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评委赞北京电影节参赛影片水准高

2013/4/18 16:06:4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盛大开幕。”  北京电影院正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庞大,“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让观众有机会看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电影。”  澳大利亚制片人杰夫·布朗认为,北京电影节才3年,跟戛纳66年相比,最需要的是时间,此外,要有很高质量的电影,评选过程要有透明性和公正性。

七大评委赞北京电影节参赛影片水准高

七大评委赞北京电影节参赛影片水准高

  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盛大开幕。目前,评委会主席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带领评委们在怀柔进行集中看片。昨天晚上,七大评委接受媒体集体采访。他们透露,从目前的看片情况来看,本届电影节的参赛影片整体水准很高,且风格多样,虽然评委们偶有分歧,但总体品位相近。

  “为什么在评委中没有女士”

  评委会主席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说,世界上有很多电影节,他之所以来参加北京电影节,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电影发展非常强劲,我看重的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光辉的未来。”

  他觉得“一个电影节的成与败,往往取决于参赛电影的数量和影片的艺术高度。要有可供广泛选择的电影,这个设奖才有更高的含金量”。

  这位自称深受黑泽明、伯格曼、费里尼影响的大导演在本次电影节上带来了他的代表作《烈日灼人》三部曲等影片展映,他谦逊地说,一部片子在播出后,其中的内涵需要观众自己去读解。影片蕴含的艺术高度和哲学观都暗藏在片子中,如果观众能读出深意,证明影片是成功的,“读不出来,就是糟粕。”

  昨天是评委们集中观片的第二天,“我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我想强调一句,为什么在评委中没有一个女士?”

  “希望奠定天坛奖的专业和权威”

  张一白说,自己是作为导演身份来参加评奖的,用专业的标准、电影的标准来评奖,是唯一的标准。“希望第一次结果就奠定天坛奖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7个评委,说着4种语言,该如何工作?他说,分歧是有,但基本判断是一样的。谈到大火的《泰囧》等影片,他认为,全世界的导演都有一个把艺术性和商业性完美结合的梦想,都在努力,只不过结果有成功和失败。“我们这样挺热闹的。”

  顾长卫说,《泰囧》等电影的走红,说明电影是多样化的,观众也是多样化的,一部电影能否大卖,需要有观众缘,“一个好的电影环境,允许观众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电影也会找到互动的观众。”

  北京电影院正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庞大,“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让观众有机会看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电影。”

  “北京电影节最需要的是时间”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卡梅隆·贝利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有38年历史,北京才3年,在年龄上有很大差别。北京比起多伦多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首先是邀请了著名的电影人来参加,其次是中国观影人次在上升,中国电影观众有很高的智慧和很强的好奇心。

  他透露,这几年,自己已经将《逃离德黑兰》、《国王的演讲》、《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优秀电影带到多伦多电影节。他还将中国电影如《王的盛宴》、《搜索》带到多伦多去,“我希望将更多的中国电影带到多伦多去。”

  澳大利亚制片人杰夫·布朗认为,北京电影节才3年,跟戛纳66年相比,最需要的是时间,此外,要有很高质量的电影,评选过程要有透明性和公正性。这都“需要时间建立和不断改善的。”

  “拍电影辛苦评电影也很辛苦”

  英国导演协会主席艾维尔·本杰明这些年一直在支持华语电影,将“我们平时不能看到的独立制片的华语电影带到英国。尤其是在其他国际电影节上不常见到的”。

  他建议,中国电影要想走向世界,最大的挑战就是语言。两个办法可以解决语言问题,第一是训练中国演员的英语,这是可行的;其次是,现在的数字媒体越来越便宜,每部电影可以拍摄两次,一次说中文,一次说英语。他还幽默地说,“我们必须训练汤姆·克鲁斯也说中文,这样他在中国能赚更多钱。”

  韩国导演姜帝圭说,拍电影是辛苦的,评价电影也是很困难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有些不一样。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们会评出最好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