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身布袍、一副低沉嗓音、一把生命力旺盛的吉他、一个敏锐的灵魂让自己载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史册的美国民谣元老级人物里奇·海文斯(Richie Havens),因心脏病突发,于美国当地时间本周一在其位于新泽西州的寓所去世,享年72岁。
里奇·海文斯是上世纪60年代精神的代表——拥抱爱与和平,出没于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似流浪歌手一样把巡演的足迹踏遍全美。尽管他最辉煌的时刻定格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截至上世纪末仍有众多摇滚歌手承认自己受其影响。他演唱的《英俊的约翰尼》(Handsome Johnny)成为反越战浪潮的主题曲。
1969年8月15日,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开幕,原本定在第五个登台的里奇·海文斯因为前面的几位歌手遇到交通堵塞,他与他的吉他手、鼓手因为乘坐直升机准时到达而被提到了第一个出场。主办方要求他“唱久一点撑场”。于是下午5点刚过就第一个开唱,原本计划唱四首歌的里奇·海文斯唱了近三个小时,还不包括退场之后被喊“安可”返场演唱的时间。
除了演唱他自己的歌、披头士的歌,里奇·海文斯还在返场时即兴创作演唱了一首关于精神孤儿的歌,这首歌后来成为他最为人所知的《自由》(Freedom)。在此后的一部关于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影片中,里奇·海文斯在舞台上动情投入的模样,以及这首即兴歌曲代表的一代人迷惘的内心进一步提高了他在全美的声誉。在近期未能上映的《被解放的姜戈》中,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也选用了由其他歌手翻唱《自由》。
1960年代是里奇·海文斯个人声誉到达顶峰的年代。然而他并未就此止步——之后他又发行了超过20张唱片,演过电影,参与过环保教育推广事业,并在1993年比尔·克林顿任职的庆祝演出中献唱。2003年,美国国家音乐委员会(National Music Council)授予他一枚雄鹰奖章以嘉奖他为继承国家音乐遗产所作的努力。一直到去年,肾脏手术迫使他不得不中止持续了45年的巡演生涯。
1941年1月21日,里奇·海文斯出生于布鲁克林并在此成长。家中共有9个孩子,他是长子,父亲靠为富美家(Formica)制作桌子为生,业余时间是几支乐队的钢琴手,母亲则在一家装订厂工作。
12岁的时候,里奇·海文斯已经参加街头的“嘟·喔普”(Doo-Wop,流行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重唱形式)小乐队。之后他成为布鲁克林街头黑帮的一员并从高中辍学。幸运的是,里奇·海文斯用余生自学成才,并终身对自己的自学所成自豪。
青春将尽之时,这个黑帮小子搬去格林尼治村。在那里,里奇·海文斯游荡于各俱乐部之间以为别人画像谋生。几年以后,画像师里奇·海文斯发现了民谣的魅力。很快,他就在数间俱乐部开始了自己的弹唱生涯。
“我对自己说,当我唱‘嘟·喔普’时,我不会像他们一样写歌。他们都是天才创作人,他们启发过我,但我想走另一条路,尝试一些不同的但适合我自己的东西。”于是里奇·海文斯的音乐呈现了民谣、布鲁斯、芬克和爵士等元素的融合。
里奇·海文斯有一双巨大的手,普通的吉他对他来说有点小,于是他发明了一个新的装置(未命名),通过它,里奇·海文斯得以用自己的大手弹出难以在普通吉他上弹出的和弦。不少民谣和布鲁斯音乐人纷纷沿用他的这个小发明。
“有的人会觉得海文斯弹琴的样子太过随意。”吉他手贝里·奥列佛(Barry Oliver)在接受《吉他手》杂志采访时曾说,“然而他随意而流动的琴声里有严肃的音乐性,并且与他试图表达的东西非常一致。他是那种不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就能成为一个出色吉他手的典范。”
鲍勃·迪伦(Bob Dylan)的经纪人阿尔伯特·格罗斯曼(Albert Grossman)发现了在格林尼治村一群白人艺术家里格外显眼的里奇·海文斯,并与这个颇具天分而高大挺拔,有几分先知意味的音乐人签下一纸合约。1967年,里奇·海文斯的第一张专辑《鱼龙混杂》(Mixed Bag)出版,成名作《英俊的约翰尼》、《签名》即出自这张专辑。
1971年,里奇·海文斯发行了他唯一一张打入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前20位的专辑——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的翻唱专辑《太阳出来了》(Here comes the Sun)。到了上世纪80年代,里奇·海文斯作为歌手的人气逐渐回升,他还写作,甚至为美国铁路、麦斯威尔咖啡和棉花产业代言。
里奇·海文斯亦参与了几部影片的拍摄,其中包括有鲍勃·迪伦参与的1987年的影片《烈火之心》(Hearts of Fire)。去年3月,由于健康原因,海文斯宣布正式结束自己长达45年的演出生涯,里奇·海文斯的最后一张专辑是2008年推出的《没有人被留给皇冠》(Nobody Left to Crown)。
多年以前,当里奇·海文斯在去往俱乐部更衣室的楼梯上唱《大雨将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时曾被一个男人拦住。男人对他说:“这是我听过的这首歌唱得最好的版本。”这是里奇·海文斯和鲍勃·迪伦的第一次相遇。鲍勃·迪伦曾为里奇·海文斯写过很多歌。
如果说从布鲁克林黑帮小子成为格林尼治村的画师、音乐家是里奇·海文斯人生的一次转折,那么从音乐家到热心环保,致力把环保理念推广到年轻人中则是他人生的另一次转折。上世纪70年代中期,里奇·海文斯成立了一家位于纽约布朗克斯的海洋儿童博物馆。随后,他创立了一个手把手教孩子们环境知识的“自然卫士”的组织。
越到后来,里奇·海文斯的人生愈发厚重。他曾说:“我并不是演艺圈的人,我致力的是传播事业。”
文/钱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