿意讲。不讲心里也对不起你们,不来好像也对不起澳洲的同行。

  库切:我非常同情莫言先生,事实上诺贝尔奖有的时候是颁给一个正在创作当中的作家,有的是颁给写作结束之后的作家,比如说莱辛几年前获得诺奖,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写作,她还可以后来做一些慈善活动,因为这已经是她写作生涯的末期了。但是如果是颁给一个年轻作家的话,确实对他的写作生涯有很大的影响。就像莫言刚才说的,好多场合不得不去应付一下。 记者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