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奥斯卡与柏林:商业与艺术能否共存?

2014/3/18 16:43:2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不久,影片主演廖凡也到了,随后他在柏林得到的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也被拿到了台上,和先到的金熊摆在了一起。”  《饥饿》《羞耻》的男主角迈克尔·法斯宾德,在《为奴十二年》出演了一个庄园主,他形容麦奎因“对人类充满热爱,即便是坏人”。

时间进入二、三月份,国际影坛的“颁奖季”又进入了每年的g.c时段

时间进入二、三月份,国际影坛的“颁奖季”又进入了每年的g.c时段

  文/马巍

  时间进入二、三月份,国际影坛的“颁奖季”又进入了每年的g.c时段——大洋东岸的北美,3月初揭晓的奥斯卡可谓是好莱坞过去一年的年度总结,而在西面的欧洲,2月下旬举办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则揭开了欧洲新一轮电影节的序幕。颁奖季每年承前启后的这段时间,照例也是全球电影业界、媒体和广大影迷的年度盛事。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行业媒体,对于2014年颁奖季的种种热闹,我们应该看什么?

  首先,当然是华语电影在国际颁奖季中更多的存在感。过去一些年,无论是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还是“MadeinUS”的金球奖、奥斯卡,中国基本都是事不关己的看客。不过在2014的春天,华语电影却难得地迎来了一个小小的g.c——柏林电影节上历史性地三片入围竞赛,《白日焰火》更是最终夺得金熊大奖;而在本届奥斯卡颁奖中,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也力取两项提名。

  华语电影更多的参与感使得今年中国整体对颁奖季也寄予了更多的关注。毕竟,距离上一次触摸金熊,时间已过去了七年;而不算纪录片的话,华语电影上一次拿到奥斯卡提名,也已是八年之前了……应该说华语片在2014年颁奖季上的小爆发也是之前两年持续努力的结果。实际上,过去的2013年中就有多部华语片在世界范围赢得了广泛的反响与好评,这也显示了华语电影整体在市场、票房以外的进步。

  另一方面,在国际颁奖季各种热闹的同时,国内的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2月份的全国总票房一举突破30亿大关,再次刷新了内地电影市场的单月卖座纪录,其中不乏大卖的国产片,本土3D《大闹天宫》票房突破10亿,《爸爸去哪儿》将近7亿,《澳门风云》超过5亿,《北京爱情故事》接近4亿……与市场高歌猛进相对应的,照例却是疲软的口碑和蜂起的争议。对于本地的观众来说,好电影似乎还是那么难觅。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对比毫无意义,因为市场和艺术本就格格不入,将二者强行拉到一起纯属没事找事。

  但真是这样吗?

  好,让我们回头再看看颁奖季,看看今年的奥斯卡和柏林节。

  本届奥斯卡奖刚刚于3月2日颁出。作为商业电影帝国好莱坞的年度盛会,奥斯卡素来以平衡商业与艺术、大众与小众的“太极拳”功夫闻名于世。就此而言,本届的奥斯卡也做得不错,之前群雄争霸的局面最终以主要奖项被各家瓜分而收场,基本公平之中又不乏微妙的平衡。实际上,《地心引力》这样群众基础深厚、工业性也确有其成就的大片代表,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她》这样地地道道的文艺小片,在奥斯卡上平起平坐地坐在一起,本身即显示了一种平衡的价值观,提醒着电影世界的逻辑永远有两条并存。

  作为一地电影工业的最高奖项,奥斯卡从始至终都在以其自身引导这个工业。这个奖最钟意的永远是《为奴十二年》这样能够兼顾主流口味与个性表达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票房巨无霸登顶倒是绝对的小概率事件。相比之下,奥斯卡倒向艺术的时候似乎还要更多一些,比如2008年的王者《老无所依》,可说是近些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中最具艺术风格的,然而该片的创作却又完全采用了类型片的既有框架……没办法,奥斯卡就是如此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平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导工业与艺术的交流和融合。时下商业化已是电影的宿命,市场、投资、明星、营销……哪个都不能不考虑。但是当这些要素都具备的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却又悄悄滑向了天平的另一边。对此,本届的最佳影片大奖得主《为奴十二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无疑是一个瞄着奥斯卡去的项目——选片眼光颇高的大明星布拉德·皮特亲自监制并出演,题材则是近几年热力重燃的美国黑人历史题材,主演阵容可谓群星云集。应该说要驾御这样一个题材、班底都极度需要平衡的“主旋律”项目,首选自然当是经验和圆滑。但是《为奴十二年》选择的舵手却是来自英国的艺术青年史蒂夫·麦奎因,后者之前执导的两部电影都是独立制作的影展片,以其艺术感的锋芒在影坛闻名。《为奴十二年》最后的成功恰恰是源自这样的搭配,影片在艺术表现方面的锋芒正是其超过以往同类题材作品的特色所在。

