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令引电视剧转向 现实题材迎机会

2013/6/3 9:38:2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一直以来,抗日和家斗戏占据了电视荧屏的大部分时间,受题材类型限制,后续的项目因创新枯竭都与雷人、神剧的“气质”沾边。很明显,现实题材利好,但如何面对创新则是摆在电视剧制作公司面前的新课题。

  一直以来,抗日和家斗戏占据了电视荧屏的大部分时间,受题材类型限制,后续的项目因创新枯竭都与雷人、神剧的“气质”沾边。近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22条新规,其中限制古装、抗战、涉案,现实题材占黄金时段50% 的规定,将在未来二、三年间对中国的电视剧行业产生极大的调控效应。很明显,现实题材利好,但如何面对创新则是摆在电视剧制作公司面前的新课题。

  新规发布后,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纷纷对抗日等受限题材进行重审,众多古装题材的制作公司也有相当的担忧,在横店扎堆的众多项目甚至有的打了退堂鼓。而处于利好中的现实题材项目,忽然间发现,没有好的题材让自己短时间内无法品尝这些利好政策。陷入家斗困境的现实题材,依然无法承接这样的利好,题材创新是众多影视剧公司的救生艇。

  “业内一位资深观察家透露,今年的新令应该是个必然,被抗日神剧和家斗传说霸占的荧屏没有任何营养而言,我们与美剧、英剧、韩剧的落差逐渐加大,如没有良好的政策促进全行业的创新,则电视剧产业行将消退。预计下半年还有一些不同的项目,如《小爸爸》、《失恋33天》、《我们结婚吧》等,他们将快速呼应新令,对即将开始的全行业现代题材创新带来示范效应。

  新令的另一个要点是对收视率的重新认识。唯收视率的问题是绑架了电视台不敢创新,不敢去买有创新精神的新剧,一旦收视率降低,在电视台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个责任是很重大的。“唯收视率”的评价体系一旦得到改善,一定会给中小型公司带来的机会,市场也将会从拼名演员、名导演、名编剧的时代过渡到拼项目、拼内容、拼制作的核心上。“现在演员、编剧、导演的价格上涨幅度,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临界点,新令的出现会让大家冷静下来,把关注的重点重新回到做一个好项目的基本点上来,而不是单纯靠‘著名XX’来吸引眼球。”做了十几年电视剧的业界大佬王总表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目前的电影市场看到希望。像今年大热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题材,都不是以前大家看好的题材,为什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首先他们都是一个好项目,其次,电影行业的创新远远领先于电视剧行业,最后是投资方最终要重视观众。如果观众都买单,都不打开电视了,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尊重观众就是拍他们想看的东西,买他们想看的东西。像《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这样的电影题材如果拍成电视剧相信也会成功,因为青春、梦想、爱情、奋斗这些都是人类共通的,可现在这样题材的电视剧真的是太少了,似乎我们只有家庭斗争,只有抗日战争。”

  一家两年前正好筹备了一部都市励志题材的公司,他们对新令充满期待。“我们是在两年前开始的项目筹备,现在后期已经基本完成,励志加情感是我们的项目定位。我们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政策,我们当初只是想做一个区别与满荧屏家斗戏的好项目。”电视剧《找北》的投资方表示,“一个项目从筹备到完成,接近两年的周期,新令的落地至少也有将近一年的缓冲期,这个空白期对与电视台和制作公司都是盲点。”

  据悉,《找北》是一部和当下火爆的电影《中国合伙人》题材类型和风格都接近的一部电视剧,也是三兄弟从同学到共同创业的过程,不同的是,这里选择的是当下与观众生活更接近的互联网行业。据看过片花的人表示,《找北》与《奋斗》、《北京爱情故事》等之前让年轻人热捧的类型类似,风格上更轻松幽默,已经有电视台开始抢先沟通。

  王总的观点代表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想法,在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可以预见,明后年的电视剧市场将会更值得期待。在电视综艺栏目风起云涌的今天,电视剧行业不能在固步自封了。创新,不是被动而更应是要去主动拥抱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