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神魔剧”的问卷调查
陈浩民版“济公”
群魔乱舞,似乎已经成为暑期档电视荧屏的常态——两大一线卫视在黄金档展开“神剧”PK,《活佛济公》《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霸占白天档,接下来,还有《追鱼传奇》,一部讲述人妖仙凡恋的故事。有网友戏称,“要知道中国的孩子有没有放暑假,看看荧屏就知道,如果还珠、新白在重播,以及雷死人不偿命的神剧再现,就说明暑假真的到了”。
本报记者沈参实习生赵栋长沙报道
如果说,几年前我们还在为一部神剧的出现而大惊小怪;现在,一个没有神剧的夏天,似乎已遥不可及。连续霸占几年暑期档、堪称神魔剧典范的《活佛济公》在酝酿第四部;《新济公活佛》也在拍摄中,“济公”陈浩民成了被“争抢”的对象。打造《活佛济公》的简远信很愤怒:有人在抄袭,复制他的成功路径。昔日被人嘲笑,如今俨然成了高富帅级的“成功案例”,有业内人士称,这些“雷神剧”已逐渐形成产业式发展,在改变电视剧市场的整体格局。
为什么
放假了,遥控器掌握在孩子手里
为什么暑期档会“神剧”扎堆?对于电视台而言,答案只有一个:因为观众。暑期档哪种类型的观众最多?答案是:孩子。
“暑期档的受众普遍年轻化,掌握遥控器的是孩子,所以神魔剧会更加受欢迎。”江苏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刘原表示,以往的收视率已经证明,这样的编排是正确的。这也是不少电视台的共识,而某卫视负责人透露,暑期档以来,全国收视第一的频道是央视少儿频道,“这都是青少年拉动的,从这就可以了解目前(暑期档)主要受众是哪些”。
有种说法是,神剧会将部分观众“驱逐”开,但云南电视台采购中心负责人周焰然说,其实电视观众群体的构成早就相对稳定了,“不看电视的人早就不看了,这群人已经不在电视台的考虑范围内”。
“对电视台来说,电视剧不是艺术品,而是一种大众消费的文化艺术类产品,要有观众看,才有生产效果。大家都希望能买到又叫好又叫座的剧,还能引导观众,但是目前没有,”湖南卫视一位负责人说,在没法做到市场和艺术共赢的时候,“就只能迎合观众的需求,只有在观众接受的情况下你才能谈引导”。
解读·电视台
正剧功力不足,就别嫌“雷”
湖南卫视播过不少“雷剧”,但湖南卫视总编室某负责人认为,“雷”只是外行人的看法,“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不同的受众,这也是规律。像《天天有喜》,这种剧你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想,因为它本来就不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在他看来,这些神魔剧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属于“老少咸宜无害型”,“如果仔细去研究会发现,它们很懂观众,懂得市场需要什么,那些笑点很符合现代人心理,这种又没有血腥又没有宫斗,轻松活泼又简单易懂的剧,才适合孩子来看,或者是一家人一起看。这就是《还珠格格》播了这么多年收视率还是好的原因,但是也不可能老是播还珠吧”。
收视率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目前的历史剧《精忠岳飞》、职场剧《杜拉拉升职记2》,没能敌得过《天天有喜》和《新洛神》的“包抄”。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恰恰是因为正剧本身“功力不足”,才将市场拱手相让,资深媒体人梅子笑就表示,“别把雷剧当成正剧收视率不佳的借口。即便现在在播的两部神剧,收视率也不过1左右,娱乐性强的电视剧盛行,源于正剧的软弱及缺位”。
对于电视台而言,类似教训并不罕见。“我们播过《大明王朝》《青瓷》,但是收视率怎么样?”湖南卫视某负责人这样说道,“市场就是这样,就算经典大片,也不是这个时间段的宠儿,大家偏好不动脑筋的东西”。
解读·制作方
少限制有市场,风险还小
从《灵珠》到《天天有喜》,再到《土地公土地婆》《新济公活佛》,拉风娱乐影视公司似乎在“雷神剧”的路上越走越远,被网友列入“四大雷剧公司”。
“在我看来,‘雷’这个评价本身就有问题。我本来的定位就是神话喜剧,就是会有一些无厘头搞笑的元素存在,为什么要跟那些正剧放在一个体系里衡量呢?”拉风娱乐副总裁陈春霞也是几部“神剧”的出品人,“我们的剧最初定位就是减压,让大家回家乐呵一下,就是让你很轻松地看,所以加入很多搞笑桥段和台词,这些都是为风格而设计的”。
除了个人偏好,陈春霞称其中也有政策限制的原因,“我很喜欢周星驰的喜剧,但其实在国内做现代喜剧限制很多,你需要顾忌很多东西,很难写,那我就把这些元素放到神话题材里,神话喜剧可以说是限制最少的,你可以天马行空想象”。而且这类剧风险也小,“把画面做得漂亮,演员妆容做得漂亮,多设置一些笑点,但主题还是真善美,就会比较好”。
