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个人资料电影全集及老婆女儿照片和姜武关系

2013/8/23 16:22:04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姜文,中国大陆演员、导演、编剧。曾任第八届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姜文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人物经历

  1963年1月,姜文出生在唐山的姥姥家,童年便是在唐山度过。在从姥爷家回到父母身边后,又辗转到过贵州、湖南。1973年,全家迁到北京定居,姜文转学到了北京72中。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产生了不小影响,同时也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小时候的姜文基本上是个普通的孩子,不过在邻人说来,姜文却自觉“长得丑”;少年时代的姜文则相当调皮,爱和人斗智慧。中学时代的姜文遇见了好朋友英达,那一年,姜文10岁,英达12岁。姜文和英达成为莫逆之交是在高中。有英语优势的英达考上了北京大学,而同样顽劣的姜文却落榜了。英达希望天资过人的姜文也一样能够读大学,便建议他去报考中央戏剧学院。1980年,姜文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最终在张仁礼老师的慧眼之下,姜文成为了中戏表演系的一员。在校期间,姜文的成绩优异,他对于角色的塑造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照本宣科,指导过他的老师都认为姜文日后必成大器。

  1984年,姜文从中戏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那里从事了一年左右的话剧演出工作。1985年,姜文被导演陈家林看中,在影片《末代皇后》中出演溥仪。影片上映后,人们的目光普遍集中在饰演皇后婉容的女主角潘虹身上。那时候的潘虹是国内最璀璨的明星之一,而片中饰演婉容丈夫——末代皇帝溥仪的男演员却是一张完全陌生的面孔,奇怪的是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初入行的小字辈,人们也看不出他究竟有多大年龄,实际上,他像个老演员一般深谙表演的节奏,以至于丝毫没有被大明星潘虹的光环所掩盖。

  1986年,姜文因为在《末代皇后》中的精彩演出,引起了大导演谢晋的注意。谢晋当时正在筹拍文艺片《芙蓉镇》,该片改编自同名长篇小说,原著在1981年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改编成电影的难度颇大。剧中的女一号胡玉音已经确定由刘晓庆出演,男一号秦癫子(秦书田)的人选一直悬而未决,直到谢晋导演观看了姜文在《末代皇后》中的演出之后,最终决定由姜文出演秦书田一角。他在片中把一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知识分子秦书田演绎得真诚感人,虽然那时姜文年仅23岁,但诠释秦书田这样的中年男子却驾轻就熟,不能不让人佩服姜文高超的表演技巧。

  1987年,姜文主演了一部中法合拍的电影《花轿泪》,该片的法方导演是雅克·道夫曼,中方导演是著名的第四代女导演张暖忻。在这部表现父女情深的影片当中,姜文饰演女主角的父亲,他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角色,不过显然在影片当中,他还没有显露那种足以左右一部作品走向的能力。

  1987年夏天,姜文被邀请到了《红高粱》剧组,面对的是第一次当导演的张艺谋。因为角色塑造等问题,他和张艺谋从头吵到尾,最后吵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大作。作为演员,姜文对于“我爷爷”这个人物的塑造无疑至关重要,实际上在这部充满男性荷尔蒙魅力的影片当中,姜文极具符号化色彩,他那粗野的光头、招风的耳朵、一双小眼睛里时刻流露的欲望和狡黠在电影的画面当中恣意张扬。如今我们反复观看《红高粱》之后几乎可以确信,这部电影的画面、色彩属于张艺谋,但那强烈的,充满趣味的戏剧感,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姜文。

  1988年,姜文接拍了著名导演凌子风的影片《春桃》,这是他继《芙蓉镇》之后再次与中国的第三代导演合作。在《春桃》当中,姜文饰演与春桃同居的男人刘向高。姜文在第三代导演的电影当中,显得游刃有余,举手投足乃至每个表情都那样自然而舒适。

