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前传》获赞 高满堂转写纯爱剧

2013/6/10 22:37:5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闯关东系列剧已经形成了中国电视剧的一个品牌。”高满堂透露在闯关东系列收官后将继续情定关东黑土地,今年入秋将北上黑龙江,创作下一部剧本《雪乡绝恋》。

《闯关东前传》海报

《闯关东前传》海报

《闯关东前传》海报

《闯关东前传》海报

《闯关东前传》海报

《闯关东前传》海报

  女物娱乐讯 央视冠军剧《闯关东前传》随着故事的推进,越来越抓眼球,越来越震撼心灵,高满堂与主创和制作方代表本周一专程赴京,听取专家意见,他表示将带着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投身今秋在黑龙江一部纯爱剧制的写作。

  做有灵魂的剧,抓好人物塑造

  3日在京举办的创作研讨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和来自视协、音协、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来自北京和东北的专家学者以及《闯关东前传》部分主创人员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交流创作情况,发表心声。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张显在主持研讨时指出,2008年央视的开年大戏《闯关东》凭借着沉重的人文历史精神和小人物大时代的书写特色,斩获了多项大奖,《闯关东前传》是闯关东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在央视播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其收视佳绩和社会反响可喜可贺。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为本剧音乐操刀并亲自演唱片尾曲《春潮在望》,见证了本剧精益求精的创作过程,他说,“这个剧组是有责任的,我们一直在强调什么叫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代的文艺家怎么样去履行自己的责任。闯关东这段历史由我们写,《闯关东前传》创作如此用心,体现了文艺家的责任。”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闯关东系列剧已经形成了中国电视剧的一个品牌。塑造人物是影视剧的灵魂,《闯前》作为品牌剧收官力作,在这方面很成功。《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认为,“这部电视剧中,众多人物性格鲜明、丰满,各种人物交织,各有特点,栩栩如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王伟国都深深被本剧人物尤其是管家三兄妹所吸引,“老大管粮满腔热血,平民英雄本色;管水耿直、生性刚烈;管缨以一个女儿之身独自闯荡,她更有一种味道,是闯关东的女人的经典性标志和样板,她勤奋,智勇双全,还是理财能手。”曾教授还现场展示了他亲手记录的剧中人精彩台词,表达喜爱之情。

  有情有义 《闯关东前传》情感戏吸引人

  不滥情,不煽情,不矫情,这是《闯关东前传》不同于其它一些情感剧的地方。“在闯关东的人生道路上,有三个女人走进了管粮短暂的一生。在面对邪恶时,管粮铁骨铮铮,在他爱的三个女人面前,又是侠骨柔情。他爱的痛苦,爱的真诚,爱的善良,爱的美丽,爱的令人怜惜。”曾庆瑞教授说。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亚楠表示,她特意找了两个出生于1988年和1989年的研究生一起看剧,交代了不感兴趣就走,结果两个学生一直看完了。她说:“他们是对这部戏当中的情感部分很感兴趣,一定要知道三兄妹最后怎么样,各自到底结婚了没有。还十分感概当时的人们真是团结,有情有义。”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概括了这部电视剧吸引观众的几个方面:一是仍然是家族叙事为主;二是故事性强;三是焦点是对准了主要人物的情感;四是具有丰富的、很生活化的艺术细节处理;五是体现出了中国老百姓的一种家国情怀。“闯关东的老百姓活着,不为了大清朝廷,而是为了爹娘,为了子孙后代和这片土地,但草民也要为国解忧,所以他们遇到外国入侵就会凝成一股绳。”

  专家们表示,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在《闯前》交相辉映,有大气,也有细腻,跌宕曲折的剧情、精彩的艺术细节充盈着热血沸腾的情义,让人看到了平民英雄的伟大之处,传递出强大的情感力量。

