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雅艺术惠民演出活动启动

2013/7/10 19:36:4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由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文化厅共同开展的“高雅艺术惠民季”——全省各级文艺院团公益惠民演出活动于今日全面启动。2007年7月,辽宁歌舞团与辽宁大剧院合并组建辽宁演艺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演出实力,拓展了发展空间。

  本报讯 由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文化厅共同开展的“高雅艺术惠民季”——全省各级文艺院团公益惠民演出活动于今日全面启动。在未来三个多月里,各级文艺院团将在我省各地陆续奉献精彩演出,引领老百姓走近高雅艺术,并真正读懂这些艺术。

  日前,辽宁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联合组织全省各级文艺院团深入开展公益惠民演出活动。此次活动主体覆盖全省各级文艺院团,是继“送戏到基层”和“高雅艺术进校园”之后的又一文化惠民举措。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我们对于各院团的演出活动报道在前期就已经陆续开始了。而从今日起,系列活动将渐入佳境。

  惠民季演出将集中在辽宁大剧院等22家剧院联盟剧场举办,仅省直4家文艺院团就计划半年内演出78场,演出剧目涵盖话剧、芭蕾舞、歌舞晚会、交响音乐会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不乏《女儿风流》、《天鹅湖》等经典剧目。

  此次活动演出经费将由财政负担,采用政府“买单”、院团演出、群众“看戏”的形式进行。省文化厅艺术处同志向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透露,绝大多数演出场次是免费的,少数演出虽然售票,但因为有财政补贴,费用比同类商业演出的票价也低很多,是绝对的“惠民价”。

  虽然在价格上惠民,但演出质量并没有降低,全省各级文艺院团都制定了详尽的计划,精心挑选剧目,保证演出质量。他们还专门为少年儿童、低保人群、残疾人士、进城务工人员等量身打造精彩的文艺节目,以保证每场惠民演出都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

  与此对应,本报将在未来三个多月时间里持续推出“高雅艺术惠民季”系列报道,不仅涵盖演出服务性信息,还包括优秀剧目进行推介、院团明星故事,以及策划有奖问答活动、微博有奖征集观后感以及邀请明星大腕进行互动讲座的方式拉近您和高雅艺术的距离。

  如果您能走进“高雅艺术惠民季”的演出现场,并跟紧我们的报道和互动步伐,那么三个月后,芭蕾舞、歌剧这些高雅演出在您的眼里将不再是“阳春白雪”般晦涩难懂,您也会对演出的某些细节做出准专业的解读和理解,并陶醉其中。

  院团简介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

  1951年10月成立。当时名为东北人民艺术剧院。1954年8月东北行政区撤销,原辽东话剧团和辽西话剧团并入剧院,改名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直属辽宁省人民政府。1999年3月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并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使该院成为包括话剧、声乐、舞蹈、电声乐团、电视艺术中心等为一体的国内大型专业艺术团体。在中国的话剧史册上,辽艺占有举足轻重之位。它甚至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徽章式的演剧风格体系。这个风格体系是在现实主义与民族化的结合上创建的,是辽艺一代代艺术家在舞台上探索耕耘出来的。

  辽宁芭蕾舞团

  辽宁芭蕾舞团的《天鹅湖》于1980年在沈阳首演,当年演出108场次,座无虚席。 1982年该团创作了中型中国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并于1985年加工创作并排演,引起巨大轰动,被中外观众称之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院团保留剧目。以吕萌、焦洋为代表的新生代辽芭人在近年国内外芭蕾舞比赛中多次获奖。吕萌获第20届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2002特别大奖”;焦洋获第四届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

  辽宁歌剧院

  一直以来,歌剧被认为难有演出市场。但辽宁歌剧院历史上,却有着歌剧巡回演出的恢弘之举。 2002年2月至5月间,辽宁歌剧院带着原创歌剧《苍原》《沧海》及交响音乐会3台大型剧(节)目,先后在沈阳、台北、澳门、广州、佛山、深圳、南宁、武汉、石家庄、北京8省10市巡回演出了27场。演出以台北为起点,北京为终点,行程约9100公里,这在中国歌剧演出史上称得上是一次壮举。2004年6月,“《苍原》——中国歌剧万里行”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

  辽宁歌舞团(现为辽宁演艺集团)

  辽宁歌舞团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中,创作演出了大量优秀的舞蹈、舞剧、音乐、歌剧和杂技节目,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舞蹈家、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词作家和舞台美术家。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一等奖(金奖)31项,优秀奖24项,代表了辽宁民族歌舞艺术的最高水平。 2007年7月,辽宁歌舞团与辽宁大剧院合并组建辽宁演艺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演出实力,拓展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