  1989年,姜文主演了谢飞导演的《本命年》,他饰演一个因打架斗殴被判刑入狱,多年之后又重新回到社会上过活的年轻人,他做起了小本生意,爱上了一个唱歌的女孩,但他没有办法真正使得自己进入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实际上尽管做生意挣了一些小钱,但精神却愈发空虚。在《本命年》中,姜文演活了这个叫李慧全的男人。他在导演谢飞所构筑的世界上中,呈现出了一个悲剧性的城市底层青年在其灵魂深处那深不见底的无助与迷茫。在这部影片当中,姜文让所有观看电影的人都能够深深沉溺于他所饰演的人物所经历的灰暗的生活,他适时地给出一点希望,但又总会亲手将之湮灭,他徒劳地试图去抓住什么,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他只抓住了观众的心。

  1990年,姜文在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影片《李莲英》当中饰演清末著名的宦官李莲英。姜文第一次用河北话演绎了李莲英这个角色,抛开他那纯熟的表演暂且不谈,在台词这一关键细节上,姜文的表现令人深感惊讶。在气息的运用上,他采取了从未有过的方式,不再是扭捏、尖利的嗓音,而是有些沙哑又参杂了阴柔,同时还不失乡土本色的方式。这或许就是真正的太监的强调,这就是姜文的厉害之处,他从来也不会简单草率的处理一个角色,他一定会找到一些不为常人所注意,但又非常关键的细节,由此来更为逼真地再现出一个活生生的人。

  1993年,姜文主演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这也是他主演的唯一的一部电视剧作品。姜文在剧中饰演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的大提琴手王启明,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当中,他饱经了生活的沧桑,深味了人生的凄凉。尽管是一部电视剧,但《北京人在纽约》的主创阵容却相当强大,现如今中国第一号的商业导演冯小刚那个时候还不过是《北京人在纽约》的编剧之一。这是一部继《渴望》之后再度引发万人空巷的收视效果的电视剧。而姜文也凭借这部走入千家万户的作品而变得更为广为人知。他的表演得到了中国观众最大公约数的认可,这为他日后走上导演之路奠定了最宝贵的人气基础。

  1990年后的那段时期,姜文的兴趣从表演转向了导演,尽管他有办法尽自己所能去改变一部影片的剧本状况,但却很难像导演那样从 整体去把握一部影片的风格。终于,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去做导演 了,刘晓庆亦给了他积极的肯定,他们四处找好小说,比如池莉的 《你是一条河》、苏童的《红粉》等等,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1991年底,王朔在不经意间把《动物凶猛》交给了姜文,临睡前总想看点什么的姜文顺手拿起了这本小说,结果一看就没放下。姜文一口气看完了这篇6万字的小说之后激动得彻夜难眠,并且下决定要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王朔拒绝了姜文让他做编剧的邀请,只能选择亲自动笔的姜文改稿之后的剧本多达9万字,并且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3年8月—1994年1月,姜文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该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群红卫兵小青年的成长故事。[14]影片通过少年马小军在青春期放荡不羁的生活、回忆与幻想,与动荡的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这部带有梦幻色彩风格的影片在公映后创下了1995年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共计5000万人民币。美国《时代周刊》在1995年底将其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榜首;1997年初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96年度全世界令人赞绝的、至今渴望观看的七部影片”之一。人们一致公认这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的中国电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96年,姜文主演了周晓文导演的历史巨片《秦颂》,姜文在片中饰演秦始皇,而与他演对手戏的是葛优、许晴。在《秦颂》当中,葛优饰演宫廷乐师高渐离。姜文饰演秦始皇可谓众望所归,因为他个人的品质完全可以与这个人物相对应和对话。

  1997年,姜文第二次与张艺谋合作,拍摄了张艺谋作品序列当中最具突破感的一部影片《有话好好说》。这是一部大量使用了手持摄影的电影,晃动的镜头令很多从未见过此类风格的电影观众产生了生理的不适,也有影评人评论说《有话好好说》的手持摄影完全是毫无章法乱晃。与欧洲电影广受赞誉的Dogma95的风格是南辕北辙的事情,这些说法当然不无道理,不过对于姜文而言,这样的方式去拍电影或许就有足够的趣味了。《有话好好说》在那年掀起了一阵热潮,姜文亦获得不俗评价。

