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金《穹顶之下》在中国不如美国畅销

2013/7/2 10:56:4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穹顶之下》英文版的封面介绍上是这样写的: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用了25年的时间写就此书。在斯蒂芬·金的惊悚小说及改编的影片中还有一类不玩弄鬼神及特异功能,纯粹以平常人的心理阴暗面为题材的作品。

  《穹顶之下》英文版的封面介绍上是这样写的: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用了25年的时间写就此书。事实上,尽管斯蒂芬·金确实早已有此构思,但这部超长(1110页,336114个单词)的小说实际花了他480天的时间。也许对某些作家来说,这并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然而对一向以高效著称的惊悚大师斯蒂芬·金来说,这已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部超长的小说在内容上亦十分厚重,斯蒂芬·金野心勃勃地直面“9·11”之后的美国社会,试图把环保、集权、危机下的人性等主题一一呈现。这未必是一本如他所愿能让人一口气看完的作品,但仍不失为一部典型的斯蒂芬·金式的作品,而为书中场景罩上“透明罩”的做法虽不新奇却也颇有趣味。

  试图呈现“9·11”之后的美国困境

  彻斯特磨坊镇原本是一个平静的美国缅因州度假小镇,却突然被一个从天而降的透明“力场”笼罩。“地震”一刻过后,人们发现房子被摧毁,电力线被切断,汽车、飞机在它的交界处撞毁。戴尔·芭比原本只是小镇的过客,在偷偷埋葬一具尸体后决意离开小镇,却被意外降临的穹顶困于其中。戴尔发现,如果人触摸这个“力场”,除了轻微的发麻并没有太大的伤害,电子产品却会面临爆炸,然而声音、光、电波却能自由穿越它。糟糕的是,只有轻微的空气能够经由这个穹顶流通。

  很快,彻斯特磨坊镇开始变成人间炼狱。不仅有二十几个小孩癫痫发作,空气的温度亦开始上升;“力场”外面逐渐积聚灰尘和污染物,于是在小镇人的眼中落日成为“一只巨大的被污染了的鸡蛋”。尽管穹顶外的美国政府试图营救,却发现连坦克甚至导弹都无法穿破。

  如果说穹顶里温度的急速上升让人惶恐,那么人与人之间紧张气氛的升温则更甚。斯蒂芬·金的野心显然不仅是一部孤岛惊悚小说,而是把目光对准了美国自“9·11”之后面临的危机,试图呈现广义上的道德、信仰、环保意识与危机下的贪婪人性、腐败及集权政治的对抗。

  随着食物和水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小镇里大部分警察和消防员在穹顶降下时刚巧在镇外,于是权力开始在神秘外来客戴尔·芭比和镇议员吉姆·雷内身边聚拢。

  对吉姆来说,此次的危机不过是通往小镇权力巅峰的又一次挑战和机遇而已。他一手操纵了剩余的警力,并制造了一次食品危机以巩固自己对小镇居民的操控。与此同时,戴尔·芭比以及当地报纸编辑茱莉亚·莎姆威制造了一股反抗力量。很快,从最弱小的孩子到最温顺的金毛寻回犬都在这次神秘事件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即便是斯蒂芬·金的死忠书迷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太过“厚重”的书。《卫报》的评论是这样的:“这本书重得就像拖着一只巨大的鸬鹚在前行。”

  书中交织的诸多矛盾,以及以“安全”为名所生的偏执与暴力影射的正是小布什时代的美国政府。除了以生存为主线的矛盾,斯蒂芬·金亦用了很多心思让这部超长的小说更加好看,对穹顶的故事设置亦如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充满想象力和精巧安排,故事中的悬念和伏笔丛生,保持了阅读的快感。善用语言制造恐惧的斯蒂芬·金延续了一贯的阴冷笔风,在描述镇议员吉姆的时候让恐惧通过圣经隐喻显现。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成熟的小说家,斯蒂芬·金并未追求语言上的精益求精。

  《纽约时报》这样评论这部作品:“和斯蒂芬·金的上一部作品《杜马岛》(Duma Key)(2008),或者很多作品一样,《穹顶之下》亦是一部有艺术上的残缺感的象征之旅。读者将随小说一起用上帝的眼睛俯瞰众生——由众多连环的故事和众多角色组成的不那么仁慈的世界。”

  小说和电影

  1947年,斯蒂芬·金出生于美国缅因州一个贫困家庭。三岁时父母离异,他和哥哥皆由母亲抚养成人,全家的生活仅靠母亲在一家智障收容所工作的收入支撑。斯蒂芬·金早年在州立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毕业后因工资菲薄而走上写作之路。与年轻女作家塔比莎的相遇改变了他的一生。塔比莎不仅成为他的太太,更促使了他第一部小说的出版——是塔比莎从废纸篓里发现了斯蒂芬·金的小说手稿,鼓励他去投稿。那部几个月后顺利出版的小说就是斯蒂芬·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他第一部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魔女嘉莉》(Carrie)。

  1970年代中期,斯蒂芬·金声名渐起,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在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上总是位列榜首且久居不下,成为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在好莱坞有个说法——斯蒂芬·金的所有作品最终都会变成可动画面。既然如此,不妨以改编的影视作品来梳理一下他庞大的作品群。

  斯蒂芬·金的小说作品改编成的影片常被贴上两种标签:恐怖和惊悚。前者主要指赤裸裸地能引起生理上的恐惧,后者则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转折及***的揭露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刺激。不过这二者常在他的作品中同时存在且难以区分。

