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特效曝卡梅隆脾气差 国产片缺经验

2013/5/27 22:07:5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这个谣传是真的,卡梅隆的脾气是不好。恰克:卡梅隆是公司的三大股东之一,在其他两个人撤了之后,他才卖给了中国的小马奔腾公司。恰克:很多公司邀请我在中国开一家特效公司,现在我有这方面的打算。

好莱坞电影中的3D特效

好莱坞电影中的3D特效

  “这个谣传是真的,卡梅隆的脾气是不好。”坐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的大堂,恰克·科米斯奇在谈到他的老搭档、《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时候,像个孩子似的笑了起来,这位投身影视特效30多年的电影人的工作几乎跟卡梅隆交集在一起,除了《阿凡达》,他还作为3D视觉特效总监的身份监制了卡梅隆的《终结者2:3D版越空之战》、《深渊幽灵》、《深海异形》等。

  在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恰克作为斥资1.2亿美元的3D魔幻大片《人鱼帝国》3D视觉总监的身份出席活动,这部由中方参与投资的大片经历7年才逐渐制作完成,预计在今年暑期档公映,恰克先生在后期加入,还专门为此片研制了一种新的软件,可以更快地将2D转制成3D。

  过了不到一个月,记者又一次见到了恰克,在5月15日由刘德华主演的3D特工动作片《天机·富春山居图》上,恰克先生作为此片的3D视觉总监出席,尽管《富春山居图》是一部由2D转制成3D的电影,但是他还是对于此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完全可以拿到好莱坞上去比较。”

  其实早在徐克拍摄《龙门飞甲》的时候,他就曾经到拍摄现场去看过,并对徐克对3D的熟练程度感到吃惊。

  在《阿凡达》之后,3D电影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推广,这方面,恰克也是功不可没,但在这位视觉总监的眼中,3D特效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在一部影片中,永远担当不了一个明星的角色,让3D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电影的故事,是他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在一个多小时的专访中,恰克先生坦诚和随兴,即便是谈到目前好莱坞特效公司被收购这样敏感的话题时,他也毫不避讳,有一说一,体现了一个技术人员的理性和真诚。

  虽然只到过北京四五次,但恰克对于北京的喜爱程度已经溢于言表的,他目前还在考虑是否在北京成立自己的特效工作室,在好莱坞特效公司大部分日子难过的大环境下,中国却成了他事业发展的另一个契机。

  素食主义的恰克说,美国的辣只是单纯的辣,而中国的辣中却五味杂陈,其中还包括了酸、甜、咸等。北京多元化的建筑也让他印象深刻,“除了北京的交通和空气,不过我现在已经习惯了。”

  对话

  中国公司现在不足之处在经验和效率

  记者:你如何看待现在很多电影都纷纷拿3D作为宣传重点?

  恰克:现在确实是一个问题,很多导演会把注意力放在特效和3D效果上,但是我们是不主张这样的,因为3D对于提升电影的娱乐性毕竟是有限的,比如你看到有些画面凸出来或者是角色被挨打,但这只能用来当画龙点睛用,只要有一两次就够了。像《阿凡达》,你看了之后,很多观众觉得电影中的3D用的并不是很多,但如果你仔细看的话,恰恰相反,每个镜头几乎都用了3D,只是这些镜头都跟故事很好融合在一起了。

  我还是主张,先把电影的故事讲好。3D是为剧情服务的,不能为3D而3D。当初卡梅隆拍《阿凡达》就两个目标,第一是千万不要让观众看了一会就觉得累,一定要能够轻松地看完两个半小时;其次是配合讲好这个故事。有些小众的电影可能是为了哗众取宠,故意设计一些3D的特效镜头,但要想真正吸引观众,就不能只是为了炫技,不要让3D成为一部电影的“明星”,要让它更好地服务剧情。包括《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内的一些美国主流电影都是采取这种方式。

  记者:《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阿凡达》谁的3D技术更牛?

  恰克: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同电影之间不太好比,比如《少年派》有些地方就做得很不错。《变形金刚3》有些地方也做得很不错。《阿凡达》最重要的贡献是让3D很好地为剧情服务,而不像以前只是用来炫技。在《阿凡达》之后,很多电影都是按照这个方向去做的。

  记者:卡梅隆的脾气真的很臭?

  恰克:这个谣传是真的,卡梅隆的脾气是不好。但是我们要反过来考虑,当初二十世纪福克斯为《阿凡达》投资了3.5亿美金,他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

  我和卡梅隆合作很多年,的确也有过很多次激烈的争吵,但是卡梅隆这个人是一个多面手,做过特效模型、摄影和机械设计,在电影行业,他是一个很权威的导演,他也是编剧。他发脾气是因为有些人做事的确做得不到位。但他很少会炒掉一个人,争吵归争吵,只要你做的达到他的要求了,他的脾气就会烟消云散。除非你故意搞他,不然他不是一个记仇的人。他比较公正。

  我跟卡梅隆合作了20多年,卡梅隆的心是好的,虽然脾气很大,但是美国有一句老话,就是“没有脾气的不是人才”。所有的人才都是想把事情做好才会发脾气的。有时候我也是会发脾气的,我们都是为了想把工作做好。

  记者:作为视觉总监,你平常的工作压力来自哪里?

