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新诗论坛众学者齐聚沙溪古镇

2013/4/10 14:06:4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继去年3月首届中国沙溪新诗论坛成功举办后,近日,太仓沙溪古镇又迎来第二届中国新诗论坛。引人注目的是,作为“新诗十九首”唯一参会作者、著名诗人舒婷,对诗情画意的沙溪古镇情有独钟,称就像回家一样亲切。

  继去年3月首届中国沙溪新诗论坛成功举办后,近日,太仓沙溪古镇又迎来第二届中国新诗论坛。作为江苏省作协“新诗百年系列活动”首项大活动,首届中国沙溪新诗论坛上诞生的“新诗十九首”在国内诗坛引起极大震动,本届论坛举行了《新诗十九首》新书首发式。谢冕、吴思敬、王彬彬、宗仁发、马新朝、何平等30余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围绕“中国新诗建设:问题与对策”展开了研讨。引人注目的是,作为“新诗十九首”唯一参会作者、著名诗人舒婷,对诗情画意的沙溪古镇情有独钟,称就像回家一样亲切。

  舒婷在沙溪找到回家的感觉

  此次到访沙溪,舒婷来得很匆忙,原以为来到沙溪这样的小地方,没人认识,结果还是没躲过,无论是在吴晓邦纪念馆参观,还是漫步古镇小街,都会有人与她合影,请她签名。舒婷说,不知为何,她有种朦胧的感觉,“我虽然是第一次来沙溪,但好像来过不知多少回,这里的街巷,小桥流水,是那么的亲切。”说话间,舒婷走进了沙溪历史陈列馆,听了导游的介绍,舒婷惊讶,因为舒婷原名龚佩瑜,龚姓在沙溪是大姓,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看着展板上原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龚树模的介绍,舒婷一阵惊喜,“居然和我父亲的名字只差一个字。”蹊跷的是,舒婷说,福建也有个沙溪,是闽江的主流,发源于武夷山脉。走进设备齐全的古镇农家旅馆,舒婷对记者说,她一定要再来,多住些日子,写写江苏的沙溪。

  舒婷的到来,使得沙溪中国新诗论坛有了许多话题,为什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会出现大量优秀诗作?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霍俊明认为是一种诗歌精神,而当下诗歌,让我们想象不到诗人有一种什么样的诗歌精神。他认为,当下的很多诗歌虽然呈现了丰富的个体,但是丧失了一种人文情怀和理想的精神趋向。在一个看起来加速“前进”的高铁时代,我们诗人离现实不是越来越近,而是恰恰相反。

  口语诗泛滥是因为缺乏规范

  对于新诗建设中的个性化,《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觉雷同者太多,“当下也有许多年轻诗人写故乡,有的一出手,就是一个系列,有没有真正的故乡可以寻找?当下故乡不仅是空间上的消失,还有记忆也将消失。”他觉得与入选“新诗十九首”中的戴望舒、徐志摩、余光中等老一辈诗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平副教授指出,现在我们教材里出现的诗歌,已经没有一首和现代大学生同时代的诗歌。首都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博导吴思敬则认为,新诗教育不仅仅限于学生,是要面向全民。他说,新诗文体意识的建立和普及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的诗歌评论家和建设者应该把主要的任务放在这方面。口语诗的泛滥和我们目前缺乏对于新诗文体规范的认识是有关的。”

  与会专家提出了新诗经典化问题,认为新诗的经典化不够,缺少古典诗歌的优势,古体诗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有名句作为经典。刚刚成立不久的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所长王彬彬认为,到现在新诗的合法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新诗是失败的。

  诗歌之轻无法承担社会之重

  王彬彬说他曾经是一个狂热的诗歌爱好者。“朦胧诗之前的诗歌很熟悉,但近30年我却很少读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的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振亚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如此多的冷遇。令他感到担忧的是,队伍的分化、园地的流失与读者的锐减本身,已使缪斯不堪重负,集体沉寂,使曾经的能够为民代言、众目关注的诗歌时代迅疾异变为隔日黄花,“饿死诗人”也超越诗句层面成了诗人生存境况最贴切的隐喻。

  “社会太重,诗歌太轻。”在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马新朝眼里,当下的诗歌之轻,已经无法承担社会之重。他指出,诗歌“大”一统不好,“小”一统也不好。上世纪80年代以前,诗人们喜欢写大,比如国家、民族、革命、高山、大海等,90年代以后,诗人们大转向,纷纷写“小”,把目光紧盯着蚂蚁、草茎、昆虫、沙粒和人的细微的呼吸等等。诗歌当然不能以大和小、重和轻而论高下,但诗歌不能弱不禁风,为了诗意和诗的纯粹而不要承担,使词语空转,触及不到现实。

  马新朝认为,一个重要的诗人,或者是一个大诗人,一定会有承担的品质。在他的心目中,诗歌的承担是一种带有精神强力的诗歌,是一种灵魂式、悲悯式的写作,是一种带电的诗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