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介绍
主持人介绍
窦文涛.祖籍山东,1967年生于石家庄市,1985年就读武汉大学新闻系.4 年本科毕业后再次南下,到广东电台工作,同时兼职于广东电视台,其间主要担任包括新闻,娱乐等各类节目主持人,重点倾向于谈话节目和社会类话题.先后拥有记者,编辑,节目企划,节目监制及频道总监助理的专业资历.在广东从事电台及电视节目主持及制作7年中,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被评选为全国广播电视"十佳"节目主持人,并获"金话筒"奖
1996年3月,到香港加盟开播的凤凰卫视,担任中文台的娱乐资讯栏目<相聚凤凰台>的节目主持人.1997年4月,开始担任每晚9时首播的时事资讯栏目<时事直通车>的主持人(主播之一).1998年4月,推出完全体现个人风格的"脱口秀"栏目<锵锵三人行>.每次节目里同两位嘉宾主持聊天,嘉宾则亲自选出,包括导演,作家,学者,政界及传媒界精英,个个出言无忌,知识丰富,见闻广博,性情各异,堪称"非常男女".节目紧跟时事新闻,肆意借题发挥.名嘴会聚,海阔天空.不求高度,只求广度;不求深度,只求温度;不求结论;只求趣味.将私人间的侃谈搬上电视,以百姓之心,看天下之事,轻松惹笑,真心流露.将娱乐元素注入时事节目,开辟另类新闻漫话节目路线,使之成为一个感性的聊天节目.<锵锵三人行>已成为凤凰卫视中文台名牌栏目之一,并由此派生出每周六晚播出的<周末明星三人行>节目,深受海内外广大观众喜爱
家庭状况:一家五口人,父母兄弟,我排行老二
生日:8月21日星座:狮子座
身高:170厘米
血型:B
星座性格特色:待查,自我感觉性情无常
最喜欢的颜色:一切颜色
最喜欢的食物:味道浓烈的食物+北方口味
嗜好或最爱好的运动:暂时没条件玩.运动中属航海,飞翔等.其实极少运动,偶尔游泳,打球(多年前是这样,现在呢??)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跟妹妹在一起
最崇拜的一个人:不是一个人
最喜欢的书:总是不断有书让我喜欢,实在难以选择,其实最喜欢的也许是阅读的过程本身.
格言或座右铭:永不放弃?不,永远放弃
最难忘的事情:房事(能这么开玩笑吗)
拍节目或出镜时最尴尬的场面:说错一句话,才从哄笑中发现,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而自己从不知道,努力扮出一种姿态,但怎么扮怎么不自然,努力显得好看点,但结果还是难看,百般做作中感觉出自己的笨拙.再有,就是打嗝止不住
心目中最理想的女性:公共标准想来跟大多数男性差不多.至于个人标准嘛,我真的不考虑这种问题.
金牌嘉宾
许子东
浙江天台人。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又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博士研究生。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香港岭南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现居于香港,担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并于2008年起出任系主任一职,任教香港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批评等科目。同时亦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专著《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叙述文革》、《当代小说与集体记忆》,主编《香港短篇小说选》(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另外发表论文数十篇。《郁达夫新论》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华东师范大学科研一等奖,论文《郁达夫风格与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优秀论文二等奖,其作品获奖共12次。