  恰克:基本上,我的烦躁大部分都不是来自于技术上,技术上的事情比较好解决,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沟通,有些人不知道,也不去问,结果达不到效果。另外,虽然我们是只做技术的,不直接负责钱,但是如果特效做得效果不好,制片人也会承担很大的压力,我们也逃不掉。

  记者:卡梅隆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特效公司卖掉,他是如何考虑的?

  恰克:卡梅隆是公司的三大股东之一,在其他两个人撤了之后,他才卖给了中国的小马奔腾公司。现在不管大小特效公司,在美国赚钱都很困难,因为很多制片人给你的压力太大,都是想办法扣你的钱。除了这家, R&H(节奏音律)公司也卖给了一家印度公司,索尼下属的一家特效公司也搬到了加拿大,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很可能卡梅隆很久以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经济上的效益,这也是他退出的原因之一。

  记者:特效公司之间的竞争来自于哪里?

  恰克:特效公司之间最大的竞争是质量,要想保证质量是需要花费很大功夫的。所有的特效公司都希望,你(制片公司)给我报一个价,就别变了,但是导演却会经常改动,有些时候,特效公司会觉得,这些钱不够做出他(导演)需要的效果,但为了以后着想,特效公司会吃点亏,先接下来。但长此以往,老是吃亏,公司的运营就不良性,久了就导致破产或被收购。

  记者:你有在中国开工作室的打算吗?

  恰克:很多公司邀请我在中国开一家特效公司,现在我有这方面的打算。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在北京开,还有一家在南方的公司也想聘用我开公司。

  记者:未来3D技术的发展前景会是什么?

  恰克:3D技术会往前走,未来最大的一个趋势是在家用的裸眼3D上,现在类似的技术在推广,但是还没有广泛地应用到市场。如果不戴眼镜就能感受3D的效果,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技术。

  我的预料是,在不久,在游戏和手机上,如果不戴眼镜就能看3D ,应该会有很多的小孩和潮人坐在咖啡厅和飞机上看,如果这个技术能够推广的话,一定是非常热门的。

  记者:你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好电影?

  恰克:《少年派》就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波兰斯基导演的《唐人街》、科波拉导演的《教父》等早期的好莱坞电影,现在也包括一些欧洲的独立电影,但有些电影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电影,比如说《食人鱼》,但是其中有很多性感的美女和很炫的特效,观众也会喜欢。但故事好的电影会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期待。

  记者:你如何评价李安?

  恰克:虽然没有跟李安打过交道,但他是一个很好的导演。他是一个故事逻辑性很强的导演,包括《少年派》和《断背山》,观众很喜欢他讲述的故事,《少年派》的3D做得很不错。

  记者:《人鱼帝国》中的特效有哪些亮点?

  恰克:美国是专注于针对各种问题来发展各种科技的,为了达到导演的需求会想很多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新的软件在升级。一般来讲,我们都是根据电影的需求来推动科技,比如说我们需要做一些特技,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方法。是电影带动特技和技术往前走。

  《人鱼帝国》中所有的特效是一线的,虽然没有突破性的研制,但跟世界水准是齐头并进的(上图)。我们还在制作《人鱼帝国》3D的过程中研发了一些将2D转化成3D的技术,这会节省很多的人力,但是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人力去操控。

  记者:为什么老是有观众反映,看3D电影会觉得头晕?

  恰克:如果3D转得不好的话,坐在哪里都是不舒服的。头晕主要是3D眼镜左右眼没有对齐,上下有偏差。还有一个是两个镜孔的焦距不对,导致两只眼睛没有协调配合在一起,这个是没有办法的,唯一的要求是跟电影院退款,去改看2D版本。

  现在还有一些影院为了节省成本,延长灯泡的寿命,会把光线调暗一些,本来戴上3D眼镜就暗,这样就更加暗了,眼睛就会感到不舒服,长此以往,会让观众对3D产生厌恶的情绪,这种现象在美国也有。

  我咨询过很多的美国工程师,把灯关小一点,会不会真的节省灯泡使用的寿命,其实这是假的,有的时候恰恰相反,一个东西运营百分之百的时候,它的使用寿命是计算好的,当你只运营百分之八十的时候,它的使用情况反而没有被工程师们测试过,甚至反倒会减少寿命,这些错误的东西导致了现在很多不良的影响。

  记者:中国特效公司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恰克:美国从1920年就开始做特效,美国现在有很大的特效公司,有很强的技术支持,中国的工作人员和设备不比美国差,差就差在经验方面,而且很多都是以前美国遇到过的问题。在效率和经验上还落后于美国。假以时日,中国有一天也会跟美国一样。

  还有制片人方面,一个好的制片人需要对电影各个环节都比较了解,但是中国的制片人经验要少一些,好的制片人还需要去培养和发现。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在于管理,中方制片人在这方面要逊于好莱坞。好莱坞拍了太多的片子了,中国制片公司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还需要学一些东西。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关键的人物都从好莱坞请过来,可能在时间上会有一些节约。

  记者:谈谈你对北京的印象?

  恰克:北京来了四五次了,之前去过昆明和香港。刚开始不习惯中国的交通,现在也慢慢地习惯了。

  我喜欢中国的建筑,因为中国的建筑现在非常开放,比如央视大楼、SOHO现代城等,每个建筑都不一样,现在反倒美国在建筑风格上没有这样开放,北京的建筑非常多元化,令人陶醉。本报记者 王金跃 J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