  电视剧创作要肩负社会责任

  研讨会上,专家对《闯关东前传》主创团队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给予极大肯定,认为目前一些电视剧从业人员缺乏一种高尚的境界、博大的情怀,从而导致时下不少电视剧作品文化品格不高,神剧泛滥,而《闯关东前传》能够深入生活,用心思考,将真情和人文关照倾注到作品中,使作品的境界和情怀有了不凡的宏大气象,可以说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有社会责任,有艺术担当的作品。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副主任张洁、大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盛之、黑龙江龙视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郭锡哲、大连天歌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缙村等代表出品方,和本剧编剧高满堂、导演王滨一道与专家进行了交流。高满堂认为目前的中国电视剧缺少“四气”,即历史剧缺乏正气,年代剧缺乏神气,当代剧缺乏地气,探索缺乏勇气。“今天我拿出《闯关东前传》,也想借此证明我说的和我努力的是一致的。创作《闯关东》三部曲,共用了八年的时间。到今天应该是和它告别的时候了。”第一部《闯关东》是从日俄战争写到“九·一八事变”,第二部从“九·一八事变”写到新中国成立,《闯关东前传》是从1868写到日俄战争前后。李准等专家认为这填补了中国电视荧屏的空白。

  编剧高满堂深入生活肌理,进行大量思考,将自己提炼出的对人生的真知灼见融入创作之中,饱蘸情感地展示出了中国近代一个历史阶段的乱世风云,更赞扬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中国传媒大学的王伟国教授表示,娱乐有优美和丑陋之分,有健康和病态之别。“现在泛娱乐化的思潮对立着现实主义审美精神,我们永远要提倡英雄主义,给我们感动的,才是创作的核心。”大家认为该剧收视的上扬也用事实证明老百姓对这样的创作是欢迎和追捧的,观众在观剧之时也完成了一次精神家园的回归。

  广阔的黑土地是创作富矿

  《中国艺术报》社长向云驹说,“这部电视剧,让我们思考中华民族这几千年经受的磨难和苦难,让人非常感慨,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感慨,让我们流泪,也让我们高兴。”《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指出,《闯关东前传》在地域展现上,有气势,有突破,有特点。电视剧的场景设立了多个地方,展示了关东韵味的风土人情,视觉形象丰富,场面辽阔。

  《文艺报》主编闫晶明、《当代电视》主编张德祥、《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李春利,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彦民,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副处长马佳,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的责任编辑钟勇、田军和节目统筹组组长郭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等与会。大家对剧中管家三兄妹的奋斗经历,艺术地演绎了形象生动、丰富动人的“闯关东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大家表示,《闯关东前传》围绕着“闯关东”这样一个民族大迁徙历史事件,经历了丁戊奇荒、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日俄战争等多个时代背景,折射出当时的历史风云变幻,让大家既看到了“家族史”的枯荣更迭,又看到了社会史的色彩斑斓,用家族史描写社会史,用社会史托举着家族史,成就了一幅宏阔、充满沧桑的历史画卷。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亚楠说:“黑龙江不但有丰富的物产,还是影视文化产业和创作的富矿。盼望像高老师这么好的编剧能够关注到当代的黑土地。”

  与会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方向侃侃而谈,研讨会原打算开2小时,最后长达3个多小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总结发言强调,“闯关东”是一个大题材,看了让人感觉兴奋、感动、心疼,然后还让人思考。他指出,一个好作品需要一个好团队的支撑,一个好剧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托起来,而一个好的平台也需要好的作品去维护。电视观众的收看兴趣需要电视台、评论界去培养,去引导,不能完全的放任自流。要引导我们的观众,看有意义的电视剧。他特别再次感谢高满堂,长期以来为央视提供优秀的作品。“他的剧本形成了品牌,很多观众说是高满堂写的就喜欢看,这种品牌性的东西也需要维护。”

  高满堂会后接受媒体访谈时袒露感恩心怀,他说感谢各界支持,感谢观众抬爱,感谢先辈闯关东人留下的足迹和宝贵精神财富,才得以使其能够以作品致敬先辈并与国人共鸣。他感谢这次研讨会,感谢领导和专家对《闯关东》系列的肯定,“各位对这部电视剧展开了全面深刻的讨论,在作品某些细节和人物间分合串联等方面提出的改进之处,对接下来的创作非常有帮助。”高满堂透露在闯关东系列收官后将继续情定关东黑土地,今年入秋将北上黑龙江,创作下一部剧本《雪乡绝恋》。“好的感情戏就是要让苍天垂泪,《雪乡绝恋》将是我专门打造的纯粹的爱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