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麦卡特尼个人资料音乐专辑及妻子

2013/9/9 17:05:19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詹姆斯·保罗·麦卡特尼爵士,MBE(英语:Sir James Paul McCartney,1942年6月18日-)是一名英国摇滚音乐家、创作歌手以及作曲家,前披头士(1960-70年)及Wings(英语:Wings (band))(1971-81年)乐队队员。保罗·麦卡特尼的乐队与独唱生涯中一共创作了60张金唱片、50张冠军单曲,唱片总销量超过4亿张,音乐之外,保罗·麦卡特尼积极投身慈善,积极参与维护动物权益、推广素食主义、普及音乐教育等社会活动。


 

    The Beatles

    进入1970年,披头士乐队再也没有录制一首歌,乐队的成员只是分开后,独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列侬和小野洋子为自己的乐队操劳,麦卡特尼准备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哈里森和其他乐队一起做巡回演出,斯塔尔则在拍摄电影,仅仅在一些公开露面的时候聚在一起,并且形式上否认有关解散的传闻。整个世界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支正处事业颠峰的伟大乐队即将解散。1970年春天,由于需要再进行混音制作的1969年初录制的单曲加工制作完成,并且作为电影原声《Let It Be》正式面世,但是由于录制时间等原因,《Abbey Road》通常被认定为披头士乐队的最终专辑,不过这张专辑依然在全世界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此时的披头士热潮并没有减少。但是在这张专辑发行之前的1970年的4月10日,保罗·麦卡特尼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他将退出披头士乐队,从此也宣告了伟大的披头士乐队即将进入历史。最初的时候由于人们还不了解情况,所以率先提出离队的麦卡特尼受到了歌迷和媒体的巨大压力,但是当一切渐渐清楚之后,人们似乎认为四名伟大的音乐家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了乐队的解体。而从乐队解体以后,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也有名无实。1970年10月31日,麦卡特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完全解散披头士乐队,并且禁止乐队重组,经过长达一年的审理辩论之后,最终诉讼被法庭批准,披头士乐队从此以后再无任何希望重新复合。

    披头士乐队解散以后,乐队的成员也各自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自己的事业,哈里森在列侬和麦卡特尼的阴影里得不到施展的才华终于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现,他组建了All Things Must Pass乐队,列侬则和妻子继续经营


    70年代,Paul的Wings乐队

    着自己的乐队(Plastic Ono Band),麦卡特尼的单飞生涯商业成就最为成功,他的Wings乐队在商业上及评论界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在流行音乐界和摇滚音乐界续写着自己的辉煌,而最不顺利的则是斯塔尔,70年代初他的专辑反响不错,但后来日益衰落。70年代,列侬的音乐在独立发展后越来越拥有伟大的思想和深意,歌词方面的造诣越来越深,而麦卡特尼则依旧保持着音乐的美妙旋律,哈里森依旧在器乐的表现上超出其他前队友,而斯塔尔则只能创作出相对不错的音乐,渐渐的趋于平庸,但是仍旧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单曲和作品都曾经达到过非常辉煌的高度。应该说在70年代的时候,披头士的成员们由于披头士狂潮的延续,依然能够续写着自己乐队的传奇和辉煌,并且取得伟大的商业成就和非常高的评论。

    尽管在整个70年代,关于披头士乐队要重新复合的传闻连绵不断,但是在1980年,随着列侬在纽约街头被刺身亡,披头士彻底的进入了博物馆。而在进入80年代以后,前披头士乐队成员的作品销量虽然依旧非常受到欢迎,但是销量却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歌迷们已经渐渐的习惯了披头士已经不复存在的事实,披头士乐队和披头士的前队员们正在慢慢的成为了记忆中的偶像和传说中的人物。虽然披头士乐队的前队员们的作品销量日益减少,但是披头士乐队的作品却依然释放着不老的光辉,除了不断的被其他新生代歌手所翻唱以外,乐队的专辑销售也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非常高的销量,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的退色,披头士仍然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新歌迷。
进入90年代,披头士乐队的三名剩余成员还有列侬的遗孀,就披头士乐队的各种版权的所有权问题最终在法庭上达成了基本的一致。这使得披头士早期的作品得以在90年代利用高新技术重新的发行,其中包括约翰·列侬创作的乐队未曾发表过的两首单曲《Free as a Bird》和《Real Love》也得以重新面世,这些专辑在推出之后依旧成为了唱片市场的畅销货,同时由于早期一些音乐作品的版权达成了一致,结果披头士乐队早期曾经在BBC的电视节目中表演的现场录音和录像,以及拍摄的关于披头士乐队的纪录片等等都有机会重新发行,这些CD和VCD在90年代陆续的被发行,解散二十多年的披头士乐队再次把经久不衰的音乐带给了后代。