  就这样,奥斯卡的光环也悄悄地为另一个故事定下了基调。于是,未来自然会有更多的影片琢磨试一把个性和新人,而来自世界各地的麦奎因们也会更憧憬到好莱坞一展身手。

  引导融合同样是欧洲电影节的主题之一。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很多国内媒体对《白日焰火》的登顶感到意外,除了其事前的低调,更多还是因为该片“有很多商业元素。”然而事实上,欧洲电影节从来不排斥有新思维的类型片,例如2011年在戛纳夺得最佳导演奖的《亡命驾驶》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类型片,而具有商业元素的电影在欧洲电影节中更是屡见不鲜,也不乏当年朴赞旭《老男孩》这样启发了全球一代影人的作品。

  这正是奥斯卡和电影节对于电影产业的核心价值所在——市场和艺术固然是各自表述,但成熟电影行业的一大标志是某种中间体系的存在,能够促进两边的交流与融合,彼此输出新鲜血液与活力,这也是一地电影产业及文化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

  回头看看,中国如今欠缺的也正是这样一套体系。在国内,商业与艺术的“交流”往往表现为互不相让的争吵,一边永远试图彻底压倒另外一边。最近几年,本地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一时掩盖了艺术方面的日益贫瘠。对于中国电影来说,眼下光挣钱似乎就够了。然而任何的不平衡局面都注定会向再平衡的方向悄悄移动,《白日焰火》在内地受到的热烈关注就是一例。即便是在最近卖座电影的各类大片迭出的情况下,该片也仍然抢到了大量的曝光和宣传机会,媒体也近乎自发地趋之若鹜。根据百度指数的统计,《白日焰火》在2月15日柏林获奖后,其媒体综合指数一度窜升至35万。相比之下,目前正在热卖的好莱坞超级大片《霍比特人2》,综合媒体指数的最高峰值还不到14万。

  这样的情况似乎也不难理解,市场上永远都是物以稀为贵。近些年来各式各样的卖座奇迹实在是太多了,而在作为文化制高点的国际电影节上拿奖却越来越凤毛鳞角……另一方面,现在不同于以往的问题则是:从艺术上所得来的关注,是否能够在市场上转化为票房。

  记者还记得华语片上一次摘得金熊时的情况,那是2008年的《图雅的婚事》。当时其所获得的关注远不如现在,该片最后的票房也只有寥寥百万,大家对此也并不关心,因为在那时,得奖的电影就是得奖的电影。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如果说在《白日焰火》柏林获奖时,国内媒体们还在问“刁亦男是谁”的话,回到国内后,大家所关心的就迅速转向了各自更“熟悉”的方向——之前在该片的首次发布会上,主持人给导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票房的期待”。随后同样的问题又被交给了上台的4位主演。而在后续的媒体提问中,票房的问题又被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丢了出来。

  随着市场成为中心话题,商业的惯性也在《白日焰火》的宣传、推广中显现无遗。这也引起了不少困惑——毕竟众人已习惯于将影展折桂者奉为曲高和寡的艺术品,然而眼下这位最新的国际大奖得主,一回到国内却变身为种种接地气的本地特产,明星、悬疑、爱情……对此批评的有之,赞扬与时俱进的有之,褒贬勿论,这种错位本身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可能有人会说这正是当前中国电影业市场意志过于强大且无孔不入的明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白日焰火》在国内外的身份认同差异,也可视为以往两种格格不入的电影体系彼此的渗透与融合。当然,这个过程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和一团和气。然而不管怎么说,我们似乎还是应该更有耐心一点,因为毕竟现在的中国电影,要比以往更有意思些了。

12345 ... 下一页 下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