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第10放映室》停播 央视回应在改版

2013/7/4 15:07:0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央视10套介绍电影的节目《第10放映室》传出停播消息。早报记者昨天致电《第10放映室》工作人员及央视总编室,对方表示,《第10放映室》进入改版调整阶段,目前只是暂时停止播出,节目将在改版后重新播出。

传《第10放映室》停播 央视回应在改版

  央视10套介绍电影的节目《第10放映室》传出停播消息。早报记者昨天致电《第10放映室》工作人员及央视总编室,对方表示,《第10放映室》进入改版调整阶段,目前只是暂时停止播出,节目将在改版后重新播出。

  今年3月就停播了

  7月1日凌晨,《第10放映室》的编导张小北在网上答网友提问时透露:“年底没《第10放映室》了。节目停播了。”这条消息让喜爱《第10放映室》的观众和知名影评人都大为哀叹,忍不住吐槽是不是因为今年的“烂片”太多才导致停播。

  《第10放映室》是央视科教频道(CCTV10)介绍电影文化的特色电视栏目,2003年推出。每年年底,该节目都有一个吐槽当年电影的恭贺系列盘点。该盘点历来语言幽默犀利,针砭时弊,在内地的电视节目中比较少见这样“心直口快”的影视评论。很多网友已经在期待它盘点今年的烂片。

  据悉,《第10放映室》今年3月23日就已因改版停播,原计划在7月拍摄改版后的样片,没想到编导张小北近日却透露了到年底都不会出现《第10放映室》的消息。停播消息传出后,《第10放映室》的前主播龙斌也在微博上回应网友的询问,他表示他对节目有很深的感情,对于停播也很遗憾,“至于节目为何停播?何时复播?复播之后还是不是《第10放映室》?年底的恭贺系列还会不会有?这一切的问题我都回答不了!一:我已不是十放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二:能告诉大家的仅是知道在改版进行中而已!”

  张小北昨日也在网上作出说明,“节目停播是10套正常改版导致的,并非节目本身出了什么问题。从2003年开播至今,《第10放映室》已经10年了,也是一个节目的正常寿命了。后续的改版,是基于10套的整体节目方向而进行的,都是正常的节目变动。”当记者向张小北求证,节目是否“因为犀利评论招来横祸”时,他再次强调:“真的不是因为吐槽!”并透露近期正忙于节目改版的准备工作,但对于“复播”日期,张小北未明确答复。

  何时复出暂无消息

  记者采访了节目组的其他工作人员,对方也表示《第10放映室》正在进行改版和节目调整,“现在的停播只是暂时性的,等到改版和调整后,《第10放映室》会重新和观众见面。”但是对于节目如何改版调整,是否会修改节目名字,节目如何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与观众见面等这些问题,他表示都有待领导的商榷。但是依然可以推测,以观众对节目的热爱程度以及节目的优秀制作水平,《第10放映室》仍然有望“死而复生”。

  停播消息传出后,微博上的“大V”影评人、媒体人一片惋惜之声,“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节目,为什么停播呢?”“快过来一起求《第10放映室》复活!”有些网友还评论道:“还没有来得及吐槽《富春山居图》和《小时代》啊!”

  在《第10放映室》的讨论室、贴吧等网上平台,网友纷纷整理每年度的恭贺系列经典评论,以此“纪念”《第10放映室》。这些犀利点评非常贴近年轻人的语言,但并未一味“毒舌”,而是有理有据有对中国电影的思考。

  电影篇:

  《敢死队2》:这是一部看十遍预告片和一遍电影基本上没有区别的电影。

  《超凡蜘蛛侠》:蜘蛛侠最后获胜的关键,就是他能深刻领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每次都能以当代活雷锋的姿态,赢得广大市民无私帮助,从而完成他超级英雄的孤独自我救赎之路。

  《诸神之怒》:对于不太熟悉希腊神话的观众,这个故事里的坏人和好人都很难辨认,除了他们手里的叉子在数量上有所不同外,其他的都差不多,反正一通打,从头打到尾,然后结束了。

  《春娇与志明》:整部电影虽然绝大多数场景都是在北京拍摄的,但它在精神气质上仍然是一部香港电影,有一种香港人和北京人都看不太明白的感觉在里面。这种感觉经过发酵之后,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一个香港文艺青年到了内地,肯定不会是普通青年。那他是什么呢?

