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级女生》开始,选秀节目被中国观众广泛接受。而在选秀舞台上,总有一些歌曲长盛不衰,无论什么台哪个节目,你听到的总是那几首歌。
选秀节目除了捧红一些歌手之外,也是老歌翻身的平台。但是唱来唱去就那么几首的现象,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认为这样不利于音乐发展。
现象:唱来唱去就那么几首歌
今年,有近20档的音乐选秀类节目上档,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选手群体庞大,但是选歌的范围却不大,翻来覆去总是那几首歌。网友甚至总结了“选秀歌手必选十大流行金曲”来调侃这种现象。
比如,《中国最强音》选手秦妮当着郑钧的面演绎了《回到拉萨》,而《中国梦之声》云南流浪歌手朱国武的《回到拉萨》别有一番沧桑韵味。《白天不懂夜的黑》、《三天三夜》、《热情的沙漠》都是点击率比较高的歌。被李代沫唱红的《我的歌声里》、李玟《DI DA DI》、信乐团的《海阔天空》这些也都是选秀歌手的心头爱。
现实:老歌确实借此“翻身”
选秀拯救了一些过气的、难红的、原本被错过的歌手和歌曲。有些老歌,是通过某些特别的人的演绎,才重新翻红成为街头巷尾KTV的热门歌曲。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上海女歌手黄龄的《High歌》。这首歌以及原唱黄龄在选秀歌手频繁选择这首歌之前都不算太大众。2009年“快女”江映蓉总决赛的时候唱过,反响平平。等到“好声音”学员张玮演唱的时候则一鸣惊人。而且,很多网友对张玮这一版的喜爱超过原唱。也正是经过张玮的演绎,这首歌也彻底普及,甚至广场舞的阿姨都用这首歌来伴奏。
如果很多老歌翻红是因为选秀歌手重新演绎的关系,那么有些歌曲纯粹是借助了选秀这个平台。黄绮珊的《等待》一开嗓就被惊为天人,这首歌也随之大火。杨宗纬翻唱蔡健雅的《空白格》也起到了这种效果。
揭秘:改变老歌能使其焕发新生
《中国好声音》音乐总监李维敏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学员选择老歌为了保险,“如果选手唱了一首新歌可能评委都没听过怎么去评价他唱的好不好,选手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是不好。新歌需人捧,作为新人唱新歌则太冒险了。唱流行金曲就不同,如果唱得稍有新意,则很可能令评委记住,所谓歌捧人!而且现在音乐选秀的主体观众群是70、80、90,唱他们耳熟能详的歌更利于收视率。”
据记者了解,很多音乐选秀节目都备有歌单,选手从中挑选。原版《The Voice》就有150-200首歌的歌单,学员从中挑选歌曲,这些歌曲多数是流行金曲。
据李维敏透露,《中国好声音》并没有歌单,“学员最终在舞台上唱哪首歌,来自三方面因素,学员自己的意愿是最重要的,导师的意见学员对学员影响也很大,节目组有时候也会给出意见。但如何把一首老歌唱得有新意或者打动人,这个要看改编和学员唱功以及演绎。”
不过,李维敏也认为,虽然很多经典金曲已经问世多年,不过,依旧不乏活力,改变也能使其焕发新生。
声音:老歌多也因新歌乏善可陈
十三月唱片总经理卢中强认为如今的音乐选秀市场繁荣,对流行音乐的传播有巨大影响。不过,新歌难在这个舞台上出头也让他忧心。“其实观众觉得翻来覆去都是那些歌,这也反映了现在唱片的不景气。唱片公司基本上都在苟延残喘,新歌数量上就不多,而好歌又是凤毛麟角,多数新歌都属于乏善可陈。而很多优秀制作人都转行做影视剧歌曲或者更干脆去从事餐饮业了,这都是让人很无奈的事儿。”
通过唱经典老歌大红大紫,但自己作为歌手发片出歌了,却很难将歌唱红。不能不说这也是很多选秀出身的新歌手面临的尴尬之一。本报记者 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