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见信:褪去豪情,本色演出

2013/8/9 10:57:49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曾经的苏见信,总给人悲情英雄的感觉。接下来《爱在边缘》《你存在》《给自己的信》是英伦三部曲,《爱在边缘》是在分手的当下,心碎撕裂、狼狈不堪,世界如同空壳的颓废感。

苏见信:褪去豪情,本色演出

  曾经的苏见信,总给人悲情英雄的感觉。从信乐团时期的《死了都要爱》到单飞之后的《火烧的寂寞》,他的高亢总像是一种发泄,喊出心中的孤独与不得志。像同门的A-Lin一样,实力坚挺但运气欠一点,个性又低调,所以总是大红不起来,再加上他单身爸爸的身份,使得这种悲情印象更深入人心。

  2008年,范逸臣发行的《无乐不作》新歌加精选当中,有一首《Missing You》,有人评价说,这个歌坛有一个苏见信就够了。这就是大众心中的定位,好像一个歌手就只需要某一种样子,背离了那个样子,专辑做的再用心,大家也不买账。这张《我记得》,对于苏见信而言就是一次不同的尝试,封套是时尚的街拍风,全碟只写了一首词,将其他作品的创作都交给了强大的班底。姚若龙、林夕、李焯雄、吴青峰、管启源、邬裕康,李剑青、小宇、黄韵仁、陈焕仁、方炯镔等,再加上A-Lin的合唱,在一张唱片里集合如此多优秀的音乐人,在艾回之前的唱片中都很少见,对于本就会创作的信来说,更是破天荒的尝试。很多人因此觉得这是苏见信从摇滚往流行的一次偏移,是艾回为他提升人气和买气的放手一搏,这固然没错,不过班底和曲风都是文案里的例行公事,一张唱片表达怎样的态度,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和刚刚单飞的时候相比,现在的苏见信算是积累了不错的人气,Live开了不少,看过的人都一边倒的给予好评。综艺节目上了不少,他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从一个酷酷的硬汉,变成很有亲近感偶尔还会卖萌的大叔。那些太浓烈的爱恨,终究是一瞬间的爆发,年岁大了些,会平和沉淀下来,理所应当。

  听这张唱片,感受到最大的转变是大部分歌曲的调都平了很多,之前最撼动人的高音被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沧桑沙哑有历练的低音区。专辑十首歌,唱的都是面对分手的心态。一开篇的《暗藏后悔》就是一首很有故事性的歌,是一段感情即将结束时,两个人自尊的对峙,渴望在恋人心中有独特地位,却又自负冷傲互不相让。闹到分分崩离析,只能独自暗藏后悔。姚若龙的词确实字字尖锐入心,让外表冷傲的信唱这样的歌,这份铁汉柔情有足够的说服力。

  接下来《爱在边缘》《你存在》《给自己的信》是英伦三部曲,《爱在边缘》是在分手的当下,心碎撕裂、狼狈不堪,世界如同空壳的颓废感。《你存在》是被回忆中的一幕幕激发了不甘心,企图夺回已经结束的爱的疯狂爆发。在这首歌里,信用他标签式的嘶吼式高音,唱出内心中那一份倔强不死心。《给自己的信》用独白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讨厌谎言、讨厌敷衍、不会搞浪漫、不懂包装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孤独是最干净,如果有幸遇见懂得欣赏他的你,那就是一种幸运。接下来以《我记得》坦诚忘不了过往的心情,坦诚的面对自己。专辑到这里,完成上半段,以自己为中心的反省、表态和面对。

  下半段是两个人的拉锯与纠缠。《恨爱不成钢》表达不是退让就能找到平衡,即使两个人都不带攻击性,一句话也还是可以中伤对方。《无所谓》是专辑中最重的一首摇滚歌,像是用力摆脱纠缠重拾渴望的自我激励。但紧接着又以一场咖啡店的重聚开启了新一轮的纠缠,一个哭着说还放不下,一个假装铁石心肠。分都分了,你想怎样?在这首整砖里最无力的歌里,我们第一次听到他的无措,如此这般一条硬汉,能唱出这样的情绪,难道不是更大的突破?《我选择笑》巧妙的承接了上一首歌里哭泣的画面,林夕最擅长写这种内伤的歌词。表面看起来是乐观的面对,其实是悲观到骨子里近乎自我否定的心态。“不能再选择被你束缚,就选择说被解脱多满足”,专辑接近尾声又回到如此无奈的基调,大概是欲扬先抑的为最后一首最苏见信式的歌做铺垫。经过分分合合,苦涩的过程,最后能够重新走到一起,于是更了解幸福的意义,是如此这般不离不弃。

  从旋律的角度来听,这些歌确实缺乏很鲜明的记忆点。但把它们连贯起来,相信你能听到专辑的用心。苏见信不是只属于摇滚,褪去豪情之后的成熟内敛,或许才是当下的他最本色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