“像有些历史剧,层次感更高,厚重感也重,我很喜欢,但我做不了,这需要很大的文化底蕴来做”。陈春霞说,公司也在筹备一些比较严肃或者深层次的题材,“但是这些剧,从剧本到演员到制作成本,没有个三年时间是很难打磨出来的,做好了,市场反应就很好,做不好,也挺难说”。
至于“雷神剧”纵横暑期档,在她看来,不是公司的选择,而是市场的需求,“作为影视公司,我们做一个项目必须要考虑市场的情况,像一些历史题材、现代婆媳剧,可能它的受众就会比较单一,但我们这些剧,小孩子喜欢看,老人可以看,中年人来看上一眼好像也没问题”。
个案
简远信:抓到了观众的心,收视就不会差
编剧、制作人简远信被称为“神剧第一人”,当年他打造的《回家的诱惑》在湖南卫视创下收视破5的超记录,之后,不管是豪门情感大戏还是搞笑诙谐神话剧,他总能在争议声中赢得观众手中的遥控器。连续三年的《活佛济公》,今年的《新洛神》,简远信出品成了暑期档必备。口味奇葩,偏偏屹立不倒。
“观众的口味其实是很包容的,”简远信说,自己会根据不同类型的题材选择不同的方式说故事,“像我做婆媳剧,就会很虐心。但暑期档的收视群体会是孩子,那就搞笑一点,欢乐一点,但是故事绝对是真善美的,让孩子们看了可以受到教育的,我觉得《活佛济公》就是,它包了一层搞怪的外衣而已”。
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真正去研究观众想看什么的人,“我在上海的时候,会打电话去朋友家,问问家里老人最近在看什么剧,觉得我的剧好不好看,我还会去跟街坊邻居聊天,他们才是电视机的主力群体,有多少人去做这个事情呢?”
在他看来,收视率就能证明观众的选择。“如果真的不好,收视率就会下降啊,但是没有。说白了就是这样,这很现实很客观”。而网上的质疑,在他看来更多的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可是他们压根就不看剧”。
他自己也看了很多剧,像《楚汉传奇》《精忠岳飞》,“之前碰上《精忠岳飞》,我其实挺提心吊胆的,但我看了一点,觉得可能是因为题材限制或者拘束比较多,,戏剧张力感觉不够”。他认为剧本始终是最关键的,“我的剧会有很多创新,但核心故事却是好看的。任何戏剧,你抓到了观众的心,那收视就不会差”。
[轨迹]
2010年,江苏卫视暑期档播出《活佛济公》,混搭造型及穿越台词引发争议。
2011年暑期档,济公与他的黄金搭档们再度降临,湖南卫视《新还珠格格》的加入,也引起吐槽声一片。
2012年进入神剧爆发年,《钟馗传说》《轩辕剑》《活佛济公3》,让这个“神魔战场”越发激烈:嫦娥唱英文歌,济公说伤不起,满天神佛都玩起ipad。
2013年,《天天有喜》《新洛神》来了。
[调查]
本报联合大湘网发起调查。截至11日19:30,参与调查的网友多为15—25 岁(65.87%),在“怎么看待神魔剧”这个问题上,38.89%的网友认为“很搞笑轻松,挺好看”,34.13%表示没剧看时可以瞅瞅,表示太雷坚决不看的只占11.11%。
[标配]
造型奇葩 神剧第一要义是非主流,正常审美已经远离——各色眼影、粗浓眼线、撞色服装,造型还要足够奇葩。《天天有喜》里,谭耀文那一头金色的长发搭配一身金光闪闪的战袍,让网友吐槽俗到极点,“要不要让他穿成个金萝卜似的啊”。
台词穿越《活佛济公》将现代化台词加入到神魔剧,自此各种后现代、中英文结合的网络语言成为“神剧”必不可少的标签。在这点上,《天天有喜》堪称标杆。剧中陈浩民张口就是“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
剧情离奇“神剧”的神奇还在于无厘头,于是你可以在《钟馗传说》里看到变成现代化游乐场的天庭,神仙们骑着飞行器说“Hello”,一群仙女唱起《myheartwillgoon》;也可以看到曹操与曹丕父子俩为了争个女人大打出手这样“大逆不道”的剧情。果然,在暑期档的荧屏,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表演浮夸在整体浮夸的电视荧屏,指望演员精准入戏本身就是一件难事,但如果每个人都在唱大戏,那就只有“神剧”才做得到。在这里,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和表情都要做到极端化才算出色完成任务。
总结词
从“注水剧”、“剩剧”再到“神剧”,荧屏暑期档观察将告一段落。电视圈里的这些现象,或有各自不同的成因,但在电视台或制作公司眼中,大概脱离不了“收视”或“市场”这些词。在他们看来,收视率就能证明观众的选择,而观众的需求就代表市场的需求,这很现实。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千篇一律的雷同剧,不疯魔不成活的神魔剧,是跟风、混乱、粗制滥造……但愿暑期档,不会成为影视圈泡沫的折射。看似美好,实则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