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来 海报
3 《档期》
光棍节档是“伪概念”
2011年滕华涛的《失恋33天》大获成功,甚至带动一个新档期的形成——光棍节档。今年的光棍节档期,甚至出现了一天十几部影片同时上映的“盛况”。作为这个档期“始作俑者”,滕华涛显得颇不以为然。他说:“《失恋33天》我们打出‘光棍档’的说法,觉得比较好玩。影片讲失恋的,又赶上了2011年11月11日,跟整个电影的目标定位特别契合。”
十几部影片“挤爆”光棍节,他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观众对这个档期的概念并不明晰,“而且这些片子的片名,好像也跟‘光棍节’没啥关系”。
《失恋33天》,滕华涛没有借势再拍相似的题材和类型,他给出的解释是一定不会再卖得好。“《失恋33天》大卖了,我迅速拍个《失恋44天》,有人会看吗?多傻呀!我不喜欢干重复的事情。之前的作品已经在一个我觉得非常好的控制范围之内了,再拍相似的那就是胡编,就是为了骗钱。而且票房真不是那么一厢情愿的事儿,一件事成功了就重复做,大家不一定会再买账。”
4 《创作》
有话想说才会拍电影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滕华涛的作品都有一个恒定的主题,“那就是中国这十几年来都市人的变化。”譬如他即将上映的新作《等风来》,就是想探索现在的人们为什么不容易快乐。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尼泊尔。滕华涛说,一直以来他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不高兴?我身边的各种人,有钱的没钱的、结婚的不结婚的都不高兴。我看到尼泊尔是世界上最贫穷、但幸福指数却最高的几个地区之一。我跟鲍鲸鲸说,我想去这么一个地方应该会挺有意思的,尤其是一群不高兴的人去了这么一个地方,会发生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从《失恋33天》到《浮沉》再到《等风来》,滕华涛和鲍鲸鲸成了好搭档。他说,自己跟编剧的合作其实一直有一定的持续性,比如说以前跟六六合作电视剧,跟鲍鲸鲸合作《失恋33天》,在沟通过程中,就会产生下一个作品的想法,然后再让她去写。滕华涛说:“作品都是我为自己阶段性的思考所交的作业,有人拍片子是为了票房,为了赚点钱,我如果要拍,一定是因为我有话想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