许子东在上海出生,现居香港,担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妻子为有“燕子姐姐”之称的著名主播陈燕华.许子东出身书香世代。年少苦读,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语言文化系文学硕士、香港大学中文学系哲学博士。及后,许子东走上学者之路,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以及香港大学、芝加哥大学的客座研究员。现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任教香港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文学批评等科目。同时亦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许子东著有《郁达夫新论》、《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当代文学印象》、《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当代小说与集体记忆:叙述文革》;编选有《香港短篇小说选1994-1995》、《香港短篇小说选1996-1997》、《输水管森林:三城记小说系列第一辑──香港卷》、《香港短篇小说选1998-1999》、《再读张爱玲》(与刘绍铭、梁秉钧合编) 等。论文及专著曾多次获奖。
许子东现时亦与梁文道担任凤凰卫视中文台的高收视王牌节目《锵锵三人行》的嘉宾主持,把学术融入日常话题中,据报章资料,许子东曾害怕上电视,但在朋友梁文道的游说下,认为《锵锵三人行》是一个可作学术角度界入的节目,于是同意参与。
梁文道
1970年12月26日生于香港。由于12月26日这一天在西方传统里被认为是“礼物节”,好打开于圣诞节所收到的礼物,所以梁文道自认是上帝送给人间的礼物4个月大,他就去了台湾做其小留学生,直至中学生三年级因破坏学校建筑,并有黑社会少年接班人的嫌疑而被赶出校门为止。
学历: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工作简介:17岁起开始投稿生涯,首篇剧评见于 《信报》 文化版,至今其文章仍可见于 《信报》 及 《明报》 的专栏版;1998年起,开始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实验剧场的编、导、演、行为艺术创作及视艺展览策画等;曾为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担任董事、主席或顾问之职;曾于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当客席讲师。现职商业一台总监、牛棚书院院长、绿色和平董事、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顾问、凤凰卫视中文台 《锵锵三人行》 及电台节目 《打书钉》 主持。但梁文道也会在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的《头条新闻》做主持,也会在一些研讨中国内政的演讲中讲与在凤凰卫视不一样的言论。
现为《开卷八分钟》主持
文:Lisa
摄:Samatha Sin
坐在商业电台的办公室中,梁文道的身份是商业一台总监,即负责制定商业一台的节目方针,可以将他认为受听众欢迎或吸引不到广告的节目随意加减的那一位;到午饭时分,他的身份却变成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 《锵锵三人行》 的主持,利用短短两个钟为这个令他在国内打响知名度的清谈节目进行直播工作;晚上回到家中,他则利用仅有的时间,一面听喜欢的音乐,一面为报章上的文化地盘奋斗;而星期日晚,当你和我都呆在家中为星期一的忙碌生活作准备时,梁文道再次现身商台,身份却由总监变作 《打书钉》 主持,开咪教大家看书之道。梁文道一人分饰数角的身份分,除以上的总监、主持、作家外,还有绿色和平董事、牛棚书院院长、艺术发展局顾问及大学讲师,这个四个月大被送到台湾的人,在台湾教育的浸润下,很爱国,极度崇拜孙中山;至中四返港后才发觉心目中的伟人蒋中正原来另有别名蒋介石,且被人称为魔头、军阀及独裁者,从此学会以多角度看事物,亦造就了他今天的事业发展方针。
对于梁文道的印象,始于凤凰卫视中文台 《铿锵三人行》 这个清谈节目,经常见他跟另外两位主持,大大声不停口的讲讲讲,甚么都讨论一番,好一副 「口水佬」 格局,跟节目名互相呼应。亦因为他的一口流利普通话,一直以为他是来自大陆或台湾,直至他当起商业一台总监,才知道这个在荧光幕上以普通话雄辩滔滔的人,原来切切实实是个香港人。
节目评价
《锵锵三人行》做的是一张嘴的生意,3把椅子和3个杯子的“话痨”节目,十年里套回了上亿元的广告投放。 “锵锵”的收视率源于窦文涛的“掰扯”,“锵锵”爱好者在内地的诞生得益于凤凰中文台的落地。“锵锵”小将们读王朔的书、看窦文涛的“三人行”、唱周杰伦的歌,嘻皮雅脸,混入社会,长大成人。老“锵锵”们则有台必凤凰、凤凰必锵锵,混迹餐桌、遗情酒店。
“锵锵”是最不愤怒的节目。这里没有义愤填膺的谈话嘉宾,只有强烈表述欲的主角。“锵锵”不反智、不反信息量、不反世界观,不反动。所以,它的智慧是世俗的智慧,是通透的结果。越是俗人,越是有自我批判精神的人,越是把自己姿态放低,越能在这档节目中找到共鸣。
