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音乐界人士和乐迷都知道,中 唱上海公司收藏着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录制的大量唱片模版。只是,这些珍贵的录音资料数量浩瀚,平时深藏不露,究竟有些什么内容,却难以一见庐山真面目。不 过,记者近日获悉,中国唱片总公司启动的“中华老唱片保护工程”,已被列为“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中唱上海公司经过将近一年时 间的调查、挖掘和分类,已整理出了一大批宝贵的声音和文字档案,近日将陆续“重见天日”。
海量珍藏
上世纪初至今生产金属模版约10万面,三分之二录制于1949年以前
中唱上海公司版库内,一排排林立的铁柜让人感到有点“神秘”。铁柜里,镀金、镀银、镀镍的唱片模版,记录着遥远年代真实的声音。记者近日走访于静谧的廊 道内,似乎听闻到了早已逝去的岁月里传来的回声。这个版库历经时代动荡,至今却还保存着上世纪初至今以来生产的金属模版约10万面,三分之二以上录制于 1949年以前,其中包括聂耳亲自演唱的《打砖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声音实况、京剧四大名旦在杜月笙寿宴上演唱的《霸王别姬》等等极为珍贵的录音……, 还有数万首上海老歌、早已失传的各地地方戏曲。中国的第一张唱片是1904年在沪录制的京剧老生孙菊仙《捉放曹》等唱段,随着中国唱片工业的兴起和电台播 放的需要,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重量级艺术家,都在上海通过录制唱片,把自己的演唱送到千家万户。可以说,这个版库的模版,记录着100多年来的“中国好声 音”。
珍贵文档
梅兰芳、黎锦晖、周璇、白虹、赵元任等人的亲笔信函、签名文件
早期唱片用模拟方式将声音信号用注塑方式记录于胶木唱片,这些用镀金、镀银保存的金 属模版,就是生产胶木唱片的“母盘”。正因为记录了每个时期的“好声音”,老唱片不仅有文化艺术的传承意义,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是反映国家文 化发展轨迹的宝贵资源。记者了解到,在整理唱片模版的同时,工作人员还发现了大量名人信件、批文、合同、契约、名册、版税分配等文字档案,以及许多目前已 经失传的地方戏曲录音资料。记者仅扫视了一下部分已经录入电脑的档案目录,就发现有梅兰芳、黎锦晖、周璇、白虹、赵元任等的亲笔信函、签名文件。
重生有日
所有唱片一面面清洗、维护、翻录,首批录音模版本周五展出
记者在版库的工作室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将一面面唱片模版进行清洗、转录。经历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保存,这些模版不同程度地出现锈迹、变形。经过矫正 和超声波电解清洗后,一身清爽的模版被放在特殊的电唱机上,抽取出来的“好声音”,分为两种格式转录为数字化高保真声音。文字档案也已被分类整理后,分别 制成一目了然的目录。
中唱上海公司吴为庆 总经理说:“物理意义上的整理之后,还要进行史料考证、分类研究……” 本月12日举行的第21届SIAV影音展上,中唱上海公司将展出《义勇军进行曲》 首次录音、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前身)演奏的黄自《都市幻想曲》、周小燕教授的演唱等录音模版及梅兰芳、马连良等部分文件资料、老唱片歌谱原 件等,这家国家唱片机构开设的“卓音网”也即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