    进入新世纪,披头士乐队依然经常有精选集或者翻录专辑问世,他们的这些伟大的音乐作品,在新世纪依然散发着永恒的魔力,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几十年后的唱片市场,经常会在乐队解散数十年后继续成为排行榜的冠军。而当列侬离开人世的时候,为其举行追悼纪念活动以及参加守夜的世界歌迷多达数百万人,当2001年杰出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因病辞世的时候这种场面又再次重现,至今仍又一代又一代的性格迷被披头士的魔力所吸引,为他们的音乐所痴迷,披头士的音乐成为了人类的永恒。

    披头士乐队拥有着世界上各种唱片销量统计的最高纪录,EMI估计披头士的销量在10亿左右,官方宣称唱片销量在6亿左右,可查证的认证唱片销量约为2.5亿(略高于猫王的2.03亿与迈克尔·杰克逊的1.63亿),在美国就拥有2.06亿的RIAA认证销量。作为乐队整体,披头士乐队还曾经获得过七次格莱美奖。第一次是在1964年度第七届格莱美颁奖中,披头士乐队凭借单曲《A Hard Day's Night》获得了最佳乐队奖(Best Performance By A Vocal Group),在两年后的第九届格莱美颁奖中,披头士乐队由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创作的单曲《Michelle》获得了年度最佳歌曲奖(Song Of The Year),专辑《Revolver》同时还获得了一个技术类奖项——最佳唱片封面奖(Best Album Cover,Graphic Arts),在1967年度第十届格莱美颁奖上,披头士乐队凭借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收获了年度最佳专辑(Album Of The Year)和最佳当代专辑(Best Contemporary Album)两项大奖,同时这张专辑又获得了两个技术性奖项——最佳非古典类录音工程奖(Best Engineered Recording - Non-Classical),以及蝉联了最佳唱片封面奖。1969年度第12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披头士乐队的专辑《Abbey Road》第二次获得了技术类的最佳非古典类录音工程奖。1970年度第十三届格莱美颁奖上,披头士乐队凭借《Let It Be》获得了最佳原创电影电视音乐奖(Best Original Score Written For A Motion Picture Or A Television Special)。此后由于披头士乐队的解散一直未能再次获奖,直到1996年度第39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已经解散近三十年的披头士乐队包揽了格莱美三项大奖,凭借单曲《Free As A Bird》,披头士获得了格莱美最佳流行乐队奖(Best Pop Performance By A Duo Or Group With Vocal),而《Free As A Bird》的音乐录影带,以及音乐录影带《The Beatles Anthology》分别获得了格莱美最佳音乐录影带短片奖(Best Music Video,Short Form)和最佳音乐录影带长片奖(Best Music Video,Long Form),再次书写了披头士不老的传奇。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举行。参与演出的明星阵容强大,经典甲壳虫主唱保罗·麦卡特尼领衔,皇后、绿洲、酷玩以及承担本届奥运会主题曲制作的缪斯乐队,英国当红女歌手阿黛尔,令人直呼“这分明是一场演唱会”!出席的还有小贝和辣妹维多利亚、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等明星,开幕式现场可谓是星光无限璀璨。

    麦卡特尼演唱的歌曲是《The End》和《Hey Jude》。
《HeyJude》是披头士乐队成员之一保罗·麦卡特尼爵士为乐队灵魂人物约翰·列侬与前妻的儿子朱利安写的,歌曲创作时朱利安不过五岁,歌曲在1968年发行,作为单曲发行了800万唱片。麦卡特尼的演唱会也经常将这首歌曲作为保留曲目,在全场“Na Na Na”的大合唱中压轴表演。这一次,老迈的麦卡特尼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压轴演唱了这首经典歌曲,让不少人为之动容。

上5页上一页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