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最受不了导师“逢事就哭”

2013/7/29 15:06:5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当《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等真人秀节目在今年的电视荧屏上一窝蜂涌上,谁能让观众的眼睛多停留一会儿,谁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谁就占据了收视率的制高点,于是纠结痛苦、撒娇卖萌、感动流泪....。

  广电总局:导师不得渲染悲切情绪

  当《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等真人秀节目在今年的电视荧屏上一窝蜂涌上,谁能让观众的眼睛多停留一会儿,谁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谁就占据了收视率的制高点,于是纠结痛苦、撒娇卖萌、感动流泪....。.导师的表现成为决定一档节目收视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就在7月26日,广电总局召集九家卫视召开了内部工作会议,对内公布了歌唱类选拔节目的最终调控结果。其中,在通知的第三条特别提到了对评委、嘉宾的要求。通知写道“导师评委要加强点评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加重歌曲演唱和歌曲欣赏的基本知识讲解,避免夸张作秀、互相恶搞以及不文明言谈举止,不能喧宾夺主,刻意制造噱头和看点。不得为博眼球煽情作秀、夸张搞怪或渲染悲切情绪。”

  而早在2007年,广电总局在批复“快男”时曾在规定中注明:不能把评委岗位作为自我表现、包装炒作、借机成名的舞台,不能选择有丑闻、绯闻和有非议的人做评委。就在这一年,头戴大花的杨二车娜姆在评委席上一夜爆红,她和柯以敏在重庆卫视某节目上一场对骂表演,致使该节目被勒令整改。

  本报投票

  李宇春问鼎“最好导师”,网友却不买账

  就在通知下发的前一周,辽沈晚报通过官方微博展开了“谁是你心目中的中国好导师”以及“你最不能忍受导师们的什么‘品质’?”两项网络调查!前后共有4000多名网友和热心读者参与了此次投票。有趣的是,这其中有65%的网友选择了最忍受不了导师们“泪点太低,逢事就哭”和“做作演技差”。

  本报推出的“谁是你心中中国好导师”的网络投票活动,其中共涵盖了《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以及《快乐男声》这四档时下最具代表性的节目中的16位导师。根据近4000网友的投票,最终,李宇春56.9%的支持率问鼎冠军,落出最后一名郑钧导师(0.8%支持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紧随其后的是同给“快男”战壕里的谢霆锋,他的支持率是15.2%。而第三、第四名分别被陈奕迅和那英获得。

  网络投票的过程绝对公正,但是很多网友却在留言中对结果非常不买账,认为这明显是“谁的粉丝多谁就获胜。”然而在这个粉丝经济的时代,各大卫视不惜重金砸来导师又是为了什么呢?无非就是吸引粉丝的目光,获取粉丝的点击率,然后赢得更多的粉丝。

  行业揭秘

  导师必含类型:甜心、老炮、异类

  陈奕迅的鬼马、章子怡的亲和、罗大佑的冷面和郑钧的严苛....。.众多导师们呈现在电视荧屏上的形象究竟是真性情还是拼演技?是临场发挥还是事先安排?其实,这两方面的事都有,并且缺一不可。早在,《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开播前后,网络上就流传着一份“选秀评委研究”,研究中说评委的搭配必须要包含以下类型:甜心,老炮,WTF(可以理解成他和音乐无关),异类。而“甜心”对应的是陈奕迅、李玟,“WTF”对应的是章子怡、黄晓明,“老炮”则是罗大佑、王伟忠,“异类”是郑钧和韩红。同样在美国电视圈也早有着这样一条不成文的定律,一个成功的真人秀节目想火,必须要有一个毒舌、一个自恋狂以及一个小丑式的评委存在。

  一个优秀的明星,和一群优秀的明星,都不能承担起好导师的重任。正如,《中国最强音》开播后的口碑惨淡,已经证明了巨星阵容一样会败走麦城。当黄晓明和韩红抱在一起,那英、张惠妹两天后玩起了抢人大战,罗大佑和郑钧却依旧稳若磐石,这样当然不会有真人秀节目需要的化学效应。在这里,没有互相调侃、取笑、吵架甚至互爆对方糗事的合作,那就不叫十分默契!

  导师亲吻、骂哭、吵架 观众直呼受不了

  正襟危坐的导师早已经out了,不能对着手机玩自拍,不会和选手互换衣服、帽子,不会集体来一声狼叫的导师都不是好导师。所以,第一项技能就是——卖萌!此外,不在一段感人故事之后声泪俱下,梨花带雨就不是好导师。然而与痛说革命家史惹人心酸相比,更有看点的是——被骂哭。《中国最强音》中,罗大佑对章子怡的学员曾一鸣发难:“你就是被宠坏了!”一连串的怒骂惹急了章子怡,她一拍桌子开始反击,瞬间泪奔,掩面离席。这样的戏码,没点表演基本功还真驾驭不了!

  “快男”上李宇春勇于用“锋菲恋”调侃,“梦之声”里“Angelababy”成了韩红口中的高频词。然而,这种小打小闹的调侃显然看点还不够,于是韩红一激动亲了“嬛嬛”黄晓明,用吻戏给节目来了点猛料!太亲密总是不过瘾,“火药味”则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剂。于是导师陈坤用耳机砸向谢霆锋:“戴什么墨镜,摘了!”谢霆锋当然不甘示弱,十分重口味地拿坤哥打起了比方:“如果陈坤在这里演戏,这里是马桶,他就会是大便。”

  导师们的卖力演出,火了收视率也带来了不少话题。然而观众们是否真的买账呢?在本报推出的“你最不能忍受导师们的什么‘品质’?”网络调查中,有34.9%的网友把票投给了“泪点太低,逢事就哭”的选项,而30.2%的网友认为“做作演技差”最让他们无法接受。正相反的是,“毒舌对待选手太刻薄”一项只有1.6%的人选择。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更希望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有专业的、公正的点评的导师,而非闹笑话的演员!

