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严歌苓太气味相投了,之前也有不少写寡妇的本子递给我,但大多数都是为孩子放弃自己,感觉有些太高高在上。在我们的文化里,传统女性一般都会忍辱负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奋不顾身。但齐之芳不太一样,她有自己的追求。”
中国人对于改革开放前的个人生活,总有一些相似的集体回忆,这其中包括:大致以你家为圆心的生活圈子,要么是家属楼,要么是大杂院,要么是几个胡同的半径;总有一个打扮讲究、略带风情、受人瞩目的女性,男人们似乎都对她想入非非,女人们都觉得她对自己的家庭构成威胁,孩子们总能听到老人的窃窃私语。她们被周遭默认为“作风有问题”,其实,什么都没发生过……若问哪位女演员最能还原这种记忆,恐怕当下的答案非蒋雯丽莫属。
偶有与时代脱节的遗憾
但观众仍“愿意信服”
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46集电视剧《娘要嫁人》中,蒋雯丽的表现驾轻就熟:眉眼间自然流露的风情和妩媚;男女之间的试探、暧昧丝毫不做作,调情起来也绝无稍越雷池一步就粉身碎骨的“脏”;还有身为一个“文艺女青年”的特立独行,和一个单身母亲面对世俗的不卑不亢……所有这些戏点蒋雯丽演起来收放自如,演技令人叹服,即便有些许跟时代背景脱节的遗憾,观众也宁愿信服和心疼这个叫“齐之芳”的女人。
《娘要嫁人》是蒋雯丽和著名编剧严歌苓的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是《幸福来敲门》,蒋雯丽扮演的主人公与齐之芳有些相似,美丽风情,被命运伤害过,但没有放弃对感情的追求。不到两年又接演如此相似的人物,不太符合常理,蒋雯丽却说当初她看到剧本简直“一见钟情”,仅看了五集剧本就决定接演,根本没有多想。“我跟严歌苓太气味相投了,之前也有不少写寡妇的本子递给我,但大多数都是为孩子放弃自己,感觉有些太高高在上。在我们的文化里,传统女性一般都会忍辱负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奋不顾身。但齐之芳不太一样,她有自己的追求,既要含辛茹苦地工作养活孩子,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仍然在心里坚持对爱情的向往。”蒋雯丽说,她看中齐之芳的是,无论多难都不放弃自己。
一个寡妇的爱情史
齐之芳是中国式“安娜”
从《牵手》、《刮痧》、《大宅门》再到《立春》、《中国式离婚》、《金婚》,蒋雯丽在影视剧中塑造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女性形象,她演绎的女性大多美丽而刚烈、个性十足,即便如此,蒋雯丽仍然认为齐之芳是她从影以来非常难忘的“独特存在”。“我觉得齐之芳应该被称为中国的安娜·卡列尼娜,她很隐忍,但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坚强,勇敢追求并对爱情充满了向往,这些都和安娜很像,所以我说也可以把这部戏称为“一个寡妇的爱情史”。不过,齐之芳比安娜要幸运,她一直苦苦追求幸福和爱情,一生也有几个男人追求她,但她始终不肯向生活妥协低头,不愿为一口饭嫁人,最后也可以说是找到了自己最向往的平稳生活。
剧中,蒋雯丽从30多岁演到70多岁。除了感情戏,最多的就是跟三个孩子的对手戏,又是另一种揪心。生活中的蒋雯丽也有一儿一女,育儿经验丰富的她说,自己更喜欢轻松的教育方式,愿意和孩子们做朋友,而不是严母。作为女人,蒋雯丽和齐之芳都一样,终究是孩子让她们更宽容,更深邃,也更有力量。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链接
导演乔梁:有尊严地活着
除了蒋雯丽的表演,《娘要嫁人》另一个获得观众好评的因素是富于年代气息的精心布景和浪漫怀旧的镜头色调。事实上,这是青年导演乔梁首次驾驭超越自己记忆范畴的题材。他坦言当初感到“压力山大”,只能用笨办法:对道具、服装等逐一排查,力求真实再现上至上世纪60年代,下至改革开放的时代变化。“可以说《娘要嫁人》的时代背景是建国后的大事件记事本,剧中基本上每个年代的道具都是我们一件件‘淘’来的,包括自行车、书包、电车、转盘电话。还有我们的服装,齐之芳有83套服装——也是根据年代的不同,颜色质地都有区别。”
执导《娘要嫁人》之前,乔梁在电视剧业界并不算多产,但他的作品却几乎都能得到较高评价,包括邓超主演的《爱了散了》、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新上门女婿》等。对于创作《娘要嫁人》的冲动所在,乔梁说:“一个人,不仅限于一个女人,哪怕世事再难料、生活再困难,他一直保有活着的尊严,就是这个故事的主题。这和我们身处的物质时代恰恰相反,现在很多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了。有尊严地活着,仍是我们的理想。”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