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辑部故事>终于要“下班”

2013/5/9 17:59:54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今晚,电视剧《新编辑部故事》终于要收官了,原本预料的火爆局面并没有随着剧情展开而发生,收视率自始至终保持低迷...

创新没创对地方

看到《新编辑部故事》里,充斥着大呼小叫、哆哆嗦嗦的人物,索性关了电视,上网找老版《编辑部的故事》来看。对比着看新旧两个“编辑部”,有种恍如隔世的温暖。

那会儿脑袋顶还有头发的李冬宝,瘦得跟根儿电线杆子似的,和戈玲逗贫时,身上肥大的衬衫都能兜风;编辑部吃饭,喝的是汽水,用的是铁饭盒,甚至喝茶的缸子还是罐头瓶;出门到前三门大街,矗立在那儿的新华社大楼格外孤独和打眼;满世界的出租除了小面就是夏利,偶尔才能看到一辆皇冠……

这些人、事或场景让人感慨,一感慨就说明怀旧了。怀旧没什么不好,反倒藏着商机。

这些天,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消费的也是观众的回忆,票房扶摇直上,顺顺当当地飞过了5亿。反观22年重返荧屏的“新编辑部”,收视率却着实惨淡。

有人说,一个是电影,一个是老剧的新续集,这俩不挨着。

没错,《新编辑部故事》的导演郑晓龙也这么说。他想创新,想尝试电视喜剧新样式。可以理解郑导想求新求变的心情,但别忘了除了“新”字,后面还跟着“编辑部故事”这样一个金字招牌。这几个字里蕴藏的尽是观众对一个时代的回忆和情感。

可这部剧除了改名叫《WWW》的编辑部外,记忆深处的一切情境和感受,竟荡然无存,消失殆尽。作为续集,是不是该对前作有点“致敬”的意思呢?

郑晓龙的想法或许很好,但现实是骨感的,观众的感情更是复杂的。拿观众对于经典的怀念玩创新,只能说新的真不对地方。

上一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