  本版稿件均由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陈妍妮采写

  记者微博:@辽晚陈妍妮

  专家点评

  导师光耍帅不行,专业很重要

  舞美师(知名娱评人)

  《中国好声音》的模式已经将导师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也给新的选秀节目制定了导师标准,这也是今年导师雨后春笋涌现的原因之一。这种模式要求导师来把控和推进节目,因此导师必须要娱乐化、戏剧化。此外,我认为成功的选秀节目,导师本身一定要在业内非常大牌,专业素质高并能与其他导师产生互动性。以《中国最强音》为例,除了陈奕迅起到了点儿搞怪的作用,其他几位导师之间基本没有互动,最终节目在呈现上很失败。而《快乐男声》请来的明星拥有众多粉丝,但是在直播阶段却没有给导师发挥的机会。此外,“快男”在导师上的失误还体现在配比的不合理。其他节目只有一位耍帅的导师不同,今年“快男”里有三个都在耍帅。无论是“梦之声”的黄晓明还是“最强音”的章子怡,非业内的导师起先会给观众一些新鲜感,但是两期以后新鲜感消失,没有专业素质就会被观众抛弃。去年的“好声音”为什么会那么成功,就因为“配比”做得好,那英、庾澄庆负责搞气氛,而刘欢则负责镇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很高端,观众们其实是很在意导师说的话有没有道理的。但是今年的“好声音”显然就缺少了这样的灵魂人物,并且导师们的表演显然也有些过了。给予这些考虑,我觉得今年的导师中韩红还是不错的。她即给节目带来了话题性,同时自身也有很好的专业造诣。尽管很多人批评她霸道、抢戏,但我觉得无论是谁表现得太极致都会被骂。

  选秀也有两面性,要看到正向的那一面

  王颖香(心理学专家,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

  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会给我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影响。现在选秀节目如此之多,人们看到太多的孩子把“我要唱歌,要到更大的舞台唱歌”当成是人生梦想,不免担忧起来。但我想说的是,其实现实生活里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孩子是不追星的。也就是说,你受不受节目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那不是节目的事,而是你自己内在的事。有人说,现在的电视节目中编故事、假煽情的东西太多,但其实任何娱乐节目都有它垃圾的部分,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其中积极的一面。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在收看一个励志的、正面的电视节目时,去关注一个人如何为成功、为幸福而努力的过程,我们会平移这种积极的情绪到自己身上,这就是这类节目的积极一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去年的刘欢和今年的汪峰,他们总是会问选手:“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人生到底要什么?”不管他们的这些问题是不是被设计的,他们的做法是起到正向作用的。

  不是导师戏太假,而是观众聪明了

  刘颖(音乐制作人,北方天狼音乐总经理)

  现在的选秀基本上就是作秀,导师等于半个主持人加演员。节目录制之前,导师们都已经把流程走好几遍了,能当上导师的大腕们演技都不会太差。你比如《中国好声音》选的人其实已经不是草根啦。像关喆、金志文他们都是编曲一万以上的高级制作人,和导师都认识,只是没有一个机会被更多的大众认识。但是为什么今年观众会对导师们的演技这么在意?其实那英、庾澄庆和去年的差别并不大,只不过去年观众们都看的是个新鲜,今年看的实在太多了,观众们聪明了,导师的戏一假,一眼就看出来了。

  在今年的导师中,汪峰虽然音乐制作水平很高,但是上节目有点闷。黄晓明的专业性不够,点评就没什么看头。反倒是陈坤的表现让我觉得很出色,他有声乐基础,并且观点也很人性。我记得有一场比赛中,蔡国庆点评一位声线很女性化的选手,让他改变一下唱腔。但是陈坤却跟这位选手说,就按你的声音条件唱好歌就好。他的音乐态度和观众的态度还是比较贴近的。

  导师秀是新的吸睛策略

  叶匡政(著名评论人)

  时下,诸如《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都来自于外国的版权模式。这种模式自身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吸引眼球的方法,在每一季制作时都会要求有不一样的宣传策略和设计。因此,把注意力从学员身上转移到导师身上,在第二季加重导师的风格并让他在台词上有所演艺,这不仅是在中国的节目中才有得,在美国版的第二季中也是策划重点。因为观众对一档节目很容易厌倦,他们需要新奇的东西,全球的观众在观看一个节目时都有这样的相似心理。

  今年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选秀节目出来竞争?这和此前广电总局对电视剧不能插播广告的限令有直接关系。因为广告播出量的减少,电视剧的商业价值就同步衰落,电视台的播出时间需要有新东西来填补,而广告收益也需要有新的方式来提供,电视台的品牌形象也需要有节目来树立!因此,管控越多,电视台与管控之间的博弈也就会越多,所以导师秀之后,一定还会有新的对策!此外,管控也扼杀了每种节目样式成熟发展的过程,最后很可能做死电视市场,你看现在年轻人还有几个看电视的啦!

  章子怡在《中国最强音》中被罗大佑气哭。表弟参加《中国梦之声》惹哭了黄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