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电影为何多败将 剧本太弱手法不潮

2013/4/16 14:36:4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忠烈杨家将》里杨令公和杨家七子最后只剩下一个人活着回来,其他人全部战死,影片基调显得比较悲情。有了《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和《忠烈杨家将》的全面溃败,很多观众甚至业内人士对同为港人班底的近似题材也不敢再抱任何期许。

杨门电影为何多败将 剧本太弱手法不潮

杨门电影为何多败将 剧本太弱手法不潮

  由香港导演于仁泰执导,集结郑伊健、于波、周渝民、林峰、吴尊、付辛博等偶像派演员的古装动作片《忠烈杨家将》,尽管投资和演员阵容都十分了得,但自4月4日首映以来,比之同期热映的国产片《北京遇上西雅图》、《厨子戏子痞子》等中低成本影片相比而言相形失色,目前票房仅为5000万元左右,远低于市场预期。不少观众抱怨,该片打戏不过瘾,正邪矛盾不突出,戏剧冲突不够,整体上乏善可陈。

  继去年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之后,又一杨家将题材故事惨败在市场面前。究竟“杨家将”这个题材还能不能拍好了?

  口碑平淡很难破亿

  《忠烈杨家将》由香港导演于仁泰执导,集结郑伊健、于波、周渝民、林峰、吴尊、付辛博等偶像派演员,讲的是杨令公和杨家七子血战金沙滩、两狼山的故事。投资和演员阵容都十分了得,但影片自4月4日首映以来,排片场次远不如同档期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毒战》等现代题材影片,且后继乏力,排片场次逐日下跌。有影城经理对记者表示:“这部影片演员阵容挺强,我们刚开始还排了不少场次,但发现观众反响平淡,就逐渐减少了排片场次,影厅也从大厅换成了小厅。”

  显然,杨家将的故事显得太老了,结局观众早就知道,观影兴趣没那么高。“这种历史题材本来比较适合中老年观众,但他们对主演影片的偶像派演员不了解,也不太喜欢港台明星。”《忠烈杨家将》里杨令公和杨家七子最后只剩下一个人活着回来,其他人全部战死,影片基调显得比较悲情。由于不受观众的青睐,该片的票房表现低迷,业内人士预计该片最终票房很难破亿元。

  美女帅哥救不了票房

  前有《杨家女将之军令如山》的郑佩佩、刘晓庆、张柏芝,后有《忠烈杨家将》的郑伊健、周渝民、吴尊和付辛博,这两套杨家将阵容可谓豪华已极,单单只看《忠烈杨家将》宣传海报的肌肉爆表也足够让人热血沸腾,可偏偏这众多帅哥美女救不了一个票房,原因何在?

  “杨家将的爱国忠心和敌国侵犯、***相谗言甚至国君昏庸,都是很好的矛盾冲突点,就用英雄惨烈战死的故事拍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群像史诗片该多好!”有观众失望地说,《忠烈杨家将》全片没有一个恶人,看不到人物之间的冲突,真不知道拍这种片子有什么意义。而且,武戏全是电视剧级别的常规打法,完全没有创新。还有观众批评,杨家将为国杀敌及国恨家仇的主旨也被淡化,变成杨家七子拼死救父亲回家的主题,本来一个慷慨激昂的故事,愣是被搞得那么小家子气。

  而影评人则认为,拍摄杨家将这种家喻户晓的故事是一把双刃剑,宣传上有优势,但故事肯定没悬念。“这种故事原原本本按照演义小说拍,观众可能觉得不新鲜。但现在影片改编得不够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像邀请偶像派演员集体加盟,主打所谓的男星牌,就非常表面化。”影评人韩浩月还提到,国产古装战争片大多由香港导演执导,这些导演基本上在重复自己20年前的老套拍摄手法,可以说,把古装战争片拍死了。

  记者观察

  快改掉这些臭毛病吧!

  有了《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和《忠烈杨家将》的全面溃败,很多观众甚至业内人士对同为港人班底的近似题材也不敢再抱任何期许。后来人要是再想拍摄杨家将题材电影,至少要改掉三个毛病:

  剧本不能弱。在题材上两部电影并没有把忠孝仁义完全表现出来,没有真正挖掘杨家将故事的内涵,只表现了一下孝的主题。然而,即便是影片标榜的父子情、兄弟情,也刻画得很表面化,并不能感动人心,七子舍命救父的剧情安排更是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同时反派角色潘仁美、耶律原的形象,也显得过于简单化,缺乏戏剧张力。

  拍摄手法要潮。历史演义要么走战争史诗,如《赤壁》,要么走武侠演义,如《关云长》。而《忠烈杨家将》这两条路都没走通。在谋篇布局上,影片纠结在鬼谷先生的一张宿命字条上,只追求形式的篇章结构,并没有更深层的哲思和考究。创作者们貌似在忠与孝之间替观众做出了抉择,但这个主旨旋即又被自己的创作瓦解——代表忠义的杨业在逃亡路上噩梦缠身,毫无英雄气概可言。

  搞清楚观众的定位。两部杨家将片子分别针对男女观众,而本身历史题材加港台明星的对中老年观众是个让人迟疑的选择,同时现在的年轻观众,更倾向于看轻松的喜剧片,而相比之下《杨家将》的基调显得比较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