在《新周刊》对《锵锵三人行》的网络受众调查中,“锵锵”观众的男女比例达到可贵的平衡,分别占到一半(女50.75%)对一半(男49.25%),这个观众群体的生态平衡来自“锵锵”在嘉宾上的明智选择:既有聪明男性,也有生猛女人。
有77%的人热爱“锵锵”是因为其话题的热辣和主持人的风格,同时有78%的人表示,窦文涛离开后“锵锵”将再无颜色。
尤其值得浓墨重彩一笔的是,有56%的观众认为“锵锵”影响了自己生活中的谈话风格,教会了他们怎么有趣怎么来说、更加愿意与朋友交谈以及谈性不是禁忌。
锵锵三人行 “锵锵”受众在变化。老“锵锵”们为F40,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老“锵锵”们追捧三人行。70年代生人从上学时就听说这一档节目,一直到行走江湖进入社会,依然买账。而新的一代小朋友们则在视频网上能够轻易捕捉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节目单,网络电视和即时通信让他们在观看和观感时保持同步。
在地域上,每个城市都有“锵锵三人行”,随时在餐桌上展开话题,在街边店路演。既有京普,也有粤言。不一定长期固定看“锵锵”,但姿态、语气、语速的拿腔弄调皆已“锵锵化”。
节目花絮
开播
1997年年底,曹景行来到台里,次年3月份开始给“锵锵”做策划。“台里对文涛的潜能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之前窦文涛和吴小莉一起主持新闻节目《时事直通车》,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一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凤凰卫视做了一个“60个小时说不停”的节目,6个主持人,窦文涛是从头撑到尾,一人就说了6到8个小时,“台里开始认识到,他说话的本事特别大。文涛当时就跟老板谈,想做一个脱口秀的节目。”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刘长乐替这个节目起了名字。1998年4月,节目正式开播,窦文涛坐到《锵锵三人行》台前。
成本
脱口秀可能是电视节目中制作成本最低的一种。“为什么好多台有一阵都做,因为投入少,没广告也亏不了什么。”窦文涛分析。
“小桌子做道具是我想出来的,”导演梁锦晖说,“你注意到没有,通常香港ICAC(廉政公署)审犯人时,都是用类似三角形的桌子,三个人刚好合用,”三角形桌子不好摆摄像机位,梁锦晖决定把桌角去掉,改成梯形桌,为了做这张桌,梁画好图纸,跑遍了红磡、土瓜湾的家具店。
窦文涛笑称,《鲁豫有约》有专门的录制棚,是美国兵,《锵锵三人行》与几十个节目共用20平方米的录制棚,属于游击队。节目组没有固定资产,就连嘉宾坐的3把椅子也不是自己的,“后来有个潮州的观众看我们穷,自己烧了点瓷器给寄来,说看你们太惨了,老是那几个杯子。”
十年来,除了背景和音乐换过之外,过节时加点红灯笼、圣诞树,《锵锵三人行》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做过嘉宾的台湾导演李国修建议,《锵锵三人行》要像台湾一些节目一样,允许主持人跟嘉宾喝酒聊天,“喜欢喝洋酒倒洋酒,喝白干倒白干,喝啤酒倒啤酒,一人一边,敞开了谈。”殊不知,《锵锵三人行》向来精打细算,并没有那么阔气。主编邹倚天有一次买了一瓶真的香槟,嘉宾们说:“倚天,我们以前喝的都是假的,就是汽酒。”
除了道具低廉,《锵锵三人行》的人员成本也非常低,窦文涛说正式在编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在北京负责发通告的助理,一个是同时还要负责《有报天天读》的邹倚天,“一个月有十天给我干活,只能算半个人”,其他几个是实习生。除此之外,邀请嘉宾既不负责往返机票,也不负责食宿,只有少量的车马费。
收益
《锵锵三人行》开播的前半年,没见着一个广告。窦文涛说:“按我们的规矩要撤掉,当时刘长乐在会上讲,就说文涛不容易,这个节目给他留着,就这样又留了一个月,有广告,能挣到钱了。”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曹景行的解释是,“台里说,这么好的节目不急着卖出去。”
窦文涛的一张嘴在《锵锵三人行》中一炮而红,不但顺势衍生出《明星三人行》、《老窦一家亲》、《老窦酒吧》、《文涛拍案》等,还让他一举获得《新周刊》2004、2006年度“中国电视排行榜”中的“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2004年度《新周刊》“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三名。在2006年,窦文涛以3.2亿的品牌价值位列《蒙代尔》杂志《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榜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