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成热门话题:音乐爱好者要有版权意识

2013/7/10 18:36:5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近日,一条有关音乐作品抄袭的微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昨日,深圳商报记者联系到了当事人喻一鸣和深圳市版权协会秘书长陈燕,对此问题进行了采访。”  深圳市版权协会秘书长陈燕在听过这两首歌后表示:“这个要仔细研究,不能简单下判断。

  近日,一条有关音乐作品抄袭的微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来自深圳的微博网友“IRENEF”认为,电影《小时代》的片尾曲《热雪》抄袭了她和好友喻一鸣的原创作品《For You》,网友们也对此议论纷纷。昨日,记者联系到了当事人喻一鸣和深圳市版权协会秘书长陈燕,对此问题进行了采访。

  是否抄袭还需仔细鉴定

  喻一鸣是《For You》的作曲人,接到记者电话的时候他微微有些惊讶。对于《热雪》是否抄袭《For You》,喻一鸣表示不好说。“毕竟我不清楚《热雪》作者刘大江的作曲思路是什么样的,但是对比来看,至少他的主题旋律有一半是和我的曲子差不多的,很相似。”

  微博上不少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网友“红盆呀”吐槽道:“许多歌曲都被抄袭在无形之中,一种说法叫借鉴,一种说法叫模仿。”名叫“万娜”的网友则说:“客观地说主歌部分的确非常相似,但相似处仅仅只有一个8拍。一个8拍非常短暂,极有可能是雷同。想要维权说抄袭,必须连续8个8拍都雷同才行。”

  深圳市版权协会秘书长陈燕在听过这两首歌后表示:“这个要仔细研究,不能简单下判断。”他认为,判断是否属于抄袭有三个重要步骤:第一是抄袭者是否有条件接触到原曲,第二是抄袭者的作品与之前作品的一贯风格是否违背,第三才是从两部作品相同的小节数进行判断。“两首歌的曲调比较雷同,但里面的配乐和g.c部分是不太一样的。原曲是在网络上发布的,肯定有接触到的条件,接着就要判断《热雪》与作曲人刘大江以往作品的风格是否一致,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鉴定。”

  非职业创作人缺乏版权意识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创作《For You》的时候喻一鸣还在读高中。“音乐对我来说只是兴趣爱好,只能说我们是业余音乐人,对维权这方面缺少了解,这是我们比较弱势的地方。”喻一鸣说,“我现在就希望有一个权威的人或机构帮我鉴定一下,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非职业音乐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做完一个曲子马上就放到互联网上去推广自己。”陈燕表示,作品一旦被抄袭,原作者很难证明自己是第一作者,也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作者如果有资金支撑,会选择打官司,但这个方法耗时耗精力。除了要证明作品是自己原创的,还要找机构去鉴定相似之处有多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陈燕表示,很多缺少资金的创作人很无奈,只能通过舆论揭露一下侵权现象,最终不了了之。如果直接联系抄袭者的公司,这些公司实力很强大或者事先做了防范,也很难凭个人能力去和公司抗衡。

  “时间戳”改善维权现状

  如何避免自己的作品被抄袭?陈燕建议非职业创作人多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或者去一些音乐协会参加这方面的活动。“我们跟深圳一些电台和音乐协会都会定期搞版权普法的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作者的版权意识。”此外,陈燕还推荐创作人用技术手段来保护自己。一种做法是申请版权,把创作的曲调写下来,然后去版权局申请著作权,当被抄袭的时候可以作为证据。

  “还有一种做法,我们协会推出了一个叫做‘时间戳’的电子自助保护工具。当你完成谱曲后,想要上传到互联网,可以第一时间把这首曲子的文件加盖‘时间戳’,就能证明你这首曲子是什么时候完成的,什么时候上传到网上的,这也是将来打官司的证明。”陈燕所说的“时间戳”是网上电子商务安全服务项目之一,能提供电子文件的日期和时间信息的安全保护。据了解,只要登录深圳市版权协会,就可以加盖“时间戳”。

  “深圳每年使用‘时间戳’服务的作品有1.6万件,我们的TSA电子证据采集固化系统对此有记录。都是事先做了防范,然后再发布到网上。”据悉,全市每年有200个案例通过TSA电子证据采集固化系统取证成功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