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协会办纪录片展映 李少红称佩服导演

2013/4/3 11:06:4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表示:“记录片展映是这一届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办成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对此次举办纪录片展映也很激动:“纪录片担负着纪录世界民族国家正在发生的人文和文化现状的使命,经过了就成历史了。

中国导演协会纪录片展映

中国导演协会纪录片展映

  女物娱乐讯 第四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2年度表彰大会将于4月12日在北京举行,在颁奖大会举办之前,协会也开展了入围影片的展映活动,其中引起各界注意的是,除了那些入围作品之外,本次大会还集中展映了8部优秀的民间纪录片,这也是中国内地首次在大荧幕上大规模的展映纪录片,吸引了众多观众到场支持。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表示:“记录片展映是这一届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办成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佩服那些纪录片导演,他们在电影市场化商业化的今天依然坚持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不为任何利益拍电影。协会举办的展映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的支持,我希望观众以及媒体对纪录片的关注不要停下来,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才会让纪录片活下来,让我们的后代看到更多触动人心的真实影像。”

  纪录片没钱没渠道没票房处境艰难 纳入审查制度引争议

  2011年,一部名为《海洋》的纪录片在中国内地上映,获得一致好评,但最终只取得了约1500万人民币的票房,而这已经是近年来最好的纪录片票房成绩,与商业影片的上亿甚至10亿的票房相距甚远。纪录片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长期没有得到市场的青睐,很多纪录片都不能在大荧幕上公映,即使公映了,也是几日游,基本不可能赚钱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虽然整个电影市场年产值不断突破新的记录,但市场越商业化,记录片越难生存。

  被大荧幕拒之门外,纪录片要如何收益呢?走电影节?卖网络版权?卖给电视台?据悉,国际电影节的惯例一般是只付给作者放映费,有的会负担交通费用,但也仅仅是业内的交流宣传,如果把这个作为盈利的方法基本无望,甚至有的纪录片都没法走出国门。国内专业的纪录片频道也很少,做得好的只有上海纪实频道和央视纪录频道,但央视纪录频道对片子的内容及制作水准有一定要求,有可能导演作品达不到那个标准;上海纪实频道还可能坚持播放一些个体导演的作品,但费用很低,再加上网络费用,可能都不到10万块钱。纪录片没渠道、没票房直接导致了寻找拍摄资金困难。

  根据最新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的规定,2013年,各电视台制作或引进纪录片,需向国家广电总局上报。这一规定颁布立即引起了媒体和业界人士的关注,纪录片的生存再次引发讨论。纪录片如果不上报,将没法在电视渠道播放,如果没有拍摄许可证,将不能进入电影院播放,这无疑是对纪录片的一种扼杀。很多业界人士称,大量纪录片既没有用国内的拍摄资金,也没打算靠国内市场收回成本,也就是说,它只有题材跟中国有关,大多选题是自由的,上报根本没有意义。而广电总局也解释,这一规定实际是为了避免题材的重复,上报并不意味着要控制审查。

  电影导演协会办纪录片展映获好评 《俄查》导演的太太被网友封为“最帅女人”

  第四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2年表彰大会将于4月12日在京举办,作为“中国电影导演之家”,协会也一直致力于帮助电影导演创造更好的创作环境,本届大会也首次聚焦中国纪录片,举办了纪录片的展映活动,集中展映了8部民间纪录片,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它们分别是记录海南岛西南部原住民黎族人生活方式的《俄查》,画家邱炯炯记录自己奶奶历史的《萱堂闲话录》,讲述浮生流年下一个乡村风水师的豁达人生的《罗盘经》,讲述最后的使鹿鄂温克族人生活的“小川绅介奖”得主《雨果的假期》,讲述汶川大地震后再生育家庭的《活着》,聚焦煤炭产业链上的三个环节——煤矿、重卡和信息中介的众生态的纪录片《遍地乌金》,研究当下一部分年轻人婚姻状况样本的《生活而已2》以及关注草原生态文化和环境的《晴朗的天空》。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称:“今天参加电影导演协会举办的纪录片展映,看的纪录片叫《俄查》,谢戎导演的老婆是制作人,谢太太说:法国的记录片导演处境更艰难,一个月600多欧的收入,房租就400多欧,还在坚持拍片。法国有个导演问她,你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居然没有自己的纪录片,你们的后代要怎么办。她很受触动,当时就决定:以后我出去赚钱好了,让我老公继续拍纪录片!我觉得这女人帅爆了。她的这番话也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对此次举办纪录片展映也很激动:“纪录片担负着纪录世界民族国家正在发生的人文和文化现状的使命,经过了就成历史了。所以那个法国纪录片导演上升到没有纪录片这个国家怎么办的高度!记录片展映是这一届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办成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佩服那些纪录片导演,他们在电影市场化商业化的今天依然坚持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不为任何利益拍电影。协会举办的展映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的支持,我希望观众以及媒体对纪录片的关注不要停下来,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才会让纪录片活下来,让我们的后代看到更多触动人心的真实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