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相声小品全集个人资料主要徒弟及老婆

2013/12/31 10:53:09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娱乐网
马季,原名马树槐,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他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活动年表

    1989年10月12日,农历己巳年九月十三日: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
    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事业4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共设2个奖项,8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马季获奖。
    2003年10月3日,农历癸未年九月初八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由李金斗、宋德全合作发起。李金斗有号召力,很快就有一批优秀相声演员响应这件事,马季先生亲自为周末相声俱乐部题匾。
    2005年10月7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初五日: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三场
纪念郭启儒诞辰105周年相声名家专场晚会第三场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行,由相声界最有名的大腕和最有实力的中坚力量用最优秀的新作品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段子怀念大师、答谢观众。
第三场由马季先生和他的搭档刘伟合说一段《找名牌》。在他们之前还有唐杰忠、崔喜悦、笑林、李国盛、师盛杰、常宝华、姜昆、赵世忠、李金斗、李建华、侯耀文、石富宽等9对名家带着他们的拿手节目出场。
    2005年10月16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十四日:山东表演艺术家学术论坛揭牌
    山东表演艺术家学术论坛在山东天禧舜和商务酒店宣布成立,著名山东评书大家刘延广、山东快书名家孙镇业、影视表演艺术家薛中锐、京剧名家李保良等艺术家现场作画助兴。中国相声大师马季先生不但为论坛题词,还亲自到现场参加揭牌剪彩仪式。
    山东表演艺术家学术论坛是山东省曲艺家协会、电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联合成立的,是山东各界艺术家长期深入进行艺术交流的文艺阵地。马季对论坛的成立深表祝贺,称赞这简直是山东文化界的“航空母舰”,在全国也算是创新。尽管马季先生身体不是很好,但他的大家风范让所有人称道。从早晨8点到中午,他一直和观众、文化界的朋友谈笑风生,无论谁要求合影,在他这里都是一路“绿灯”。揭牌现场他经常挥手、双手合十向观众致谢。当主持人说马季是著名的相声大师时,笑星马季也没忘了“使活”,说:“刚才领导说了,今天最重要的就是酒店的烤肉和马季。我马季在这里代表烤肉给大家问个好!”
    2006年5月12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十五日,晚:吉隆坡举行“笑盈人间”相声大汇演
马季率领的艺术团在吉隆坡举行了“笑盈人间”相声大汇演,同行的演员有莫岐、张志强等。
    2006年8月10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十七日: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揭晓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远,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罗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昆,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杨承志,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言恭达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马季获得终身成就奖。
    2006年9月29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初八日:北京文艺台《空中笑林》十周年庆典晚会举行
相声晚会《空中笑林》的十周年庆典晚会在北京海淀剧院举行。
马季、姜昆、唐杰忠、李金斗、常贵田、笑林等相声名家均将登台亮相,评书名家单田芳也加盟演出。李金斗主持。
    主要弟子

    马季 --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刘喜尧、彭子义、常佩业、黄志强、黄宏、尹卓林、姚新光、李国修、赵龙军、邢瑛瑛、刘立新、侯冠男、张庆
    逝世病因

    相声大师马季去世于2006年12月20日,他的徒弟刘伟在2008年上《胡可星感觉》节目时,首次透露马季的死因。刘伟称马季喜欢吃炸酱面,在他去世的那天早上,可能吃多了面,然后就晕倒了。刘伟早上八点多接到电话,等开车赶到医院时,这时的马季老师已经去世了。
    社会评价

