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屡败屡战 纷纷抢滩“六一档”

2013/5/30 14:36:4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儿童节将至,国产动画片纷纷摩拳擦掌抢滩“六一档”。《葫芦兄弟》: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已成为中国动画经典。

  儿童节将至,国产动画片纷纷摩拳擦掌抢滩“六一档”。今年大银幕至少有6部儿童电影上映,国产动画电影更是其中的主力军。近年来国产儿童片因“剧情雷人”和“低幼化”屡遭诟病,今年“六一档”能否打一场胜仗仍然难料。观众对于国产动画的信心缺失,也让国产动画片前景尴尬。

  《魁拔2》当先,国产动画欲翻身

  搭着儿童节这趟顺风车,明后两天将有6部儿童题材电影扎堆公映:《魁拔2:大战元涣界》、《潜艇总动员3:彩虹宝藏》、《辛巴达历险记2013》等都算得上是国产动画里制作相对精良的。

  《魁拔》系列第一部《魁拔之十万火急》2011年登陆内地大银幕,票房虽惨败,却留下了不错的口碑,还赢得了不少成人粉丝。精良的制作和超高的网络点播,让专家甚至将其视作国产动画片的代表作,因此业界和观众对王川编剧兼导演的《魁拔2》颇多期待。至于《潜艇总动员3》,其前作《潜艇总动员2》去年勇夺“六一档”国产电影票房榜首,今年卷土重来,势必要大赚一把。

  除了走续集路线的,还有玩“名著”风的,由卡通先生影业推出的冒险动画电影《辛巴达历险记2013》,就是根据经典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故事改编。这部动画主打“合家欢”招牌,想通过扩大受众面在“六一档”有所作为。

  而在6月末,“喜羊羊之父”黄伟明将推出中国首部以超人为主人公的动画电影《开心超人》,在今日上午的看片会上记者看到,有别于“喜羊羊”以往的风格,《开心超人》撇开了以往国产动画的“高大全”,十分接地气、“正三观”。

  质量决定出路,影院仍有期待

  虽然国产动画片在“六一档”扎堆,但数量上的强势并不代表票房的火爆和市场的认可。不过,由于今年儿童节恰逢周六,多了两天休息日,沪上不少影院经理对于今年的“六一档”还是有所期待。

  上海博纳银兴影城经理陈庆奕表示,在“六一档”中,《魁拔2》、《潜艇总动员3》会是重点排片对象,而《魁拔2》理应是首日排映量的赢家,有可能达到15%至20%,“《魁拔1》在发行上力度不够,很多影院将其撤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非常有实力的国产儿童片,它的口碑是慢慢在网络上形成的。”得益于第一部的好口碑,各大院线对《魁拔2》的票房很有信心,自然排片量也水涨船高。同样作为续集的《潜艇总动员3》在前期排映上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不少影院经理坦言,即便屡屡受挫,但影院对于国产动画片还是抱有期待的,他们认为只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画风精良、能让孩子们喜欢,就算是情节幼稚还是能带来“大手拉小手”的观影效应,怕就怕片方和导演不以孩子们的爱好为目的,自行炒作,如遇这样的情况,影院会自行“过滤”。如即将在“六一档”上映的儿童电影《让熊猫飞》正是因为太过雷人而被影院所“排斥”,昨日影片导演赵半狄还在微博上发布了“自荐信”,希望影院能多多排片。陈庆奕告诉记者,“我看过预告片,根本就不是拍给儿童看的,导演自我炒作的可能性更大,影院从经营的角度看,不会给太多排片。 ”

  困境依旧存在,老模式应淘汰

  近年来,国产动画片的现状就是一个“死循环”:本身经费有限、模式老套、制作粗糙,再加上档期不多、能上映的少之又少,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多票房惨败,难以被市场接受。据悉,全国每年产儿童电影70部,只有一半能上院线。有家长感叹,“我们小时候那些国产动画片好像每部都很好看,几十年过去了,居然没有进步,这个实在是说不过去。 ”

  另一个问题则出在动画人才上。据悉,去年国内动漫人才的缺口已达百万,而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每年却有60万动漫相关专业毕业生无法直接就业。动漫产业无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自然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此外,国内的动画市场鲜有“先以动漫书站稳脚步,再推出影视作品和衍生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如果老套的模式不改变,那市场将会日益狭小。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分析称,正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成熟,现在大部分国产动画片都会被“老观念”困住,再加上太重的说教味,很容易让看惯好莱坞电影的小朋友和家长反感,“这就需要创作者以儿童的思维来思考问题、降低视角,用小孩的眼睛看世界。”还有一些质量不错的动画片因没有抓住家长的眼球,把成人排除在外,也失去了市场,毕竟小朋友看电影的选择权是在父母手上。因此,石川提出了“亲子电影”的解决之道,“这和‘合家欢电影’有所不同,‘亲子电影’就是提倡父母和小孩一起看,只要影片抓住了成人对儿童时光的那份怀旧,就有可能吸引家长和小朋友一起看。 ”

  此外,影院的调控也十分重要。石川指出,现在商业电影的票价在60元或以上,如国产动画片或儿童片的票价也在这个水平就很不合适,“可以‘2+1’或‘3+1’的模式灵活售票,毕竟儿童片与商业大片进入市场的方式是有区别的。 ”

  那些年,国产动画也有春天

  曾经有太多国产动画片,至今看来仍是经典,让我们来重温下“国产动画的春天”。

  《小蝌蚪找妈妈》: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在1962年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上荣获最佳美术片奖。影片上映后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连迪士尼都视中国本土动画制作人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劲旅。

  《三个和尚》:影片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直至后来三人合作吊水的情节,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风尚。该片获得包括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在内的多项大奖,也是70后的珍贵童年回忆。

  《葫芦兄弟》: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已成为中国动画经典。

  《黑猫警长》:经历过80年代的人,都会记得一位不苟言笑的警长,也都能哼唱几句“森林公民向你致敬,向你致敬”的主题歌,这些群体记忆,都来自《黑猫警长》。前几年《黑猫警长》走上大银幕,也让不少成人重温了儿时的经典。

  《邋遢大王奇遇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的彩色动画片,讲述一个不讲卫生的小男孩喝了下药的橙汁变成与老鼠一般大的小人来到老鼠王国的神奇际遇。至今仍有网友感慨:“邋遢大王太朋克了,顶着爆炸头,领子总是歪的,喇叭裤、不爱干净,太80年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