  《饥饿游戏》:这部电影唯一值得我们警醒的细节就是它告诉所有电视工作者一个严肃的真理:如果节目收视率不好,制片人就得去撞墙。

  《寒战》:这部电影在整体制作上属于近年来确实难得一见的佳作,但在剧作上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两位兼任编剧的新导演梁乐民和陆剑青在把握这个故事时,显得有些拘谨和局促,让人感觉讲故事的人比听故事的人还要紧张。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喜羊羊大电影真的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它每年都如期而至,然后拿一份该拿的钱,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像过年领红包一样,给钱的和拿钱的都开心祥和,各得其所。唯一值得我们担心的就是,看着喜羊羊长大的小朋友们可能会真的觉得用平底锅敲自己老公的脑袋会很好玩。在此严肃地提醒一下小朋友们,这样做,是会出人命的。

  《暮光之城4(上)》: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就是告诉大家,谢天谢地,这个系列终于快要结束了。

  《大武当》:这部电影能被提及,完全是出于我们节目一贯的“恶趣味”。能让观众在影院里感受到牙医诊所里才能体会到的刺激,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值得给大家预个警。另外,给那些跃跃欲试的观众提个醒儿:不要把《大武当》和《大武生》搞混了,虽然二者的区别其实并不大。

  《战马》:对于斯皮尔伯格这种级别的导演,他失手的几率已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如果一定要挑剔,本片的缺点就是太完美了,以至于它损失了一种让观众长久铭记它的力量。

  《国王的演讲》:从1995年,中国开始引进好莱坞分账大片后,中国观众开始在影院大银幕上接触到各种强调视觉奇观和感官刺激的好莱坞影片,加上相对收入而言的高票价政策,让他们逐渐在电影消费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那就是极尽奢侈之能事,看电影就一定要看大片,大明星,大制作,大阵仗,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最好的大片还得是IMAX的,如果能有3D那就更好了。总之,如果一部电影没有这些标榜它昂贵奢侈的元素那就不能吸引足够多的观众。面对这样的消费心理和市场环境,《国王的演讲》这样的电影如果没有奥斯卡小金人的耀眼光环,它甚至都不能进入引进片的行列。

  《一九四二》:对于冯小刚导演这个岁数的中国导演来说,他们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无法忘怀的冲动,总觉得自己要对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说点什么,才算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导演的使命。在张艺谋、陈凯歌之后,冯小刚导演终于攒足了劲儿开口说了点什么。至于说它能不能被历史和观众记住,我们现在还是不要急着下结论吧。

  《明明》:这部影片是2007年度毫无争议的烂片之王。作为一部商业上完全失败的电影,在艺术上也开创了新的烂片记录。如果以海平面作为平均水准的话,那么本片就是无底深渊。如果你认为它是爱情片,它却有打斗。如果你认为它是动作片,它却有科幻。如果你认为它是科幻片,它却有现实。如果你认为它是文艺片,可它看着还挺恐怖。最后你以为你明白了,因为看到了张信哲,觉得它是个MTV。可是你最后还是没有想到,张信哲演的却是一个变性人。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步步突破了观众的心理防线,让人们绝望的知道,原来烂片还可以这么烂。

  《疯狂的石头》:借助一句年度流行语来概括本片,那就是——《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继承了黑色幽默电影的光荣的传统。盖·里奇、汤姆·提威克、昆汀·塔伦蒂诺及所有无厘头港片在这一刻灵魂附体!在这一刻,宁浩不是一个人在拍片,他不是一个人!在他身后,至少还有几千张DVD!

  电视剧:

  《北京爱情故事》:长达四十集的《北京爱情故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片段:花花公子追爱史、乡村青年堕落史以及道德青年左右摇摆史。这个故事的最大魅力和最大败笔都在于它是一个正在经历尘世浮华的年轻人试图自省的作品,然而,或许是因为能力,或许是因为悟性,在故事的倾向性和价值观上本剧经常性地出现摇摆,看到最后,我们会越来越疑惑:这部电视剧究竟是想说些什么呢?

  在这部连续剧播放的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人物的争论,无非是喜欢那个、不喜欢那个,但是故事到了最后,没有一个人物有好的结局。这或许是因为在北京奋斗的青年们时时刻刻要对抗的是一个将所有的理想、道德、情怀、追求都物化的社会。而被物化的那些最严重的就是爱情。也正是因此,当物化的城市遇到物化的爱情,成就了这部《北京爱情故事》,但实际上,这部连续剧既不是关于北京也不是关于爱情的,它只是一群生活在大城市里对爱情充满臆想的人所设置的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对这些符号化的人物们的对号入座,仿佛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圣天门口》:对于电视剧《圣天门口》最准确的评价莫过于热词:不明觉厉。不明觉厉就是一种因为看不懂而产生敬畏的感觉,也是广大文艺青年最常见的心态之一。简单来说,不明觉厉的精髓就是一个“熬”字。就是一路hold着,不管别人如何不理解都hold着,等你hold到底大家也就认了,而且还会觉得你很牛,于是你就赢了。

  (摘自《第10放映室》解说词,由第10放映室贴吧黑暗骑士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