  1998年8月—1999年,姜文自导自演了《鬼子来了》。该片以独特的视角、黑色幽默的电影风格,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与当地农民的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2000年5月,姜文凭借《鬼子来了》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由于“违规参赛”,姜文受到了电影局“五年内不能担任导演”的处罚。

  在2001—2005年间,姜文出演了《寻枪》、《天地英雄》、《绿茶》、《茉莉花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影片。在《寻枪》拍摄过程当中传出的消息是姜文几乎左右了这部电影绝大部分创作环节,实际上,他已经凌驾于导演陆川之上,而这显然违背了导演是一部影片绝对的主宰这一行业内同行的规则。不过,姜文不同,在表演当乃至整个电影的创作上,他从一开始就很有主见,而且他的方式也总会被被证明是行之有效而且独特而精彩的。在中国,几乎没有哪个导演完全具备控制姜文的能力,有些人将之污蔑为“戏霸”,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不懂电影的创作规律,电影拍摄从来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拍摄的过程也必然是一种彼此较量的过程,没有什么一定之规,更没有人规定说演员一定要完全遵从导演,有演员来控制一部影片走向的状况也是常有的事情。

  2005年6月—2006年11月,姜文执导了《太阳照常升起》。电影改编自青年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该片以环形叙事结构的方式,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讲述了四段分别发生于1958年至1976年期间,看似分散实又相连的人物故事。该部电影的剧情是由“疯”、“恋”、“枪”、“梦”四部分串联起来,地点分别是在云南无名村落、东部某大学以及西部新疆戈壁。其表达的电影主题是,在“那个极度压抑个人x.y的时代”,每个人所反映出的“人x.y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自2007年9月上映后,最终仅取得2000万人民币的票房,未能收回6000多万人民币的制作成本。该电影亦被认为是一部艺术电影,由于其剧情有留白,保留有想像空间,多数观众反映看不懂。美国专业电影杂志《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将其评价为“电影精品、大师之作”。

  2008年4月,姜文赴美参与拍摄由12位国际电影人联合执导的短片集《纽约,我爱你》。姜文在《纽约,我爱你》中虽然只贡献了一个5分钟的短篇故事,但影片讲述一个浪漫感人的“小t.q圣”故事,黑帮背景、动作场面和爱情元素皆是亮点,是标准的好莱坞式商业结构。这个故事也引起了好莱坞片商的注意,多个片商向姜文抛出橄榄枝,希望将短片改成一部好莱坞式商业大片。据了解,安迪·加西亚和海登·克里斯滕森都嫌没拍过瘾,两人在片场均和姜文表达希望继续合作,安迪·加西亚提议将“小偷和老偷、英雄夺美人”的故事丰富完整,拍成一部长片,导演则继续由姜文担任。

  2009年9月—2010年2月,姜文与葛优、周润发等合作,自导自演了贺岁电影《让子弹飞》。该片自2010年12月上映后,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24]并引发了广泛的评论,评论主要焦点在于观者认为片中含有大量政治隐喻。CNN大赞这部影片“拥有能让观众牢牢钉在椅子上的魅力”。其剧本受到奥斯卡主办方青睐,获邀收录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官方图书馆。

  2011年4月,《关云长》上映。在片中饰演“曹操”的姜文被指抢戏,片中台词都带着“姜式”风格。片名《关云长》,顾名思义关云长应该是片中的唯一主角,但是两位导演都强调这是一部双雄片。姜文以配角身份加入剧组,但没想到最后成片却成了“主角”。同年5月,拍摄的首部微电影《看球记》走红网络。2013年,新作《一步之遥》开拍。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