  斯蒂芬·金的早期影视改编作品,即1990年代之前的大都是真正的恐怖类作品。例如于1982年发行的《幽冥怪谈》(Creepshow),就是以系列的鬼怪故事撑起整部电影。《凶狗古卓》(Cujo, 1983)则开创了动物类恐怖片的先河。《玉米儿童》(Children of the Corn)系列则是他最长寿的改编作品,这部描述小镇上凶性大发的儿童们合力消灭大人的故事从1984年到2001年共拍了七集。1995年发行的《绞肉机》(The Mangler)则堪称此类影片中的血腥之最,影片开场二十分钟一位女顾客受害的镜头足以让今天文明的观众立即退场。

  尽管这些早期的改编作品贩卖的只是血淋淋的美式恐怖,斯蒂芬·金区别于平庸恐怖片而发掘出日常生活中温和之物恐惧一面的特质仍能让观众在某个瞬间汗毛倒竖。当然,斯蒂芬·金最成功的仍是惊悚小说及由此改编而来的影片。比如他的第一部作品《魔女嘉莉》,和那部著名的《闪灵》(The Shining)。想必大多数观众都对导演库布里克那个著名的长镜头跟拍印象深刻:镜头一直跟随丹尼骑着三轮童车在长长的走廊里穿行,不料前面突然出现一对孪生女童。虽然荧幕上丹尼一点害怕的表情都没有,全片也无任何血腥镜头,却足以让观众冒冷汗。《闪灵》长年来都是在各种最佳恐怖片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不过据说斯蒂芬·金并不喜欢库布里克的改编。

  斯蒂芬·金常会将特异功能与适当的科学推断联系起来,从而使这部分作品具有科幻的因素。1992年发行的《锄草人》(The Lawnmower Man)讲述政府虚拟现实实验室的科学家在实验的过程中产生了超乎寻常的意念力,最后在虚拟实验室将自己的意志和互联网连为一体,完全摆脱了肉身,成为信息世界精灵的故事,与开创时代的日本科幻动画片《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斯蒂芬·金的惊悚类作品中,还有一类题材很神秘、无法用正常推理解释的作品。这类作品往往发生在一个准封闭的环境中,奇妙事件的发生会让观者产生强烈的与现实的剥离感。比如同在1993年发行的两部影片:《黑暗的另一半》(The Dark Half)和《必需品》(Needful Things),前者讲述的是畅销小说作家与自己创造的另一个自我斗争的故事,后者则讲述了由一间便利店引发的整个小镇居民间的非正常暴力行为。两个故事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神秘氛围却一直保持到影片结束。

  在斯蒂芬·金的惊悚小说及改编的影片中还有一类不玩弄鬼神及特异功能,纯粹以平常人的心理阴暗面为题材的作品。无论是1990年的那部关于陷入极端虚幻情节而无法自拔的女主角的《危情十日》(Misery),还是1998年的揭示普通人心中隐藏着可能成为下一个希特勒的《潜质学生》(Apt Student),皆属此类。

  当然,惊悚大师也并不总是制造恐惧。斯蒂芬·金还有一类可以称之为“正剧”的作品,比如《肖申克的救赎》(Different Seasons)、《绿里奇迹》(The Green Mile)以及《亚特兰蒂斯之心》(Hearts in Atlantis)。这类作品尽管亦有所谓的“奇迹”场面,珍贵之处却是向观众提供的活下去的希望,以及美好生活从每一天的小事开始这一老套但温情的观点。

  中国读者先看电影再看书

  因为《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闪灵》等电影的成功,斯蒂芬·金在中国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他的作品目前已经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和99读书人共出版了近20种,拥有一定的忠实读者,但远远比不上斯蒂芬·金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

  斯蒂芬·金写作几十年,作品70余种,但中国大陆对他的翻译和引进也只是这五六年的事情。重要代表作均已经出版,除了《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闪灵》,其他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撒冷镇》、《尸骨袋》、《杜马岛》、《黑暗塔》系列等。《穹顶之下》的版权据说两三年前已经由99读书人所买,但这部超过1000页的小说目前还在翻译中,错过了这次影视剧上映的最佳营销时间。

  除了《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等少数几部小说,斯蒂芬·金小说在国内并不属于畅销小说,与这些小说在美国的表现形成强烈反差。斯蒂芬·金的每一部小说在美国几乎都是畅销书。斯蒂芬·金小说的译者之一、作家于是以她一直在翻译的《黑暗塔》系列为例,这部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系列小说,在国内的接受度就不高,美国都已经快要出第八卷了,她还在翻译第四卷。“如果没有影视改编的介入,这部小说为中国读者广泛接受的可能性就不大。斯蒂芬·金小说的畅销跟影视剧改编关系很大,他的小说在美国出版,然后被改编成影视剧,中间相差的时间不远,但等这些书翻译成中文,跟电影上映差的时间就已经很久了。”

  于是认为,造成这种反差有多个原因,“首先斯蒂芬·金从他年轻时期从事写作开始,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读者,这些读者跟作家本人一起慢慢变老,中途还有新的读者加入其中。但我们这里的读者,完全是从零开始接受他。”

  美剧《穹顶之下》的故事设定在缅因州的小镇,其实斯蒂芬·金的绝大部分小说都以他生活的缅因州小城镇为背景,于是说:“在他的小说里会细致地描写这些缅因人的吃喝玩乐,他们的穿着,他们听的音乐,他们喜欢的球队,这些球队什么时候赢的,怎么得分的等等。这些背景同时也是小说线索的一部分。这些描写对美国读者来说,真的是喜闻乐见,但对中国读者来说恰恰是最陌生的,可能会觉得琐碎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