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
“这是最好的节目,这是最强大脑的集结号——无论是爱它的还是恨它的,都不得不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称呼它:因为它重新定义了真人秀! ”这段形容《最强大脑》的话连日来在网上疯转,而做出此番评价的正是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而刘嘉院长正是这档节目的专家团首席顾问。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深度采访。
选手考核超奇特 17页独创题目测试“智力指纹”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教授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对节目的科学性心中有数。“我希望通过节目,让公众对心理学有更正确的认识,于是担任了科学总顾问。 ”刘嘉说。
“我的角色是保证节目的科学性,这对我来说很简单,属于科普的范畴。 ”刘嘉说,在节目录制之前,科学顾问团队充分考虑了如何将心理学的智力模型用于《最强大脑》节目,整个评估体系的根基来自于Cattell-Horn-Carroll(CHC)智力模型。选手确定项目前,需要回答一份长达17页的独创智力测试。记者看到,这份测试题的题目共有58道,内容可谓千奇百怪,包括:“是否能记住中国的火车线路图,并且回忆出北京到成都的所有线路。 ”“是否可以在1分钟之内说出30个能够描述‘山’的形容词。 ”“是否可以只通过说话人的声音来测算出他(她)与你的距离和方位。 ”这些题目知识面涉及很广,包括对通用智力、习得性知识、加工速度、感知运动等多个方面能力的测评。
难度打分谨慎 临场出色发挥有时也会为选手加分
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最强大脑》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不走寻常路的一档真人秀,“科学判官”魏坤琳的那句“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已经成为流行语。节目播出至今,仍有观众质疑魏坤琳权力过大,但分数的高低并非他一人决定的结果。
事实上,一个魏坤琳的背后,是N个博士的共同把关。刘嘉院长为选手们制定了一个详尽的测评体系,选手在上台表演前,科学家们就已经通过预先的测试给出了大概的参考分数。据悉,难度分“0分”意味着普通人短时训练可以达到;“1至5分”意味着普通人通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6至10分”意味着有天分并通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的水准。这个分数是专家团给整个节目提供的科学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真人秀节目,并不是严谨的科学研究。而魏坤琳作为嘉宾,在打分的时候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他可以根据选手的表现进行上下浮动。而选手们也经常在舞台上有让人意外的表现。比如,在第一期的魔方墙项目中,现场光线折射太强了,以至于很难看清楚色块,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难度,最终的成功也显得很是不可思议。
游戏设计用心 电视台与科学团队打造“电影大片”
导演组感慨,《最强大脑》每一个挑战项目的设置,都堪比拍摄“电影大片”,在道具设置上也肯下血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些游戏环节的设置,其实正是电视台和科学团队合力打造的结果。魏坤琳透露,“电视台在设置游戏环节的时候一定会咨询一下科学团队。电视台负责判断节目在舞台上呈现是否好看,而科学团队负责科学性和把控难度。 ”
有网友曾质疑,这些选手在舞台上所挑战的项目,是不是事先演练过的?对此,刘嘉教授表示,天才研究是他专注的方向之一,他参与节目最大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发现每个人身上的独特之处,发掘自我。“我们对天才的理解是存在一些误区的,天才并不是全才,而且他的才能是需要后天训练才能展现出来。比如‘超级找茬王’郑千才的魔方挑战表演让大家瞠目结舌,其实在参加节目之前,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完成这个项目。 ”刘嘉称。
刘嘉还表示,希望能通过研究发现并培养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曾有一个‘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也许有人认为,考上清华北大,在高考中胜出的人都是创造性的人才。其实,高考等考试仅仅测量了智商,成为天才的必要因素还包括天才人格特质,如抗压、情绪管理、持久性、创造力等。 ”