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上海电影节印象

2013/7/13 1:06:3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综艺》:但这些年德国有不少新人文艺类电影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比如获得奥斯卡的《窃听风暴》,还有你的《四分钟》。2013年,黄真真执导的爱情片《被偷走的那五年》首次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且为入围影片中惟一部女导演执导的影片。

第十六届上海电影节印象

  本届电影节从内而外传递出进一步向商业、市场方向靠拢的明确信号。方向性调整也使得今年的活动在不少层面出现了磕绊,从而使其成为近几年遭受争议最多的一届上海电影节。

  2013年6月24日,为期9天的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今年是上海电影节创办20周年。本届电影节从内而外传递出进一步向商业、市场方向靠拢的明确信号。方向性调整也使得今年的活动在不少层面出现了磕绊,从而使其成为近几年遭受争议最多的一届上海电影节。

  转型之年

  今年的金爵奖在业内外遭遇不少争议,尤其是入围的华语片。虽然往年金爵奖否认选片口味较偏重于文艺,但这里一直是本地文艺片一个重要的亮相平台。事实上,近几年来很多在华语影坛赢得广泛赞誉的文艺小片最初都是在上海被发掘,例如2011年的口碑双雄《钢的琴》《Hello!树先生》,去年高群书的《神探亨特张》也是从上海节走上了四处获奖之路。

  不过,今年金爵奖的选片风格大变。本届共有3部华语片入围,包括摘得影帝、影后奖的《激战》、上影集团运作了多年的《神奇》,以及在最后时刻拿到龙标、“惊喜”入围的爱情片《被偷走的那五年》。虽然题材、类型不同,但这三部电影均属于标准的商业电影,跟上海电影节的传统审美有所区别。至于三片的实际品质,记者尚未看过,无法置评。不过就媒体反响来说,本届金爵奖的选片是近年来最受争议的一次。记者从不同渠道获悉,在评委会内部,一些影片的质量也引起了质疑和争论。

  虽然评奖单元是A类电影节的门面,但对本地电影业界而言,上海电影节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其作为新片发布及宣传的平台。

  近几年,随着本地电影的崛起,以及更接近中国电影政策、决策中心的北京电影节的出现,上海电影节更多成为了中国本地商业电影的宣传重镇——去年曾一度成为华语片卖座王的《画皮Ⅱ》正是在上海“起飞”。近年来国内各路片方对上海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本届活动开幕前,各种信息反馈似乎也都预示着上海今年将比以往更加热闹和拥挤。

  然而电影节一开锣,很多业内人士就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有一定差距。相比往年,今年的开幕式有点冷清——踏上红毯的新片虽多,但品质和号召力参差不齐。有一部分新片在电影节开幕前临时取消了活动安排,一些原定参加闭幕式的剧组最后被抽调上了开幕式。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不少较有影响的新片和公司选择了另起炉灶。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备受关注的《小时代》,这部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在电影节期间组织了多场宣传活动,但却均未与电影节合作,其活动信息也不见于电影节的官方日程。

  相比之下,好莱坞今年在上海又抢回了风头。首先是迪士尼/皮克斯的《怪物大学》成为开幕片,这是近5年来上海电影节第一次由好莱坞大片揭幕。假如仍能将此视为偶然的话,那么《惊天魔盗团》获选闭幕片,则确定无疑地释放出了上海对好莱坞的欢迎姿态。加上在电影节开幕前夕宣布“空降”的《超人:钢铁之躯》,以及一大帮亲身来沪的美国明星、导演与此次格外活跃的美国电影协会,今年上海的好莱坞味道异常浓厚。

  或许正是这样的局面使得一些国产新片选择了退出。一位国产片方的宣发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公司影片临时取消在上海的宣传安排,一是考虑到同期做活动的国产片太多,品质良莠不齐;也是因为好莱坞方面吸引走了太多的关注,“综合考虑,不如干脆放弃,再等更好的宣传时机。”

  电影节的定位

  相比往届,今年上海电影节遭遇不少争议。就在开幕式之后,一些媒体近乎迫不及待地送上了批评。随后则是参赛华语片的次第亮相,尤其是围绕“Made in Shanghai”的《神奇》的出场,直到闭幕式前奖项的泄露,争议几乎贯穿了整个电影节。

  客观地说,不少批评有失偏颇——红毯、竞赛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只是“面上”的事,今年上海电影节针对业内的论坛、市场做得还是比较稳健,展映单元也维持了水准——本届电影节累计组织了800多场次的放映,总共吸引观众30多万人次。以偏概全的批评不具有建设性。

  其实,本届上海电影节真正值得关注和讨论的是活动整体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显著变化。

  今年电影节的变化是由内而外和自上而下的。

  在人事层面,今年年初,曾任职于上影对外合作制片公司的傅文霞接任上海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虽然其本人显得异乎寻常地低调,但新的当家人显然会带来新方向。据悉从电影节开幕前到整个活动举办期间,组委会内部的人员变动也很频繁。

  上海电影节的转向之前也能看出端倪。5月底在北京举办的发布会上,身兼上海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的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就表示,本届电影节在各方面都将进一步向市场化和商业化方向靠拢。最终,这种思路在今年的活动中得到了贯彻。

  进一步靠近商业和市场的思路有现实考虑,毕竟中国电影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时机。问题在于尺度——在多年试图保持航线平衡的情况下,上海电影节目前是否真有必要来个左满舵?

  不可否认,上海电影节近几年在国内外都遇到了更大挑战,尤其是2011年北京电影节创办之后。近在咫尺的竞争自然会给上海带来更多危机感与主动求变的动力。不过另一方面,正是北京节的出现,上海自身的优势才得到了进一步突显,尤其是其多年来的专业化积淀,并非后来者短期可以超越的。

  此外,虽然存在举办时间和活动设置接近的问题,但两节的风格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北京电影节偏向主流市场,而上海更注重商业与文艺气质的平衡。这种差别无论是在评奖、展映等“To C”环节中,还是在“To B”的创投等各板块都有所体现。差别本身是好事,毕竟上海、北京两个电影节的长远发展最需要避免的正是同质化。

  实际上,北京、上海双节之前两年呈现出某种“你火我也火”的良性竞争局面。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今年的情况似乎走向了相反的方向。相比前两届,之前在4月举办的第三届北京电影节势头有所放缓,进入了一个阶段性调整期。今年北京电影节各主办方也有多人来到上海观摩。然而恰在此时,上海电影节却似乎向北京学起了大搞商业化,活动组织也出现了很多不应有的混乱。

  无论如何,上海节的“转舵”既成事实。可以想见,该活动在未来几年还会沿着今年的思路继续走下去。另一方面,很多问题依然值得继续斟酌。毕竟电影节属于公共平台,不应仅从类似企业的角度来思考发展。作为中国资格最老的国际电影节,上海电影节可谓中国电影的国之重器,视野理应放得更长远。

  相比一时风光,如何加大对本地产业的实际扶持才是更值得重视的长久之策。

12345 ... 下一页 下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