    马季将被授“人民曲艺家”称号
鉴于马季对中国新时期相声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曲艺家协会拟授予马季先生“人民曲艺家”称号。
    马季作品完全拥有超越时代的独立价值,他的幽默方式嫁接在任何题材上都可以成活。就让他去相声艺术的陵园当守护人吧,没有人敢去那里磨灭他的名字。
    马季先生最后的几个月可能并不好过,功成名就的老艺人绝对无法忍受某些媒体的挑剔和不敬。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无情,人们把娱乐化时代的泛冷嘲主义献给一门早已走下神坛的艺术,用名人八卦、圈内黑幕或者反宏大叙事话语来否定历史和现实中的相声。马季的晚年是在各种看不惯的被看不惯中走进沉默,避居京郊以书法养性。
    他的幽默拥有超越时代的独立价值
    旧话语体系的崩溃,使得马季似乎早已带上了陵园气息。歌曲可以靠旋律克服时间流逝,相声的包袱却很难做到这一点。马季写下的数百段作品中,流传至今的数量已经十分可观,但是在苛刻的论者眼里,《游击小英雄》、《万紫千红绕营房》、《友谊颂》、《新桃花源记》、《找舅舅》、《画像》、《女队长》、《儿女赞》、《登山英雄赞》、《劳动号子》这一批东西都可以归入“时代产物”的范畴,统统打入另册。《桃源新貌》里让陶渊明欢呼“党中央毛主席”,《女队长》里让劳动模范邵桂英批评丈夫的个人主义倾向,这些情节都在马季周围挖下了重重代沟。
但是真正的艺术可以独立于时代,而其独立性也就在于对时代的记录。如今我们品味马季最早的那批作品,可以发现他的幽默方式是很稀缺的,和冯巩的冷面幽默、陈佩斯的肢体幽默都不一样。马季热烈、火爆,在嗓音条件一般的情况下,他几乎开掘了语言和台词上的全部潜力,讲究一语掷出,轰然炸响。
    如果说《祖国万岁》、《白骨精现行记》等作品因为口号过多,时代特征过于明显,已经无法欣赏的话,那么在《桃源新貌》、《找舅舅》等作品里,马季给所谓“歌颂”的题材铺设荒诞底色的技艺,却绝对是幽默创作的经典范本。《桃》让陶渊明死而复生,借古今落差广开笑路;《找》是歌颂包头工业建设的,但叙事人“我”却拿着一张“我奶奶抱着他,戴着花兜兜”的照片去包头钢铁厂找他未曾谋面的舅舅,抖出这个小底,给人的感受怎一个“爽”字了得。
    诊断流行病的一流能力
    有些艺术首先需要一种“隔离语境的审美”,带上语境之后方可审视整个时代,把马季归结为“歌颂体”的始作俑者的人恐怕难以体会这一点。马季拥有可独立于各种语境的幽默技术,他也有权从各个语境中寻找母体。到了可以讽刺的时候,他对诊断再现流行病的能力同样是一流的:《多层饭店》、《人浮于事》、《百吹图》、《一仆二主》、《特种病》、《招聘》、《好啊好》、《一阵风》、《五官争功》、《关系》、《一个推销员》,这些段子无不表现了作者(并不全是马季本人,但他至少参与再创作)对社会动态的灵敏嗅觉:《特种病》揭露红眼病患者的丑恶勾当(“一封信八分钱,最少让小子恶心半年”),《人浮于事》、《多层饭店》在狠剥中国式官僚主义的皮的同时,也让人听见其中的时代信息,比如皮包公司,比如民众对物价涨跌的敏感神经。“十亿人民九亿商,联合起来建中央,中央也不怕,来个大涨价”,“酒杯一举可以可以,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马季最成熟相声里的这些流行语,都是“嵌”进去而不是“安”上去的,他知道怎样让这些东西内生于叙事,发挥最大的效力。
    《一仆二主》预告退场
    如果说群口相声《五官争功》是马季生涯的一个巅峰的话,那么1990年的《一仆二主》应该说预告了他的退场。《一仆二主》是他和高足赵炎合作末期的作品,56岁的马先生,名满天下的相声大师,却扮演一个大半辈子没混出头的人,狠拍小自己一轮多的赵炎(“赵叔叔”)马屁,这其中的反差和讽刺效果,如今听来,似有几分无以名状的悲凉。一贯火爆的马季也会老的,往下属于他的是诸如《打灯谜》、《戏曲杂谈》之类的传统作品,不能再围着年轻人在舞台上蹦跳,而且是一个本来能取得更大成就、却很快要辞别恩师的中坚演员。

上5页上一页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